每當(dāng)人們談到“酒、色、財、氣”時,大都含有貶義之感,平時也有許多貶義的口頭語如:某某人是個酒鬼;某某人是個好色之徒;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氣死活人不償命等……其實,“酒色財氣”也未必都是消極的一面。
相傳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與京城相國寺的方丈佛印大師,二人既為詩友,又是酒友,一天二人在相國寺內(nèi),杯酒言歡,暢飲興濃時,佛印大師灑然揮毫題詩一首,詩曰:
“酒色財氣四堵墻,人人都在墻里藏,誰能跳出墻垛外,不活百歲壽也長?!?/p>
蘇東坡看后哈哈大笑,即席提筆和詩一首,詩曰:
“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迷是英豪,世財不義故莫取,寬容忍讓氣自消?!?/p>
佛印大師看后俯首稱道“高”,二人相對一笑。后來佛印大師令人將這兩首詩刻在了相國寺走廊的墻上。
有一天宋神宗與宰相王安石同游相國寺,看到了墻上的這兩首詩,神宗言道:“愛卿,能否和詩一首?”
王安石答道:“臣領(lǐng)旨” ,稍加思索,提筆寫道:
“世上無酒不成禮,人間無色路人稀,民為財富才發(fā)奮,國有朝氣方生機(jī)?!?/p>
一代名相王安石把人們望而卻步的“酒色財氣”與國計民生聯(lián)系起來,使人感到積極向上的情調(diào),也體現(xiàn)了王安石的維新精神。
宋神宗看后,不斷點頭稱“善”,并隨即吟道:
“酒助禮樂社稷康,色育生機(jī)重綱常,財足糧豐國家盛,氣凝大宋如朝陽?!?/p>
歷史傳說未必是史實,但的確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世界上的任何人與事,無論好與壞、善與惡、美與丑,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這是正?,F(xiàn)象,不足為奇(無可非議),關(guān)鍵是人們應(yīng)當(dāng)從積極向上,向好的、善的、美的方面去考慮,既要符合自身,更要符合社會與時代。
文/王鳳歧 摘自《中華養(yǎng)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