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年97歲的著名國學大師文懷沙,銀髯飄胸,目光炯炯,紅光滿面,一副仙風道骨的長者風貌。文老先生花了整整7年時間,在86歲高齡時還主編出版了《隋唐文明》一書,全書一百卷六干余萬字。老先生常言:身體是承載一切的資本,健康是人生最該珍惜的財富。
幽默化解胸中痛
文懷沙先生勤奮好學,才華橫溢。然而在人生道路上,也有記不清的淺斟低唱,數(shù)不清的悲歡離合。在歷經(jīng)“天堂與地獄”的歲月中,仍能因時而生,仍能健康,仍能長壽。秘訣是什么?老先生說:養(yǎng)生,心態(tài)最重要,就是要擁有寬廣的胸懷。海很闊,比海闊的是藍天,而比藍天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用幽默對待驚恐,用歡笑化解災難,一切都會過去,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修身養(yǎng)性念“三氣”
文懷沙先生對“正清和”三字有精辟見解。他認為,孔子尚正氣,老子尚清氣,釋迦尚和氣。東方大道,其在貫通斯三氣也?!罢笔强鬃有摒B(yǎng)過程第一要素,問心無愧,不做自己后悔的事,精神健康叫正。第二個要素叫修身。身心健康加起來是兩個字:自愛?!扒濉保鍧?、清靜。清靜無為,就是不要掉到個人名利場上,超凡脫俗一點?!昂汀?,和諧、和善。釋迦是佛家,推崇的是一個和字,其實儒家道家也講和。所謂活無長住,這就是和。在痛苦中感受到幸福,在幸福中感受到痛苦,一切都會過去,這也是和。和是一種修養(yǎng)的高度,和是一種生活的絢爛,和也是一種藝術的境界。崇尚“正清和”,就是把生命的過程活得更正一點,更清一點,更和一點,更自在一點。當你有一天離開世界時,就像宴會后走向歸途,了無遺憾地回家……文老先生還認為,“正清和”三個字是修心養(yǎng)身的最好方法。和就是和善,與人為善,包括語善、視善、行善。就是要成人之美,成人之善。善待他人,善待周圍,最后受益的還是自己,也就是善有善報。
公歲計齡寓深意
文老先生對年齡有獨到見地。他說:從70歲起就應該公制計算,80歲就是40公歲,50公歲就是100歲。老年人所以暮氣沉沉,都是出于心靈衰老之故,心靈年輕,則青春永恒。文老年過八旬之時,有汽車不坐,專愛騎自行車走街串巷訪友。他常說,坐車的人是不自由的,騎車的人精神是自由的。如果路旁走著一個婀娜美女,坐在車上只能看到瞬間,而騎車則可以停下來仔細觀之。人生賞美是一大樂事,文老坦言這是老年人保持心靈年輕的秘方。(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