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退休不到半年時間,由于成天坐在麻將桌上很少活動,身體開始“中部崛起”,走起路來氣喘吁吁,整個人好像生了銹似的,沒有一絲活力。最可怕的是婆婆的抵抗力越來越差,三天兩頭不是頭痛就是腦熱,往醫(yī)院跑成為家常便飯,簡直是個名副其實的“藥罐子”。
全家人都為婆婆的健康狀況擔憂,我們都建議她戒掉牌癮多多鍛煉。婆婆自己也意識到退休之后的這半年,忽略了身體健康。通過考察,婆婆最終發(fā)現年輕時打過的腰鼓蠻合她的胃口,于是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腰鼓隊。打腰鼓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講究如何雙手并用,手腳的動作要高度協(xié)調,還要跟著音樂節(jié)奏不停地跳起來。婆婆鐵了心,這輩子不學會腰鼓誓不罷休。從此,婆婆就像找到了第二組織似的,天天頭戴彩花,身穿黑色彈力服,腰系小鼓,手拿鼓槌,一招一式地跟著教練練習打腰鼓,教練的每個動作她都學得惟妙惟肖。她還買了許多有關打腰鼓的光碟在家里練習。
婆婆是一個做事相當認真的人,一旦沉進去九頭牛也拉不回來。那段日子真是忙壞了婆婆,可她累在身上,樂在心里。不出1個月,婆婆打腰鼓的姿勢已經有模有樣了。她不僅學會了老師教的腰鼓套路,還自編自練了一些新穎的打法。掌握了技巧的婆婆更加“執(zhí)迷不悟”,打腰鼓雷打不動地成為她每天的必修課。
不知不覺,婆婆已經堅持打了幾年腰鼓。如今,婆婆再也沒有三病兩痛了,真正嘗到了打腰鼓的甜頭。熱心腸的婆婆經常勸說昔日那些牌友也加入到打腰鼓的隊伍,組建起一支老年腰鼓隊,自己當老師,自編自演打腰鼓的套路。漸漸地,婆婆“腰鼓婆婆”的美譽被鄰居們傳播開來,反倒忘記了她的真實姓名。
婆婆70大壽那天,有記者慕名而來采訪。喝了一點紅酒的婆婆,滿面春風地對著攝像機學著電視上那些明星,煞有介事地擺了一個POSS(姿勢),來了一段廣告:自從迷上了打腰鼓,嘿,這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病也好了,走路也有勁了!
差點沒把我們笑倒。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