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73歲的國家游泳隊前總教練陳運鵬完全是退而不休,每次國內(nèi)大賽他都要到場觀戰(zhàn),還以他敏銳的泳壇專家洞察力和滔滔不絕的講演才能,扮演著中國游泳業(yè)余新聞發(fā)言人的角色。在近幾年中他也一直沒有停止對世界泳壇發(fā)展的追蹤,為了2008年奧運會,他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泳池邊瞪大了眼睛尋找新人。
陳運鵬很小的時候,奧運會就成為他一個神圣的夢想。1946年第13屆奧運會在英國倫敦舉行,12歲陳運鵬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報紙,了解奧運會比賽的消息。1952年第14屆赫爾辛基奧運會舉行時,陳運鵬已經(jīng)參加了海軍游泳隊。當時他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參加1956年在墨爾本舉行的第15屆奧運會。
50年代后半期至60年代初,是中國游泳第一個高峰期,也是陳運鵬運動員生涯的鼎盛時期。1958年9月,中、蘇兩國游泳對抗賽在北京體育館游泳館進行,雙方都派出最強陣容,陳運鵬以獨特的游法贏了全蘇蝶泳冠軍魯日科夫斯基。1959年陳運鵬到匈牙利比賽,贏了匈牙利100米和200米蝶泳冠軍并打破全國紀錄。1959年秋天中國、匈牙利游泳對抗賽在北京陶然亭游泳池進行,那次比賽陳運鵬贏了匈牙利200米蝶泳全國冠軍瓦爾薩基。賽后教練告訴他,在最后沖刺的時候,陳毅副總理看得從座位上站起來。1962年陳運鵬因肩傷在北戴河休養(yǎng),陳老總到北戴河開會,專門把他找去談起那次比賽,夸獎他頑強拼搏、決不服輸?shù)囊庵?。在后來的歲月中,不管是作運動員,還是走上教練工作崗位,陳老總的教導對陳運鵬都一直是一種鞭策和力量。
可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當1984年中國游泳選手重新出現(xiàn)在奧運會的比賽場上時,陳運鵬已不再是一名運動員,而是中國游泳隊的副總教練。
在當運動員的時候,陳運鵬就有些“另類”,他讀到外國刊物上介紹美國運動員帶著拳擊手套游泳的報道,覺得很有意思,就嘗試著穿上鞋游泳,增強腿部力量。有一次在國外考察期間,他穿著回力鞋在池里正游著,忽然發(fā)現(xiàn)有一名前蘇聯(lián)中尉總在池邊跟著他走,陳運鵬就爬上岸,把鞋子拿給中尉看,對他說,這是訓練用鞋,從沒在地上走過,你瞧,鞋底還是新的。中尉看了看說:“我也這么想,中國同志怎么會在游泳池里刷鞋呢?”
1965年,陳運鵬成為國家游泳隊的一名教練,1988年出任總教練。當中國游泳隊在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上全軍覆沒時,陳運鵬深受打擊,悶頭不語好幾天,一頭扎進了游泳訓練技術(shù)的研究里。1973年年初,中國游泳協(xié)會邀請到澳大利亞的著名教練卡萊爾到中國講學10天,大家七嘴八舌地向卡萊爾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陳運鵬提的問題最多,幾乎沒有個完,以至卡萊爾的夫人開玩笑說:“我見到這位年輕人,已經(jīng)感到害怕了,我怕他半夜里來敲我們的門,向我們提問題?!?/p>
通過對世界先進訓練方法的搜集和應用,陳運鵬提出加強速度訓練的方針和“短板理論”。對于每名運動員的強項和弱項,陳運鵬都了如指掌,同時采取了弱項強化訓練的方式。1988年漢城奧運會,中國游泳選手首次打破奧運會游泳獎牌“零”紀錄,奪得3枚獎牌。漢城奧運會后,陳運鵬接任中國游泳隊總教練。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游泳隊奪得4金5銀,陳運鵬一手栽培楊文意、樂靖宜等人成為一代泳壇名將。年輕時候綽號“拼命三郎”的陳運鵬,也被人們尊稱為“老法師”。
陳運鵬,年輕時穿著講究,很好玩,尤其喜歡跳舞。自從踏入游泳這個行業(yè)后,生命里的愛好便只剩下游泳。把畢生精力都投入到游泳事業(yè)上的陳運鵬沒有要孩子,一路陪伴他走來的妻子多少有些委屈。而正是這樣的投入,成就了陳運鵬一生的成功。退休后,陳運鵬和愛人到上海的老年大學進修,并時刻關(guān)注著中國的游泳事業(yè)。或許“奉獻”這個詞的含義,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最為懂得。
(責編: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