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喻是生成幽默的手段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比喻都能生成幽默。本文試圖從心理基礎和心理結構等方面探討比喻生成幽默的特點和規(guī)律。
關鍵詞:幽默 比喻 心理基礎 心理結構
幽默,《辭?!方忉尀橛⑽摹癶umour”的音譯:①發(fā)現(xiàn)生活中喜劇性因素和在藝術中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喜劇性因素的能力,真正的幽默能夠洞悉各種瑣屑、卑微的事物所掩藏著的深刻本質;②一種藝術手法,以輕松、戲謔但又含有深刻的笑為其主要審美特征,表現(xiàn)為意識對審美對象所采取的內莊外諧的態(tài)度。幽默在引人發(fā)笑的同時,竭力引導人們對笑的對象進行深入的思考。當幽默變得非常深刻而又不同于諷刺時,就會超過滑稽的領域,而達于一種悲愴的境界。(《辭?!罚虅沼^1990版,第891頁)
比喻,陳望道在《修辭學發(fā)凡》中說:“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說話和寫文章時就用另外的事物來比擬這思想的對象,名叫譬喻?,F(xiàn)在一般稱為比喻。這格的成立,實際上共有思想的對象、另外的事物和類似點等三個要素”。這“共有思想的對象”“另外的事物”和“類似點”即通常我們所說的本體、喻體和相似點。
一、比喻生成的幽默
幽默包含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幽默的形式以風趣瀟灑、逗人喜歡為特色;幽默的內容是理性的,蘊涵著不言而喻、而又讓人值得回味的哲理。比喻是構成幽默的手段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比喻都能構成幽默,只有那些能夠引人發(fā)笑又能夠讓人深刻思考的比喻才能有幽默的效果。即比喻中必須包含有幽默的內容和形式。
比喻辭格能營造幽默氛圍,形式上主要表現(xiàn)為新鮮別致的語言形象。新鮮別致是一種審美認識,這種認識是語言的現(xiàn)實信息與審美主體的審美經驗矛盾沖突的結果,也就是說,是讀者眼前出現(xiàn)的文字比喻信息與讀者從長期的語言實踐中獲得的經驗、習慣的矛盾沖突的結果。因此,創(chuàng)造新鮮別致的語言形象,就要求設喻者能超脫語言體系制約,背離語言習慣使用語言,創(chuàng)造出“新”“奇”的比喻關系,如各種條件造成的本體、喻體間的極不協(xié)調,美丑的鮮明對照,丑者的強以為美,高貴者的鄙俗化,或鄙俗者高貴化等,都可產生新鮮、別致的效果。
(1)“(鮑小姐只穿緋霞色海抹胸,藍色貼肉短褲,漏空的白皮鞋里露出深紅的指甲。)有人叫她‘熟食鋪子’,因為只有熟食店才會把那許多顏色暖熟的肉公開陳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為據說‘真理是赤裸裸的’。鮑小姐并未一絲不掛。所以他們修正為‘局部真理’?!保ㄥX鐘書《圍城》)
先以實喻虛,用“熟食鋪子”比鮑小姐,已形象有趣;接著又以虛喻實,比之為“真理”,并“修正”為“局部真理”,出人意料,還以恩格斯的名言為據理!比喻形式上細致奇巧,呈現(xiàn)出幽默詼諧的特點。
比喻辭格能營造幽默氛圍,內容上主要表現(xiàn)為比喻中要孕育深刻的思想?!坝哪粸閱渭兌簶钒l(fā)噱,它要讓人笑后有所思考,它追求參透事物的真諦,追求美學上的品位;幽默的語言材料亦莊亦諧、雅俗有度;幽默中有風趣、有詼諧、有自嘲,重意蘊、重簡約、重含蓄?!焙诟駹柗磳Α肮室獍巡粋惒活惖臇|西很離奇地結合在一起”的枯燥無味的幽默,認為真正的幽默,應該是“無拘無礙地,自由自在地不著痕跡地信步漫游于無足輕重的東西之中見出最高度的深刻意義;就連信手拈來,沒有秩序的零零散散的東西也畢竟具有深刻的內在聯(lián)系,放出精神的火花”。
(2)“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直到它向樹上爬,就把后部供大眾瞻仰,可是這紅臀長尾巴本來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志。”(錢鐘書《圍城》)
用猴子的紅臀長尾巴,比喻官員們本來就有的劣質,比喻蘊涵著深刻的哲理,是對官員們入骨的諷刺。
二、比喻生成幽默的心理基礎
幽默最重要的特點是打破正常的思維順序,通過聯(lián)想,迅速地將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扯到一起,并從中找出內在的聯(lián)系,引人發(fā)笑?!坝哪乃季S需要聯(lián)想——奇異的聯(lián)想、快速的聯(lián)想。”聯(lián)想的事物差別越大越出人意料。
(3)“一次我聽他在電話里對一位求見的英國女士說:‘假如你吃了這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楊絳《記錢鐘書與〈圍城〉前言》)
由雞蛋聯(lián)想到作品,以下蛋的母雞聯(lián)想到作者自己,聯(lián)想新奇有趣,描述生動,幽默感十足。
比喻往往都是以程度不同的聯(lián)想作為心理基礎的。沒有聯(lián)想,比喻將無法取得應有的表達效果。按照所反映事物的關系不同,聯(lián)想可分為不同的種類,如相似聯(lián)想、對比聯(lián)想、接近聯(lián)想和關系聯(lián)想。幽默語言中采用的比喻手法和一般修辭意義上的比喻在審美方面是截然不同的。一般的比喻以貼切、神似、協(xié)調為原則。幽默比喻則相反,它刻意追求反差大,或因對比荒謬所造成的不協(xié)調,即追求本體喻體的差異性,本體喻體差異愈大,愈能吸引讀者的注意,愈能調動讀者的豐富聯(lián)想與想象。
(3)“掌柜寫賬的桌子邊坐個胖女人,坦白地攤開白而不坦的胸膛,喂孩子吃奶……她滿腔都是肥膩膩的營養(yǎng),小孩子吸的想是加糖的溶化豬油。”(錢鐘書《圍城》)
這一段對“歐亞大旅社”里胖女人的刻畫十分精彩、幽默,形象地諷刺了胖女人的肥膩無比。由奶汁聯(lián)想到加糖的溶化豬油,本體和喻體,實在是遙如秦越,出乎意料,從而取得生動、幽默的效果,令人忍俊不禁。
追求本體和喻體的差異性,聯(lián)想并不是雜亂無章的,比喻是根據相似聯(lián)想,選取另外的事物(喻體)來描述所要表述的事物(本體)的修辭手法。所謂“相似聯(lián)想”就是“一件事物的感知或回憶引起對和它在性質上接近或相似的事物的回憶”。在幽默表達中的比喻中,必須從表面上似乎水火不容、毫不協(xié)調的事物之間尋找到微妙的相似點,由此及彼,讓此物的特性轉嫁或移植到彼物上去。
(4)“我發(fā)現(xiàn)拍馬屁跟戀愛一樣,不容許有第三者冷眼旁觀?!保ㄥX鐘書《貓》)
“戀愛”與“拍馬屁”風馬牛不相及,但由于在排他這一點上相似而扯在一起,不能不產生引人發(fā)噱的效果。
(5)“張小姐是十八歲的女孩子,著色鮮明,穿衣緊俏,身材準會跟她老太爺那洋行的資本一樣雄厚。”(錢鐘書《圍城》)
身材的肥胖與資本的雄厚居然扯上了關系,看似荒唐,實際再精當不過,因為張小姐是買辦的女兒,養(yǎng)尊處優(yōu),身材日益肥胖;作者就地取材,取“雄厚”為相似點拾切人物情境并能引發(fā)讀者的豐富想象,整個比喻詼諧幽默。
三、比喻生成幽默的心理結構
心理學家弗盧蓋爾曾經總結了許多關于幽默的心理推測,弗氏把這些對幽默心理動機和功能的探討概括為以下四點:表現(xiàn)優(yōu)越;表現(xiàn)攻擊;對現(xiàn)實的自衛(wèi);性欲的表現(xiàn)?!氨憩F(xiàn)優(yōu)越”在幽默心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為具有社會屬性的人,勢必有實現(xiàn)自我肯定,通過自我的實現(xiàn)和對他人的超越來獲得優(yōu)越感,而這在現(xiàn)實世界中又不易滿足。通過幽默這種途徑,不但可以宣泄這種微妙的心理,嘲諷人們普遍存在的一些人性的弱點和缺陷,還可以引發(fā)、升華為對假、惡、丑的否定。
藝術的實質是表現(xiàn)情感。人們運用比喻來進行交際活動時,其心理動因是通過言詞所表達的形象來傳達某種情感,使別人也能體驗到同樣的情感。比喻構成語言幽默的心理動因主要是假諸言語的揮灑,表現(xiàn)“自我”的優(yōu)越,以此來釋放受壓抑的情感,實現(xiàn)“自我”的心理肯定。胡范疇先生在他的專著《幽默語言學》中歸納了三種幽默“語言-心理結構”。1.語流暗示的語意方向突然改變,造成“心理之期望的突然撲空”;2.言語的現(xiàn)實組合明顯地違逆語言規(guī)則和社會習慣,造成“經驗與現(xiàn)實的矛盾沖突”;3.語言所指稱對象的意外貶低或語言運用時的出奇技巧,造成“情感之郁積的巧妙釋放”。(參見胡范鑄《幽默語言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版)比喻就是通過“語言運用時的出奇技巧,造成‘情感之郁積的巧妙釋放’”這種“語言-心理結構”從而產生幽默的效果。壓抑的情感宣泄是比喻構成幽默的主要的心理特點。
(6)“誰知道從冷盤到咖啡,沒有一樣東西可口:上來的湯是涼的,冰淇淋倒是熱的,魚像海軍陸戰(zhàn)隊,已登陸了好幾天,肉像潛水艇士兵,會長時期伏在水里……”(錢鐘書《圍城》)
把魚比作已經登陸了好幾天的海軍陸戰(zhàn)隊,表明魚已捕撈上岸數(shù)日,早已不新鮮;把肉比作長時期伏在水里的潛水艇士兵,說明肉被長時間泡在水里,以防腐爛。這種比喻貌似戲謔卻格外深沉,閃爍著針砭的鋒芒,辛辣地諷刺了生活中的丑惡現(xiàn)象——餐館的飲食惡劣無比。在這里,作者心中郁積的情感通過語言的出奇技巧得到釋放。整個比喻恰當準確,幽默詼諧,令人啼笑皆非。
人們在生活中不僅要創(chuàng)造美,而且需要審美。人們在審美過程中往往攙和著一種心理上的優(yōu)越感。仿佛在贊美這種別致的美的同時,在對語言帶給的“意外獲得”性的欣賞中,“自我”主觀能力與心理自我感受都得以升格,從而超越了一般,超越了“舊我”,由此而最終完成了自己向另一方向的對“壓抑”的情感的宣泄,愉悅地實現(xiàn)了對自我價值的心理肯定,從而達到幽默的效果。
(7)“沈先生的下唇肥厚倒垂,一望而知是個說話多而快像嘴里在瀉肚子下痢的人?!保ㄥX鐘書《圍城》)
人們看了這個比喻后,往往會大笑不止。因為發(fā)現(xiàn)了旁人的弱點,突然想到自己的優(yōu)越而感到榮耀,“壓抑”的情感得到宣泄,實現(xiàn)了對自我價值的心理肯定。
四、結語
從上面的討論我們可以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比喻都能生成幽默,但比喻這種修辭手法包含有幽默的潛質,在條件成熟時比喻就能發(fā)出幽默的光輝。對這一問題的探討將大大加深我們對幽默型比喻的認識,有利于我們創(chuàng)造更多、更精彩的幽默型比喻來豐富生活。
參考文獻:
[1]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吳郁.主持人的語言藝術[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
[3]黑格爾.美學(第二卷)[M].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
[4]曹日禺.普通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
(楊小軍,湘潭大學文學新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