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孕育和誕生于紅土地的廣西電影,事實上彰顯了廣西電影文化的生命力!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在中國大地強勁刮起,凸起的廣西電影文化應該是最具有活力和最富有大膽想象的地域文化之一。由廣西電影制片廠拍攝的《春暉》、《一個和八個》、《黃土地》、《大閱兵》、《血戰(zhàn)臺兒莊》等影片接二連三地問世并被持續(xù)叫好的同時,人們開始轉過視線來聚焦廣西的電影文化結構和廣西的電影文化創(chuàng)新,并由此生發(fā)開去探索一些相關的電影美學、蒙太奇美學和影像美學。一時間,電影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豐富多元素的表現(xiàn)力,震撼和壯大了電影美學涌起的連天大潮。反過來,也促進了中國電影的新思維方式和審美走勢。
這一時期,恰好是新時期電影文化的轉型時期,是一種提倡銳意進取、大膽求索的開放年代。廣西電影人抓住時機,進一步擴展電影文化研究的新領域,深入探尋電影文化的歷史底蘊、生命脈動,大膽地破解了一些固有的電影模式和難題,主動將鏡頭伸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并嘗試性的對人的精神世界的復雜性和深入性進行多形式、多層面的剖析?;厥兹?,在《神女峰的迷霧》、《一個和八個》、《黃土地》、《大閱兵》中擔任導演、攝影、美術的郭寶昌、張軍釗、張藝謀、陳凱歌、何群等一批中青年創(chuàng)作人員,三十年后都已成為中國電影乃至世界電影的領軍人物。這與廣西文化土地的生生不息和強有力支撐是何等重要!
B
1979年,廣西電影制片廠拍攝了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十天》。這是一部充滿戰(zhàn)爭硝煙彌漫的紅色經典,在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表現(xiàn)出來的革命傾向性、濃烈的時代感和少年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是淋漓盡致的;影片在廣西拍攝,具有濃郁的南方風情,并巧妙加入了瑤族少女,使得民族色彩具有了生動可視的審美影像?!妒臁酚衫钣⒚艟巹?,導演是從上海電影制片廠請來的白沉。這算得上是廣西電影制片廠在拍攝故事片方面最早的人才引進。前不久,中央電視臺《流金歲月》在回顧《十天》時,時任副導演的郭寶昌還談到:在藝術性與地方性和觀眾所喜愛的娛樂性及諸方面的多元探索整合下,廣西的第一部故事片太棒了。
有了第一次電影人才的成功引進和第一部故事片的誕生,地處南疆的廣西電影制片廠一不覺得自己偏遠,二不覺得自己弱小;反而更為癡迷、更為執(zhí)著的對于電影的崛起和創(chuàng)新充滿了堅定的信念。
1982年,北京電影學院輸出了“文革”后的第一批畢業(yè)生。分配到廣西的四名年輕人是導演張軍釗,攝影張藝謀、肖風,美術何群。他們帶著電影學、符號學、傳播學、美學等學科理論的加盟,注定要為廣西電影注入新鮮的血液。與此同時,“廣西電影制片廠敞開胸襟,率先在全國成立第一個‘青年攝制組’,讓這些大學畢業(yè)不滿一年的‘毛頭孩子’獨立拍片,這在當時的中國電影界創(chuàng)造了史無前例”①。 接著“青年攝制組\"要將詩人郭小川的同名長詩《一個和八個》搬上銀幕,這種急于挑戰(zhàn)、急于突破的意向也顯得極為明顯。《一個和八個》的時代背景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故事在一個被陷害的八路軍指導員和八個犯人之間展開,如此的錯綜復雜即使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驚心動魄。不同的是,攝影機直接進入到人性的挖掘與心理的拷問等方面,以其凌厲的畫面和反常規(guī)的電影語言完成了敘述過程,展示了電影藝術所擁有的巨大穿透力和巨大魅力。
這一階段,廣西電影順應發(fā)展趨勢和上升的文化勢頭,既有長詩改編的電影《一個和八個》,又在拍攝根據柯藍散文《深谷回聲》改編的電影《黃土地》。這是導演陳凱歌的第一次執(zhí)導,他是沖著廣西的“思想解放”來的?!饵S土地》在選材、敘事、刻畫人物及鏡頭運用等方面,都更為標新立異。作品的主觀性、象征性和寓意性也表達出強烈的與眾不同?!瓣悇P歌渴望通過影片來探索民族文化的歷史和民族心理的結構。”② 當觀眾面對厚重綿長黃土高原的延伸,聽著驚天動地安塞腰鼓的震撼,更多的是得到一次文化上的深刻反思。影片贏得了瑞士、英國及夏威夷等國際電影節(jié)的大獎,無人料及,廣西電影會成為帶領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作品。1986年,陳凱歌以敏銳獨特的視角在廣西電影制片廠又拍攝了一部具有軍魂魅力的影片《大閱兵》,影片同樣在蒙特利爾和意大利都靈國際電影節(jié)獲得了大獎。
至此,張軍釗、陳凱歌、張藝謀、何群、肖風在廣西電影制片廠拍攝的影片橫空出世,贏得了“中國第五代”的頭銜。而廣西電影制片廠也自然成了“中國第五代”的搖籃。作為一個群體的力量出現(xiàn)時,盡管他們人數(shù)不多,但所開啟的道路,表現(xiàn)的內涵,創(chuàng)新的風格,卻形成了中國影壇的巨大沖擊波。“廣西電影現(xiàn)象”在很多人眼里成為了“不可思議的奇跡”。“第五代”開始被承認,開始影響著中國電影,并成為一個時代的特殊標志?!暗谖宕彼某龅碾娪昂翢o疑問也是塑造中國人的文化想象和世界對于中國想象的關鍵部分。而廣西為此所作出的貢獻功不可沒。
八十年代,廣西拍攝和出品的影片仍有一定數(shù)量在中國影壇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如周民震編劇,吳蔭循導演的《春暉》;胡冰編劇,郭寶昌導演的《神女峰的迷霧》;陳敦德編劇,曾學強導演的《太陽的女兒》;王一飛編劇,趙文忻導演的《山村風月》;毛正三編劇,李小瓏導演的《鼓樓情話》;朱旭明編劇,徐蘇靈、張秀芳導演的《杜鵑聲聲》;田軍利、費林軍編劇,楊光遠、翟俊杰導演的《血戰(zhàn)臺兒莊》;徐小斌編劇,張軍釗導演的《弧光》;田軍利、翟俊杰編劇,翟俊杰導演的《共和國不會忘記》等。這讓廣西電影在改革開放的最初年代品嘗到甜美的瓊漿。毋庸置疑,擁有人才就會擁有優(yōu)秀的電影作品;鼓勵電影創(chuàng)作者大膽的開拓,就會引來電影的創(chuàng)新!
C
廣西電影是伴隨中國的改革開放一同成長的。在國際、國內的大氣候和廣西文化的特殊氛圍中,形成了一種既統(tǒng)一又有所差異的紅土地美學風格。從電影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脈絡來看,廣西電影也不可避免要經歷社會價值期和轉型追求商業(yè)價值期的兩個階段。但注重審美內涵,確保豐富的電影樣式和審美演變趨勢的宗旨沒有改變,這使得廣西電影的原創(chuàng)與多產成為千百萬電影愛好者的心愛讀物,極大拓展了中國電影的新領域。
這一時期,廣西電影對偉人和英雄的崇尚情結一如既往,仍懷著積極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和理想的體現(xiàn)去謳歌時代的偉人和英雄,并執(zhí)意擺脫居高臨下的固有模式,采取對英雄的理解是多維度的,即英雄不只是具體的形象高大,而是人格形象的完滿,精神境界的崇高堅強?!栋偕鹆x》里年輕的鄧小平普通睿智、勇敢堅強,他胸懷遠大目標和堅定的信念,為理想奮斗的精神品質很快就成為年輕人學習的楷模。而《周恩來》則直接進入精神領域的細膩層面。對偉人的刻畫展示了以往人們看不到的另一些角度,如壓力、困境、情緒、負重等,影片有效調動了觀眾的感情,激人心扉,催人淚下。當時江澤民總書記看完用了六個字來進行概括:“精致、深刻、感人?!庇捌瑯s獲當年度的電影“金雞獎”特別獎,“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長征》是更為出色的影片,畫面對艱苦時代的背景和毛澤東在危難時世中所承受的重托是如此真實可信。在漫長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人們看到的偉人首先是一個凡人;影片強調了毛澤東的多向感情,如“湘江之戰(zhàn)”后毛澤東的感情、毛澤東對賀子珍的感情、毛澤東對警衛(wèi)員的感情等方面。事實上,人們完全有理由看到毛澤東在堅韌無畏以及浪漫詩人背后所充滿的人之常情。
塑造民族精魂,銘記歷史重任。藝術地再現(xiàn)中華民族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英勇事跡,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一直是廣西電影人追尋的軌跡。盡管娛樂時代已經全面到來,但文化意義上的英雄不能就此疲軟;在銀幕上更需要叱咤風云和精神崇高的英雄來振奮一個民族的內心力量。這也標志著“主旋律”影片的延伸和拓展?!堆獞?zhàn)臺兒莊》、《嘩變》、《俠女黑玫瑰》、《仗義英雄》、《逢兇化吉》、《迷途英雄》、《東方第一刺客》、《鐵血昆侖關》等影片,或從宏觀畫卷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不甘屈辱,誓用鮮血和軀體“鑄成我們新的長城”;或以微觀視角突出柔弱的賣唱女不堪低頭做奴隸,扯起抗日大旗,成為令日寇膽寒的女中豪杰。此外,形式多樣,風格多變的表現(xiàn)手段也使得廣西拍攝的抗戰(zhàn)電影格外引人注目:有通過正劇、頌歌般、排山倒海的氣勢來噴薄整個民族的憤怒爆發(fā);也有以喜劇來嘲笑日本侵略者的愚蠢無能和丑陋嘴臉;還有以漫畫式的筆觸勾勒出漢奸的無恥和可恨。這當中,《血戰(zhàn)臺兒莊》表現(xiàn)得酣暢淋漓,大手筆的風云揮卷,大場面的真實調度,大氣魄的民族圣戰(zhàn),給予人們更多的激動。“即使對蔣介石、李宗仁等人物的塑造,也是依據抗戰(zhàn)初期的歷史把握住了‘抗日將領’的基調”,③通過一系列事件的展開閃爍出時代的民族精神和光輝品格。
面對舉步維艱的工業(yè)電影,廣西同樣顯出了滿腔熱情。用攝影機探究工業(yè)改革,這使得廣西電影的天地和視野變得更為廣闊,文化的思考和藝術探索也更為深入。《春蘭秋菊》表現(xiàn)了科研與情感碰撞閃爍的火花,最后將品牌打入國際市場,影片多少有了與國際接軌的強烈意識。《港灣不平靜》在那樣一個時期就意識到經濟振興決不能靠講空話和以假充好,更需要的是科學態(tài)度和務實精神?!豆埠蛧粫洝犯桧灹虽撹F戰(zhàn)士為鋼鐵的振興而努力拼搏,他們犧牲個人幸福以及無私奉獻的崇高情操可圈可點?!妒澜缥菁沟奶枴贩从澄鞑氐氐V工作者在新時期的工作生活,對新西藏取得的新成就作了濃墨重彩的描畫?!短旎稹窂拇笮退娬镜莫毺匾暯撬茉炝酥R分子的創(chuàng)業(yè)形象,在權衡事業(yè)和榮譽的選擇上,作出了較為豐富、合理的人性化描寫。
由于廣西地處民族區(qū)域自治,多民族的色彩紛呈勢必成為廣西重要的電影元素。挖掘各民族的傳說,整理各民族的風情,洋溢各民族的時代風貌,潛入各民族心理并加以真切表現(xiàn),廣西電影寄托了深厚的情懷。根據壯族傳說故事《百鳥衣》改編拍攝的《神女夢》,進一步張揚了浪漫的情懷,使得傳說更易于源遠流長?!恫悸逋雍印芬豢淳统錆M了壯族文化的特殊符號,將壯民族置放于經濟改革的大潮,寫出壯族少女的思想變革,使得電影多了對廣西少數(shù)民族開拓性的藝術觀照。侗族題材的《鼓樓情話》,仰視了侗族鼓樓與一個民族的難以剝離,在讓人感受到有如天籟之音的侗歌聲中,一個和善友好的民族以其聰明智慧及博大的胸懷躍然而出?!督鹕硲佟氛宫F(xiàn)了當代彝族的風情習俗,兩姐妹的愛情一波三折,人性的復雜得到了真切的理解。到了《白駱駝》那里,看到的已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和善良的蒙族姑娘;故事講述一個蒙族姑娘收養(yǎng)漢族兒童的經歷,真情謳歌了民族間的大團結。不難看出,這時期的廣西電影具有現(xiàn)代的前瞻性和開放性,民族題材的視角呈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在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的演變中,民族之魂躍出地域,增添了銀幕的民族神韻和民族美感。
需要強調的是,這一時期的文化背景是和大眾文化彌漫、市場抉擇息息相關的,在電影的折射中更是明顯。因此,偏重較高的娛樂價值和經濟價值,選擇多形式的合作拍片,也使得廣西電影加快了功夫片、驚險片、愛情片的進程。與日本合拍的《神州小劍俠》表現(xiàn)了中日少年弘揚正氣,勇敢無畏,鏟除邪惡的美好品格;影片的許多鏡頭在日本拍攝,這標志廣西電影制片廠邁開了“走出去”的步伐。其間,與香港合拍的影片占據的數(shù)量較大:如《長城大決戰(zhàn)》,將長城當做中國武俠打敗日本侵略者的主戰(zhàn)場,為電影賦予了一種象征意義。根據《聊齋志異》改編的《狐仙》具有武打精彩、變幻神秘、光效新穎的獨特沖擊力?!兜赜蚓烤褂袔讓印方沂玖巳哲娢堪矉D的罪行,看后著實令人驚悚反思?!豆鹆謽s記》來自廣西作家白先勇的小說《花橋榮記》改編,實景的桂林花橋和山水風光,銜接著臺北的一街一景,抒發(fā)了濃烈的思鄉(xiāng)之情。《大話英雄》屬輕喜劇片,很有香港電影搞笑的一貫風格,善意的諷刺讓觀眾在笑聲中悟出了寓意。事實上,合作拍片擴大了電影藝術空間和傳播途徑,提高了不同類型的創(chuàng)作風格,也讓世人有了更多了解廣西的機緣。
面對改革開放,廣西的倫理愛情片無論在主題的深化還是藝術的創(chuàng)新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就連古代愛情故事片《楊貴妃》到了廣西的手里,也能作出新的詮釋,拍出新的意境,此片當下獲得多項國家級大獎。此外,剖析中國式婚姻的《省城里的風流韻事》;具有社會學價值的《寡婦十日談》;在事業(yè)和愛情上同步的《飛人浪漫曲》,行進在愛情十字路口的《銀杏樹之戀》;充滿詼諧幽默的《多情的小和尚》;領略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功夫小子闖情關》;在愛情上大起大落的《血染婚紗》;表現(xiàn)聾啞青年愛情真諦的《天上的戀人》;視角獨特地展示特定年代中畸形愛情的《姐姐詞典》等影片,都在見證廣西倫理愛情片的大樹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上的枝繁葉茂。
D
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時至今日,從廣西紅土地走出去的“第五代”導演們依然風光,他們獨步天下,輕而易舉就獲得奢華的投資,讓大腕們風卷云涌的匯集,使票房回收變得輕而易舉。其中以張藝謀最是典型。張藝謀每拍一部片都有著令人心跳的大投資、大制作、大場面,影片“保密”級別越高,就越能引起世人的興趣。這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張藝謀現(xiàn)象”。三十年來,張藝謀的電影氣勢張揚,領域寬泛,獲獎無數(shù),但卻沒有忘記紅土地的廣西,在他的影片光環(huán)中依然不時打出“廣西電影制片廠”的廠標。在張藝謀導演的影片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為廣西電影制片廠攝制。
八十年代,由廣西電影制片廠攝制繼而成為中國電影“第五代”開山之作的《一個和八個》、《黃土地》、《大閱兵》都是出自張藝謀的攝影。在這三部影片中,畫面信息量的有效傳達成為了主要意義。在體現(xiàn)民族精神、文化脈流、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影片的畫面充滿了激活藝術時空的民族想象力。為此《黃土地》榮獲了1985年法國第七屆(亞、非、拉)三大洲電影節(jié)攝影獎,并于同年獲得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兑粋€和八個》榮獲了1989年第一屆中國電影節(jié)優(yōu)秀攝影獎。這里指的是單項攝影獎,是評委對攝影師在影片中付出創(chuàng)作價值的一種由衷肯定。
轉行導演后的張藝謀對電影的駕馭是如虎添翼。當他在國內轟轟烈烈導出一批頗有影響的影片之后,于1997年回兵廣西,在廣西電影制片廠導演了他的第一部影片《有話好好說》。似乎要從歷史的波濤和沉積的土壤脫穎,張藝謀選擇了那種京味十足、詼諧幽默的城市荒誕輕喜劇。在很多人眼里,這超出了張藝謀的界限。但喜歡“每一部影片都要創(chuàng)造一種新風格”的張藝謀還是這么做了。面對如火如荼的改革開放,他盡其所能地展示著北京的市井風情,使得個人掙扎與時代突變產生了錯綜復雜的交織和碰撞,在拍攝中大量采用手持攝影的方法,有意讓搖搖晃晃的鏡頭來解釋凌亂和荒誕的城市現(xiàn)代性,“而人物之間的關系則充滿了‘理性和非理性的沖突’,以形成喜劇的沖突效果”④ 。這是老謀子導演生涯中的第一部輕喜劇。笑過之余,人們還是記住了那句良言:有話好好說。
1999年對于張藝謀來說是創(chuàng)作豐收年。這一年,張藝謀以敏捷的思維和旺盛的創(chuàng)造力為廣西電影制片廠導演了《一個都不能少》和《我的父親母親》兩部影片,兩部影片都獲得了社會贊譽和巨大反響,兩部影片先后在威尼斯電影節(jié)和柏林電影節(jié)以及國內的“金雞獎”、“百花獎”中共摘取二十七項大獎。
《一個都不能少》有著簡潔的故事,影片圍繞一個代課少女在她代課期間讓貧困山村的學生一個都不輟學的事件展開。演員是清一色的非職業(yè)演員,是真正的鄉(xiāng)村支書、鄉(xiāng)村孩子、鄉(xiāng)村農民,演員用自己的名字演自己的故事,其純樸、自然、真實,完全是普通中國人某個既定時期的生活狀態(tài)。 此時,張藝謀或許拋開了導演位置站在更高的高度——放眼整個中國偏遠鄉(xiāng)村的教育現(xiàn)狀,給予了更為強烈的憂思和關懷。我們難以忘記那些緊緊揪住人心的畫面:孩子們在磚窯搬了大半天的磚,很想喝一罐可樂時,卻想到用這份錢去買車票,因為進城找同學是更為重要的事情。魏敏芝在城里車站睡長凳、在電視里尋人的真情呼喚,也足以喚起更多人的良知和同情。
《我的父親母親》又回到張藝謀心靈深處的鄉(xiāng)土情結。這是張藝謀第一次用詩意、浪漫、抒情和單純去表現(xiàn)一個時代中的愛情故事。 影片平行駕馭著兩條敘事線:回憶中“父親母親”的熾熱愛情和現(xiàn)時中“父親”的葬禮形式。影片對感情表現(xiàn)的分寸,人性情感的真實,穩(wěn)穩(wěn)地掌控在一張一弛的矛盾之間。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色彩的運用,用黑白膠片來表現(xiàn)現(xiàn)實狀態(tài),用彩色膠片來渲染往事回憶,形成了強烈的大反差。此外我們看到:張藝謀鐘情的“中國紅”又一次在銀幕躍動,在母親的紅棉襖、紅圍巾、紅發(fā)卡上,紅出了一片美好、純潔和熾熱的愛情。2001年,張藝謀還為廣西電影制片廠拍攝了一部《幸福時光》,這是張藝謀把目光和思路再次轉向票房價值所拍攝的一部影片,也是他對電影商業(yè)和藝術無數(shù)次交鋒后的又一次迂回的追求。
人們在關注張藝謀電影的同時,也在關注著廣西電影。
E
在中國電影的長河中,廣西電影曾經是如此活躍在電影及文化評論界的浪花之上,其創(chuàng)作活動和所產生的持續(xù)轟動效應及人們對廣西電影相關的話題構成了中國影壇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把廣西電影放在中國當代電影文化流變的語境中,放在中國新時期三十年的電影美學嬗變的大背景下加以宏觀梳理,不難發(fā)現(xiàn)新時期的廣西電影是與祖國、與人民、與時代一同前行的三十年;是思想解放、藝術繁榮、人才涌現(xiàn)、市場開拓、國際競爭力提高的三十年。廣西電影不僅充分利用本土的文化資源,關注本土的社會人生,還注重廣泛融合和吸收世界文化,將電影與中國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文化狀態(tài)聯(lián)結,成為對于人,首先是中國人的生命、生存和心靈的觀照、呵護和熱愛。
然而,由于近年拍攝影片數(shù)量的逐漸減少,以及導演迫切想表達的內容欠缺生活的觀察和感悟,加上市場意識的缺乏,廣西電影已顯現(xiàn)出原創(chuàng)能力不足的端倪,有影響力的作品尚未能競爭勝出。面對國企、民企和中外合作企業(yè)紛紛進人電影領域,面對全球化電影的到來,面對中國優(yōu)秀電影的不斷出現(xiàn),廣西電影還應具備有足夠的思想毅力為美好的電影文化財富而努力堅守。此外,廣西電影責無旁貸應繼續(xù)成為一種富有滲透性的藝術力量,在膠片的不停轉動中,融進更多的美好現(xiàn)實、更多的人性關懷、更豐富的世界性的多彩元素。
紅土地面對中國電影的召喚,再次敞開了充滿陽光的胸懷!■
【注釋】
① 韋必達:《中國電影第五代在廣西的起步》,載《粵海風》2002年第3期。
② 顏廷昆:《中國電影之路——第五代導演與第六代導演之比較》,見光明網“光明觀察”,2008年4月13日(http:∥guancha.gmw.cn/2008-04/13/content_760855_6.htm)。
③ 陳寶光語。轉引自《血戰(zhàn)臺兒莊:一寸山河一寸血》,人民網,2005年5月14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46880/3388339.htm)。
④ 《解析電影〈有話好好說〉》,見長江網,http:∥www.cjn.cn/xlys/yspdxlfx/200806/t670207.htm.。
(毛健,廣西電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廣西電影廠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