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只有兩個木匠被大學聘為教授,一個是齊白石,一個是何夕瑞。
很多年前,何夕瑞是鄉(xiāng)下小有名氣的木匠;后來,他磨練成制琴大師;如今,他是兩所高校的教授,名揚音樂界。中國只有兩個木匠被聘為教授,另外一個叫齊白石。
一切都要從做提琴說起。
中國人自己的提琴
2007年4月11日,何夕瑞身著工作圍裙,正在加緊時間做自己的三圓琴。不大的工作室里掛滿了還沒上漆的白琴。一位特殊客人的到來不禁讓他喜出望外。原來這位客人是到榮昌視察的重慶市市長王鴻舉,王市長拿著提琴和他親切地交談起來。他告訴王市長:“您是第一個觸摸三圓琴的嘉賓?!蓖跏虚L開心地笑了。
“它果然很爭氣?!焙蜗θ鹦χf。接下來“何氏三圓琴”不但通過了四川音樂學院的初評鑒定,并被納入學院研究課題?!案黄鹪u比的都是高檔名琴,沒想到這么順利就通過了?!?0年的心血沒有白費,何夕瑞很欣慰。四川音樂學院院長敖昌群說:“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提琴,也是人類的第二只琴?!?/p>
殊不知從傳統(tǒng)的提琴到“何氏三圓琴”,中間相隔了近400年。傳統(tǒng)提琴作為西洋樂器中的“皇后”,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非常完美。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木匠究竟是怎么和提琴扯上關(guān)系的?談起研制“三圓琴”的初衷,何夕瑞爽朗地笑道:“其實就是要填補中國民族樂器無低音的空白。”
說著他拿出兩只小提琴對比,三圓琴造型優(yōu)美,線條流暢,琴頭做成了如意的樣子,琴身由上大下小各三個圓弧構(gòu)成,這就是名字的由來。而音孔則是蝙蝠型,琴頸處也有變化,做成了凹型。這些都不同于傳統(tǒng)小提琴,可以明顯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古風。整個造型好似“細頸、削肩、豐乳、瘦腰、肥臀”,何夕瑞侃侃而談,“如果把傳統(tǒng)小提琴比作妙齡少女,‘何氏三圓琴’則是風韻少婦。”
看起來好像很自然,實際上三圓琴的外觀定位一直都是難點?!白铋_始中國研制出的民樂低音樂器‘革胡’,它的音色雖然不太靠譜,卻勉強使用了許多年,后來還是改用西樂的提琴。很多人也嘗試做了其他的造型,版本有十幾種,結(jié)果都不理想。還是前幾年我在修房子時偶然有了靈感,讓我確定了它的外觀造型。”
何夕瑞說,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我們不能改變傳統(tǒng)的演奏習慣,又必須符合中國人的傳統(tǒng)文化和欣賞習慣,它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它是小提琴家族里面派生出來的,具有東方色彩適宜東方人性格和演奏習慣的琴。
克萊默說:“音色太美了?!?/p>
“何氏三圓琴”的問世立即得到了業(yè)界的普遍好評。
2007年11月7日,何夕瑞參加了被譽為“世界小提琴演奏大師中的大師”的克萊默在北京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巳R默的怪脾氣圈內(nèi)人都知道,只給所有記者20分鐘的時間。
答記者問很快就結(jié)束了,在準備離開會場時,何夕瑞征得經(jīng)紀人同意,請克萊默看一下中國人自己的提琴。疲憊的克萊默突然有了興趣,接過提琴調(diào)整弓毛,認真地從每一根琴弦的低把位到高把位拉奏了一遍,而且在低音區(qū)的高把位處使勁地來了兩弓。琴沒有“趴下”,承受住了大師的兩弓下馬威。
演奏完一曲后,他說:“非常好演奏,音色太美了?!狈g告訴他“這是中國的美女楊貴妃”,大師幽默地說:“真像維納斯?!?/p>
得到大師的稱贊,何夕瑞一下就成了焦點。第二天,何夕瑞又把三圓琴分別拿給著名小提琴家、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柴亮與資深大提琴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宗柏品評,兩人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柴亮最感興趣的是腮托,因為傳統(tǒng)的腮托只有一個托墊,而三圓琴卻做成了兩個。他對何夕瑞說:“這種腮托的創(chuàng)造完全是替拉琴者著想,非常舒適、好用,我要給自己和學生購一批?!蓖瑫r又建議能否把低音再做濃厚一點,因為需要經(jīng)常獨奏。
這也是三圓琴在音色上的一大特點。何夕瑞把側(cè)板做成一邊厚一邊薄,“就是將高音做薄,低音做厚。使高音更集中,更加清澈透明,增大了低音的共鳴,更加渾厚有力?!?/p>
對于新事物和改革者,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免不了反對意見。何夕瑞說,我必須按這個方向走,哪怕是走錯了,也是給人們提供了經(jīng)驗,證明了這條路走不通。
往事并不如煙
2003年9月的一天,何夕瑞接到了四川音樂學院管弦系提琴制作專業(yè)教授的聘書。那一天剛好是他母親從四川音樂學院畢業(yè)整整60年。
“何夕瑞只是個木匠,初中都沒畢業(yè)!當時有教授質(zhì)疑?!彼拇ㄒ魳穼W院黨委工作部一負責人說,“但大多數(shù)人認為,何夕瑞在制琴領(lǐng)域已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學科體系,完全能勝任教學。”
“他不僅制琴,還研究制琴學、木材學等,他寫了10余篇頗有影響的關(guān)于制琴的學術(shù)論文?!惫芟蚁抵魅卫铋_祥說?!安皇悄窘?,是夠資格的教授!”聽過何夕瑞講課的學生都有這樣的感慨。
談到自己的成功秘訣,何夕瑞直言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斷地學習各種跨學科知識?!焙蜗θ鸪錾碛跁汩T第。12歲時隨被打為右派的父母輟學下鄉(xiāng)。16歲他開始跟著師傅學做木匠,因為頭腦靈光很快學得一手打農(nóng)具的好手藝,然后又打家具,慢慢在鄉(xiāng)下出了名,人稱“何大木匠”。
1965年,20歲的何夕瑞因為手藝好進入榮昌縣一家機械廠,從事模具制作。愛好廣泛的他和同事一起搞起了宣傳隊。一次廠里文藝演出缺一把大胡琴,看大家著急,何夕瑞便琢磨著做了一把。他找來鼓皮、木料、蠶絲鼓搗了幾天,終于做成了。大家都十分震驚,而這把“依葫蘆畫瓢”做成的大胡琴,在文藝演出中竟“一炮打響”。
之后他又試制出二胡、板胡,也取得了成功,受到了用戶的好評。但他并不滿足,竟不知天高地厚,想親手制作出素有“樂器皇后”之稱的小提琴。他苦心琢磨,看圖片找資料,終于硬是給做出來一把。拿著琴滿懷信心趕到成都四川音樂學院教授家里請教,結(jié)果教授說,這叫提琴嗎?聲音就像板胡……教授的話猶如一盆冷水澆醒了何夕瑞。他知道自己要做提琴知識還遠遠不夠。從此,他一邊制琴,一邊勤奮自學相關(guān)知識。
另辟蹊徑
盡管進步很快,但制琴之路并不平坦。20多年前,那時正是何夕瑞搞樂改一籌莫展的時候,“就像走在迷宮里,走不進去也走不出來。”直到有一天父親對何夕瑞說,雖然我不懂樂器,但你這樣做是不行的。不要老是在物理學中打轉(zhuǎn),你應該回到生物學,特別是微生物里找出路。
父親的話猶如醍醐灌頂,讓他恍然大悟。這樣的發(fā)現(xiàn)不但帶給他打開迷宮之門的鑰匙,也為他日后形成自己的“生物熟化學”制琴理論奠定了方向。這也是何夕瑞現(xiàn)在研究的新課題:“利用生物熟化降解木材在生長過程中的內(nèi)應力”。對外行來說,只題目就叫人頭暈了。“要做一把好琴,選材是非常重要的。提琴的背板、側(cè)板用的是楓木,面板是云杉。意大利人為什么成功?也許是他們在無意識里就運用了科學的方法。”
何夕瑞不喝酒,但為了研究“生物熟化學”,他到很多酒廠去考察釀酒過程中微生物發(fā)酵的原理作用。最終的目的是要找到最適合做提琴的材料和方法。為了找樹種,他幾乎跑遍了從北緯24°到45°的森林?!稗D(zhuǎn)山時的故事更多了”,何夕瑞爽朗地笑道,在西藏遇到了狼群,在緬甸碰到過大棕熊,幾次都與死神擦身而過??审@險之外更多的是收獲。
材料選好了,做提琴還需要經(jīng)過自然干燥、人工干燥,然后再是挖板、做音孔、做側(cè)板、刻琴頭等零部件制作,上漆、反復調(diào)音等主要工序。何夕瑞介紹說,算起來總共有100多道工序。做一只普通的琴需要3個月,好一點的要一年以上,頂級的要3~5年。
隨著歲月的沉淀,一直靠手藝吃飯的“何大木匠”成為了手藝精湛的制琴大師?!昂问咸崆佟钡膬r格也水漲船高,從開始的幾百元到如今的上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當何夕瑞回憶起少年時的奢望只是“每頓能夠吃飽白米飯,一家人能夠有一個果園,有一輛手扶拖拉機開著進城就已經(jīng)非常風光了!”有誰會想到人生竟是如此的神奇?
還有什么事情做不出來?
然而,又有兩件事讓人們把目光再次聚焦在何夕瑞身上。
2004年4月16日,何夕瑞又被西南交通大學藝術(shù)與傳播學院聘為兼職教授。起因是他自己設計建造了一座房子。修房子沒什么大不了。關(guān)鍵是這座房子太不一樣了。首先是大,上下五層共有1000多平方米,簡直就是一座大別墅;其次是房子是典型的巴洛克風格,從外觀到內(nèi)飾,從窗子到柱子儼然一座大洋樓;而且是嚴格按照聲學原理設計的,每根欄桿的花紋都考慮過聲音的傳播,每塊地板撬下來都能做把上好的小提琴。
很多人不解地問,你家兩個人住這么大的房子,用得著嗎?何夕瑞“呵呵”一笑,房子不是給我修的,是給琴修的。我自己住哪用這么大?
西南交通大學藝術(shù)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參觀了這座房子后說:“那是老何夢想的一個結(jié)晶,憑這座房子,他就有資格開建筑學講座?!?/p>
而何夕瑞的另一個夢想也以一種破天荒的姿態(tài)投下一聲響雷?!白銮僮隽藥资?,從未看見過先圣的雕像。”何夕瑞不無遺憾。他口中的先圣就是小提琴制作的祖師爺阿瑪?shù)?、瓜奈里和斯特拉底瓦利。世界上所有的演奏大師都以擁有他們制作的琴為榮,所有的制琴師都以他們?yōu)榕枷?。可世界上竟然沒有他們的塑像。何夕瑞心中一直有著強烈地為先圣塑像的愿望。到了四川音樂學院,他忙活了起來。
但對于一個從沒系統(tǒng)學過美術(shù)的人來說,難度可想而知。沒有照片,也沒有樣本,他們到底長什么樣?只有到處查資料,他閱讀了大量15~18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獻,綜合各種資料加上自己的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經(jīng)過反復的琢磨修改,終于把三尊雕像塑好了。何夕瑞把作品拍了照,拿去給四川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李開祥看,當時就讓他大吃一驚:“這正是我心中的瓜奈里、斯特拉底瓦利、阿瑪?shù)?。?/p>
“何木匠”雕塑三圣的消息轟動了業(yè)界。但有人不相信這是出自一位木匠之手。四川音樂學院的領(lǐng)導還專程到榮昌“驗明正身”。他們看后決定,將這三件作品放置在川音校園里。事后想來,何夕瑞也覺得自己有點瘋狂。
在外人眼中的何夕瑞已經(jīng)功成名就,可以享受了。但他不覺得。他說,做琴幾十年,現(xiàn)在才把琴搞懂。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能夠經(jīng)得住時間的考驗,還有很多事要做。
何夕瑞曾經(jīng)買了一本講比爾·蓋茨的書。書里說“成功只有三點:第一,選擇正確的事情;第二,把事做正確;第三,立即去做?!彼唤市氏嘞?,“我完全是跟你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