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誰是評價的主體,是綜合實踐教學活動值得關注的問題。以往教師是評價者,是絕對的權威,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評價?,F(xiàn)在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評價的主體發(fā)生了變化,我們鼓勵學生學會自我評價,使他們在認識別人的品質時,就開始形成對自己的評價能力。
一、指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學生學習評價就像小孩子學走路一樣,我們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學生進行評價的初期,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準備一些具體而詳細的評價表,給學生一個準確的認知范圍,讓學生明確評價的標準。在這種表格的幫助下學生可以有一個詳細而具體的認知,熟悉一段時間后還可以指導學生自行設計評價表格,讓學生逐步走向成熟。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評價能力,教師也可以在班級的墻壁上貼一張 “實話實說”宣傳板。宣傳版上可以放一張學生的照片,照片下面是留言臺,那里面記錄著學生在活動中的真實感受,旁邊有數(shù)顆獎勵星,可以獎勵自己。如一個學生在留言臺寫道:“這次活動我給自己打了滿分,雖然同學們說我做的中國結不好看,但是我比哪一次都認真,我的手被扎了五六次,可是我沒有對任何人說,而且還幫助其他同學買繩子。同學們,你們認為我怎樣?歡迎大家告訴我?!?/p>
第二階段要讓學生們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要敢于讓孩子摔跤。這一階段我們不要怕學生說不好,哪怕他說不到點子上也要給予鼓勵。聽學生說的目的是為要了解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的表達能力,了解學生對“評價”這一定義的理解程度。
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只能說出好與不好,說明他還沒有真正地參與到評價活動中來,教師可以適時地問一句:“如果你認為好,能說說好在什么地方嗎”,“如果你認為不好,能說說不好的原因嗎”,“如果你說出了好與不好的原因,那被評價的同學就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感謝你的”。在這些問句的基礎上再繼續(xù)聽學生的表達,聽他們的改變。在課堂上還有很多學生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怕說錯,怕被別人笑話。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幫助他們勇于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在課堂上,在活動中,只要學生參與了活動,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評價語言,用真情、飽含激勵的評價語言鼓勵學生,讓他也敢于評價別人。
第三階段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是最關鍵的一步,學生參與課堂評價是學生認知層次的提高、自我意識的提高。讓學生掌握評價的語式,引導學生參與評價,是為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提供相互溝通和交流的機會。如果學生只會使用“好、對、錯了”等簡單的詞匯進行評價,就不利于促進學生的思考,更不利于引導評價的深入。所以教師要把評價的標準和評價的語式“看法+原因”滲透給學生,這樣可以使學生有一把衡量的尺子,講清自己的看法,呈現(xiàn)清晰的思維過程。
例如,一位教師在講授《報紙》活動主題時,在兩個班級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第一個班級,學生在評價時教師沒有做任何的指導,學生評價的內(nèi)容大多是關于顏色不漂亮、字跡不工整、圖片剪貼得不認真等。十幾分鐘的評價下來,學生知道的不過是做的時候再認真些就沒人挑毛病了。第二個班級,教師進行有效的指導。同學們在評價的時候不僅有了一定的針對性,還可以從報紙內(nèi)容是否豐富、層次是否清晰、消息是否準確等方面來考慮,不但可以說明自己的看法和原因,還能從其他同學的評價中取長補短。通過這一次評價,學生們不僅了解了評價的方向,知道了辦好報紙的要求,明確了自身存在的問題,還清楚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從這兩個案例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評價的能力是一點一滴積累出來的,教師要隨時和學生交流,隨時指導,要讓學生明確:評價的語言應該簡明、準確,讓其他同學聽得真切、明白;評價的語言應該充滿情感、充滿鼓勵,讓被評價的人充滿信心、樂于接受;評價的語言應該富于變化,可以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讓同學們喜歡聽;評價人要真實、虛心,要能夠從別人的身上挖掘出自身沒有的優(yōu)點。
二、指導學生開展有效的小組評價
這里的小組評價區(qū)別于同伴評價。小組評價體現(xiàn)整體意識和榮譽感,而同伴評價是“一對一”地進行評價,強調學生對別人的正確理解和認識。
心理學告訴我們,只有在他人的評價中,才能不斷調整自我的評價。開始,學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別人,對別人給自己的評價也沒有正確的認識,有時在評議中甚至發(fā)生爭議和沖突。有的教師在活動中設計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我想對你說”,教師要求學生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說給其他同學聽。開始的時候可能學生的表現(xiàn)會讓你失望,他們不是相互虛偽地吹捧,就是相互攻擊。但是當我們深入了解到同學們的想法時,我們就要引導學生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和他人,讓學生認識到我們評價的是事情而不是對人的評價,在這里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正義感和求實的態(tài)度。
如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我為家鄉(xiāng)做名片》的活動匯報中,有位同學的任務是采訪一位生活在家鄉(xiāng)30多年的老人。他聯(lián)系了一位我校退休的老校長,正準備行動時,這位同學卻生病了。這下他以為這個采訪任務一定被耽誤了。結果,同組的同學將他的采訪計劃整理后,如約采訪了老校長,了解了許多關于家鄉(xiāng)過去的教育情況,還做了采訪錄音。通過這件事,這位同學在小組評價中寫到:你做的采訪記錄我都認真地看了。我覺得你比我做得好,謝謝你能幫助我完成采訪任務,你是我最好的合作伙伴。
在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時,教師還要指導學生評價的方法和要領。通過這種客觀的評議,學生體會到什么是真誠,懂得了贊美與欣賞別人,學會了寬容。
如:“某某同學我想對你說你表演得非常好,我要向你學習”?!澳衬惩瑢W我想對你說你準備得太不充分了,就用鉛筆簡單地畫了一下,我建議你用水彩筆描一下會更好?!边@種評價,簡便、直接、有效、易懂,雖然是來自生活,也無法記載,但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評價工作時,應納入新的評價理念,以學生發(fā)展為目的,遵循評價的整體性、多元性、主體性原則,力求客觀現(xiàn)實地反映學生在活動中的真實表現(xiàn),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學生主體作用,促進學生能力培養(yǎng)和自信心的逐步樹立與增強,使綜合實踐活動成為學生所喜愛的一種無負擔、無壓力、于無形中得到發(fā)展的教育活動。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教育研究院哈爾濱市延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