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私人檔案作為一種私有財產應在平等保護之列。現階段我國對私人檔案所有權的保護存在著不少問題,亟待改善。
關鍵詞:私人檔案 所有權平等保護
1 檔案所有權的平等保護原則
所謂平等保護原則即指所有權主體在法律地位上平等,其享有的所有權和其他物權在受到侵害以后,應受到平等保護。對檔案所有權的平等保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1.1 檔案所有權主體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應受到國家法律的同等尊重。就私人檔案與其他所有權檔案而言,此種平等主要體現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私人檔案所有權主體與其他各種檔案所有權主體應當處在平等的地位,任何一方不得享有優(yōu)越于另外一方的權利。例如。在國家因公共利益或其他需要而向私人檔案所有人征收其保存的檔案時,盡管當事人一方為代表國家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另一方為法人或公民,但雙方的地位必須是平等的。另一方面,私人檔案所有人在行使權力時,應當和其他財產所有人一樣平等遵循相同的規(guī)則,例如要遵守誠信原則,不得損害他人原則。當行使所有權與其他所有權發(fā)生沖突的時候,針對各個主體都應適用平等的規(guī)則解決。
1.2 檔案所有權主體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各種權利包括占有、使用、受益、處分等而不受干預。事實上。所有權是一種私權,它具有獨立性和排他性。這里強調合法權益的不受干預,實則強調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之間應協調,假公益之名,行剝奪私益之實者,尤應排除。
1.3 平等的保護所有權,使其不受侵害。平等保護的實質在于國家法律保護任何一種所有權不受到侵犯,當所有權受到侵犯時國家法律應一視同仁給予排除。就私人檔案所有權而言。一方面,在其遭受侵害以后,都可以平等地享有物權請求權、侵權請求權以及其他請求權。通過行使此種權利,從而使自己遭受侵害的財產得到恢復、遭受侵害的權利得到補救、遭受妨害的現狀得以排除。另一方面,與其他各個權利人相對照,無論在保護的范圍還是保護的力度上,都應當是一致的。不能說侵害了公有財產就要多賠,而侵害了私人財產就要少賠甚至不賠。
2 私人檔案所有權的特殊性
2.1 私人檔案所有權比其他所有權檔案更具有易侵犯性。與國有檔案相比較,私人檔案對應的所有權主體更具多樣性。如個人、家庭(家族)或者私營機構等,這些主體由于本身的“私有”屬性,不能像國有檔案那樣有相對統(tǒng)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標準,他們在對所歸屬的檔案的處置上更具隨意性,、這種隨意性造成這樣一種狀況——大多數私人檔案所有權人對其所有權在自我保護上的忽視和在具體行使上的缺位。這種自身的缺陷使得私人檔案所有權人處于極大的不安全境地,所有權遭遇侵犯時有發(fā)生,甚至還帶有隱蔽性。
私人檔案管理體制本身的缺陷是私人檔案所有權易受到侵犯的重要因素?!霸跈n案界,對于檔案所有權的認識,談論比較多的是國有檔案。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作為國家在檔案事業(yè)領域的職能主管部門,執(zhí)法的重點無疑在國有檔案的保護方面。立法者的思想也有意向作為重要公共資源的國有檔案傾斜?!稒n案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一、二、三項也限定在“利用檔案館的檔案”的范圍。”…這種管理和立法上的偏差,必然會造成執(zhí)法上對私人檔案所有權保護的忽視。事實上,正是由于此種忽視,我國大量珍貴的私人檔案遭受破壞,大量流失。
2.2 私人檔案所有權人不能自由處分歸其所有的檔案。理論上,私人檔案所有權的各項權能是完整的,并且每一項都有相對獨立性,檔案所有權人可以將其一項或幾項權能分離出去,由非所有人享有,而檔案所有人并不喪失對檔案的所有權。但由于私人檔案信息價值的社會性與信息內容的私密性——即私有性與共有性并存,使得不能視為可由權利人自由處分的私有財產而必須有國家介入管理,私人檔案所有權的行使必須擔負起完成社會功能的義務。
3 遵循平等保護原則的意義
3.1 平等保護原則有利于強化對私人檔案的保護,促進國家檔案財富的增長。平等保護原則不僅要求強調對國有檔案的保護,而且也要求把私人檔案所有權的保護置于相同重要的位置。檔案財富乃蕓蕓眾生所創(chuàng)造,國有檔案是也,私人檔案亦然。且充分釋放個人的創(chuàng)造潛力,實為我國檔案事業(yè)得以前進的基礎力量。孟子云“有恒產者有恒心”,如果缺乏對私人檔案所有權平等而充分的保護,則人們對其權利的實現和利益的享有都將是不確定的,從而也就不會形成所謂的“恒產”,也很難使人們產生保管檔案的信心。雖然國有檔案所有權和私人檔案所有權在主體、客體等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但這并不能成為將公有財產權與私有財產權在法律地位、保護方式等方面區(qū)別對待的理由,只有對各類檔案財產實行平等保護,才能充分地鼓勵人民創(chuàng)造財富,實現檔案財富的增長。
3.2 平等保護原則充分反映了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也是構建市場經濟秩序的基礎。隨著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yè)制度進程的不斷加快,各種非國有組織大量出現,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共同發(fā)展,檔案所有權的存在形式也會發(fā)生相應變化,如果對這些私有財產不予以平等保護,將不僅極大損害公民創(chuàng)造財富的積極性、嚴重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而且也不利于鞏固改革開放的成果,
3.3 平等保護原則也體現了現代法治的基本精神,也有助于建設社會主義的法治文明?,F代法治以貫徹平等原則為特征,而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也必然要求其享有的財產權受到平等保護。平等地保護每一類財產權,這就尊重了個人人格的平等,尊重了個人基本的人權。它不僅有利于構建市場經濟的基礎,而且有利于消除等級特權思想,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明。
4 從立法上,確立對私人檔案所有權的平等保護
目前,我們的法律對私人檔案所有權的保護還遠遠不夠。筆者認為在立法上應有以下改進:
4.1 從宏觀層面上,加強對私人所有權的憲法保護、民法保護,為私人檔案所有權保護提供法律基礎。市場經濟在某種意義上是權利經濟,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理應對包括私人檔案在內的私人財產所有權給予最根本保障。最新修訂的憲法在對私有財產所有權的保護上有很大提高,但仍然不夠。與此同時,對所有權保護尤其是私人所有權的保護是整個所有權制度和民法的中心任務,民法應為保護私人所有權建立起一個完整而周密的機制,完善私人所有權受到侵害后的救濟制度,對私人所有權實行全面的、平等的保護;具體到解決檔案所有權歸屬問題也應與解決其他財產所有權一樣,依靠民法手段。
4.2構建相對獨立的法律體系。制定專門法規(guī),保證對私人檔案所有權規(guī)范管理。一個比較完整的法律規(guī)范,應包括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和地方性立法等多種形式。我國《檔案法》對私人檔案管理已有闡述,但作為檔案法規(guī)系統(tǒng)的根本大法《檔案法》及其《檔案法實施辦法》,對私人檔案管理更多的是宏觀層面的表述,充其量只能算是給私人檔案管理與研究提供法律依據。因此,筆者主張從維護法律穩(wěn)定性出發(fā),先由地方立法,再由相關部門據此制定具體規(guī)范。
首先,完善現有私人檔案相關法律法規(guī)。一是明確私人檔案的概念和范圍。我國《檔案法》和《檔案法實施辦法》未明確使用國際檔案界“私人檔案”的提法且未對其范圍作明確界定,只提出了“個人所有的檔案”。在筆者看來,我國使用的“個人所有的檔案”容易讓人理解為“個人檔案”。而“個人檔案”與“私人檔案”確有區(qū)別?!皞€人”或者說“自然人”在法律上指的是“基于自然出生而享有生命的人”,所以,嚴格意義上,“個人所有的檔案”指的僅是自然人所有的檔案。而《檔案法實施辦法》條文釋義對個人所有的檔案的解釋是“私人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以及公民個人在私人事務活動(包括非職務研究和創(chuàng)作)中所形成的和通過合法繼承、贈送或者在《檔案法》公布實施前向社會收集和有償征購等方式獲得的檔案”。這就有文不對題之嫌。對此,我們的法律法規(guī)首要的任務是明確私人檔案的概念,這其中包括名稱的確定以及范圍的劃分。二是完善私人檔案代管制度。明確強調代管的主體、標準、法律程序以及復議或提起訴訟的方法、程序等具體內容。
其次,制定私人檔案單行管理條例,明確私人檔案保護的手段、方式和措施。國外對私人檔案保護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如通過個人申報——國家登記——國家編目——政府實施監(jiān)管的系列手段對私人檔案進行優(yōu)化管理,或將私人檔案管理視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通過建立權益保障機制、監(jiān)控機制、市場機制、協調機制、心理引導機制等五方面來實現等。就我國目前的狀況,包括對私人檔案登記、鑒定、銷毀以及開發(fā)利用中的法律保護等都需要有專門的管理條例來作出詳細規(guī)定。
第三,建立私人檔案價值評估機制。這主要是針對國家對私人檔案收購、征收而言。一般來說,我國對私人檔案在國內的出賣基本上持寬容態(tài)度,但須得到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批準。同時。國家對這些具有價值的私人檔案具有優(yōu)先購買權,國家可以征收、購買,關鍵的問題在于國家在行使批準、征收、購買等職能的過程當中應遵循怎樣的原則,需要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制定評估規(guī)則。
由于長期以來公有制經濟壟斷一切,我國所有權觀念一直非常薄弱,私人所有權更存在社會化的傾向。然而隨著社會對私有財產的重視,私人檔案作為一種私有財產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能否明確其所有權的規(guī)則及范圍,能否采取有效的手段保護其所有權不受侵犯,其意義已經不僅僅在于是否有利于對私人檔案進行科學的管理,更在于是否能夠對構建社會文明和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發(fā)揮其實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