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回流重要名家精品——佳構(gòu)云集
“瑰寶堂藏畫——日本回流重要名家精品”為藏家專場,所推作品均源于日本一商社舊藏,經(jīng)多方不斷努力,終規(guī)模齊整地回歸祖國。本場作品頗為精湛,許多畫面未曾發(fā)現(xiàn)過,令人驚喜,作者包括徐悲鴻、張大干、吳昌碩、齊白石、李可染、王雪濤、王一亭、黃賓鴻、劉海粟、高劍復(fù)、黃君璧、謝稚柳、陳世增、關(guān)山月等。
徐悲鴻倡導(dǎo)師法自然,真實描繪人,但他的作品卻很少直接表現(xiàn)現(xiàn)實人生,在創(chuàng)作中,他講究“寄托高深,喻意象外”,多以動物、花鳥喻意,或借古代的傳說、古人的事跡以興寄和影射。
本場最為搶眼的是徐悲鴻在1932年所作《獨立》,此圖畫幅較大,僅繪一只雄鷹立于蒼松之上,轉(zhuǎn)頸眺望畫外,碩大的身軀給人以強烈的震撼。筆墨、敷色墨韻色潤,富于層次、力度和節(jié)奏感。畫家以深墨干筆皴點出老鷹翎毛的結(jié)構(gòu)大要,再以闊筆畫出正羽和尾羽,落筆沉著有力,層次分明。在墨未干之際,迅速以淡墨和赭石罩染,并以濃墨點出羽翼,使之質(zhì)感增強。最后以焦墨勾喙和點睛,更覺雄鷹神態(tài)炯炯。鷹爪勾勒挺勁堅實,如鐵鉤一般緊握虬龍盤曲如鐵鑄的松枝,松葉似鋼針,使蒼鷹的造型高大完整,氣宇軒昂。作品意境深遠,結(jié)合背景,即可體會到作者希望祖國獨立強盛的時代意識和他激昂的愛國熱情。
一般人認為雞與“吉”同音,畫雞便是寓“大吉”。其實,在傳統(tǒng)文人心中,雞有五德,即“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時,信也。”故“揚州八怪”之一李鮮便喜畫雞來勸勉為官者應(yīng)“五德益修”,才能稱人心愿。
齊白石的《七雄圖》,畫七只于田野中覓食的雄雞,或低頭啄食,或相互對視。全畫用筆雄肆勁健,色墨淋漓,尤其是長長的尾羽,出筆爽利,力透紙背,最顯功力。
張大千早期人物畫受清初畫家張大風的影響,后廣泛吸收唐宋元明清各家技法,尤其受到敦煌壁畫的影響,形成多種風格。
本場力推其早年人物畫精品《人物》,是圖背景不著一筆,僅以白描法繪一位肩背寶劍、腰掛葫蘆的行方郎中,手托一枚丹藥,低頭沉吟。人物面部刻畫生動傳神,衣紋流暢簡勁,敷色清淡,風神飄逸,宛若仙人。畫家本人只落名款,上有溥心畬題詩。張大干和溥心畬民國時期同時馳名畫壇,有“南張北溥”之譽,此幅張溥二人詩畫唱酬,誠為難得。
“華玉天寶紫東堂藏玉”——聚精匯珍
“華玉天寶”玉器專場是經(jīng)翰海與紫東堂合力虔心籌劃而成,其大部分作品曾于2005年12月在臺北觀想藝術(shù)中心展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本場精選約80件拍品,以擺件為主,兼具佩飾、文房器,種類涵蓋廣泛,檔次齊整,總估價約2700萬人民幣。眾多乾隆工美玉為本場主角?!坝竦耖L頸盤龍瓶”、“白玉雕繩紋香熏”、“玉雕龍首爵杯”、“白玉雕九如香爐”都為個中珍品。
“清乾隆玉雕長頸盤龍瓶”高21厘米,頸高挑、肩挺拔,腹圓襯,底收束。器型端雅秀麗,給人一種氣宇軒昂的非凡韻味。飛龍盤繞瓶頸,追逐龍珠,顯現(xiàn)蒼勁矯捷的氣勢,瓶身以素面表現(xiàn),更顯其典雅大方。對此種造型,乾隆御制詩中比喻其為“戒奢”、“守土”象征,具有規(guī)諫進德的作用。本件龍瓶即為同類中難得一見之珍品。
“清乾隆白玉雕九如香爐”,質(zhì)地純凈、細膩白潤,觀之晶瑩剔透。爐口成盤狀,爐足呈乳丁式,予人穩(wěn)若泰山、堅如磐石之感,全器僅在雙耳及蓋頂處琢靈芝九朵,使器物素雅、玉質(zhì)卓越得以充分體現(xiàn)。靈芝亦為如意,九為至尊之數(shù)?!熬湃纭敝饧丛诖恕9湃顺R浴疤毂>湃纭睘樽m炛?。
本器做工極為考究,鏤空內(nèi)緣處亦打磨平整光滑。靈芝的制作及整體表現(xiàn),均顯示出濃郁乾隆風格,原配梓檀木座精湛華麗,更是典型宮廷造辦處工藝,實為乾隆時期工質(zhì)俱佳之宮廷珍品。這些良工美玉品相完好、玉質(zhì)上乘,堪稱讓人無可挑剔之精品。
拈花微笑——金銅佛像專場
金銅佛像專場推出138件佛像精品,以藏傳佛教造像為主。其中一件13世紀黃銅錯銀錯紅銅嵌寶石佛本生故事像,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美感和學術(shù)性。此造像高31厘米,主題為釋加牟尼生平故事,造像中人物與故事情節(jié)繁復(fù)。主尊釋迦牟尼像,通體泥金,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蓮花座上;左右各有菩薩,側(cè)立蓮花臺座;背后是大蓮瓣形背光,上雕釋迦牟尼生平故事,及摩羯魚、怪獸、金翅鳥等六拿具。造像主題突顯、制作精美,十分罕見。
高古佛像亦為翰海佛像專拍的一大看點。此次推出的一尊9世紀斯瓦特式蓮花手觀音坐像,以其年代久遠、品相完好且鮮見于世堪稱世界館藏級高古佛像精品。
蓮花手觀音坐像高23厘米,整體安定凝重,包含內(nèi)容豐富,身軀凸顯,造型飽滿,姿態(tài)生動傳神。手法簡練,注重遠觀效果,立體感很強,細部刻化恰到好處,具有很強的雕塑性和藝術(shù)性。造像仍保留著原配光背,此項尤為可貴。
斯瓦特式佛像指斯瓦特地區(qū)制作的佛像,傳世多為7~9世紀之作。造像制作古樸,獨具特色,藝術(shù)性極高,存世量稀少,在世界佛教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極具收藏價值。
金銅佛像專場還將推出大量漢藏風格造像。這批佛像來源可靠,保存完好,藝術(shù)價值極高,將會是此場亮點。此外,那些市場表現(xiàn)良好,備受藏家關(guān)注的明清宮廷造像也有上拍,包括數(shù)件永宣造像和六品佛樓造像。如乾隆朝六品佛樓中“德行根本品”的尊勝天母造像即是此次拍賣中值得關(guān)注拍品。
寄閑樓雅玩——精美奇巧
寄閑樓雅玩為藏家專場,拍品在百件左右,絕大多數(shù)為文房清供,精美奇巧,意蘊淳厚。雅玩包含“明早期剔紅花卉靈芝盤”、“明晚期犀角雕春風得意圖杯”、“清乾隆 白玉滿文扳指”、“清/民國 田黃獸鈕方章(二方)”等精品。
“明晚期犀角雕春風得意圖杯”,杯為爵式,闊口外侈,鼓腹束腰,下配烏木座。材質(zhì)上佳,色呈琥珀,內(nèi)壁薄地浮雕蒼龍教子圖并卷云紋,螭龍造形矯健靈動,為嘉靖、萬歷時期的典型風格;卷云紋流暢連綿不絕;過墻與外壁渾然一體;構(gòu)圖取自唐代詩人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揚州花”為創(chuàng)作立意,寫盡江南春色、官運亨通的喜悅景象。器工藝精湛、構(gòu)思絕妙,畫面光彩耀眼、生動多姿,實屬難得珍品。
“明早期剔紅花卉靈芝盤”,盤以紅漆為地,豎刀深刻,漆層豐厚。運刀自如流暢,所刻君子蘭,花葉飽滿圓潤,枝態(tài)柔美,極為雅致。外壁刻靈芝紋,故稱花卉靈芝盤,此盤為明代時期作品,題材鮮見,為我國古典工藝之精品。
“宋一明玉仿靈璧石山子”,仿模靈璧石,已達亂真境界。仿石玲瓏古樸,惟妙惟肖,石洞罅隙之間妙境天成,配以精雕木座,形制綺麗,整體和諧雅致,純樸精美。靈璧石,因出自安徽靈璧縣得名。乾隆帝曾贊譽其為“天下第一石”。
本場,一對田黃獸鈕方章,石質(zhì)精良,工藝精湛,出自近代雕刻大師陳巨來之手。陳斝,字巨來,其制印工穩(wěn)老當,技藝爐火純青,尤以元朱文為最。當時,全國各大博物館、圖書館都請他刻制元朱文考藏印,當代書畫大家張大千、溥心畬、吳湖帆、葉恭綽、馮超然、張伯駒、謝稚柳等用印,大多出自巨來之手。
古董珍玩——稀世珍品亮相
本季拍賣,瓷器、雜項共推出超過300件拍品,各具特色。
瓷器拍賣依然主打精珍,“清乾隆粉青釉描金鏤空開光粉彩荷蓮?fù)愚D(zhuǎn)心瓶”新奇精巧、極為罕見,為本場拍賣絕對亮點。
此器口外撇,粗頸,溜肩,鼓腹,圈足。以粉青釉為地,器身金彩描繪花紋,有蕉葉、如意云頭、仰覆蓮瓣、寶相花紋等。頸部堆貼四童子為飾,各著金紅、淺綠、淡粉、天藍色衣服。腹部鏤空開光荷蓮紋,并飾以粉彩繪制,內(nèi)膽白釉地粉彩繪采蓮圖。外底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瓶體由內(nèi)瓶、外瓶、底座分別燒制組成。內(nèi)、外瓶套合后放于瓶座,外瓶鏤空,內(nèi)瓶可隨之旋轉(zhuǎn),瓶體上的圖案如走馬燈般可通過外瓶鏤空處看到。器飾蓮花,象征圣潔清正、廉潔清雅。內(nèi)瓶所繪采蓮圖,夏日荷塘,蓮花亭亭玉立,小船穿梭湖上,直叫人恍入瑤池仙境,一派“憶昔熏風起,江南可采蓮”的景象。構(gòu)圖簡潔,卻洋溢瀟灑典雅的筆墨趣味。瓶頸所飾小童天真爛漫,雅趣可愛,寓意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景;四孩童,則象征人生四件喜事。集中體現(xiàn)清代瓷器“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時代特征。“轉(zhuǎn)心瓶”均為乾隆初期督窯官唐英供奉皇帝觀賞的獨出心裁之作,工藝復(fù)雜,燒造難度極大,存世十分稀少。清代文獻記有乾隆八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八年及二十二年,御窯廠曾經(jīng)先后燒造數(shù)件可以旋轉(zhuǎn)的瓷瓶及瓷碗。此器新穎別致,工藝高超,貼花、鏤雕、刻花、彩繪等工藝技法相結(jié)合,令人稱絕,甚為突出 “新奇精巧”的特點,極為罕見。正如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贊嘆:“……至乾隆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至,幾于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