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辭掉在一家酒店做保安的工作,來到了遼寧省文學院學習。結(jié)識的第一份文學雜志就是《滿族文學》。后來,我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就發(fā)表在此刊上,回想起那些美麗的往事,那都是我這輩子最好的時光。
懷著迷惘和憧憬,我只身闖蕩文學的殿堂,不諳世事,更不明白文學到底是什么。文學院有個拜師會,我的指導老師是《滿族文學》的主編張濤老師。這樣,就與《滿族文學》近了關(guān)系??墒峭陡宓倪^程并不順利,一段時間里我對《滿族文學》存在看法,覺得編輯老師不負責任,我的小說投給他們,一點音信都沒有。那時候真的什么都不懂,不知道編輯部每天的稿子很多,而發(fā)表的數(shù)量又有限。那年暑假,突然接到了《滿族文學》雜志,自己的小說《房東》竟然發(fā)表了。驚喜之余,我心里非常慚愧。
每次給雜志社的老師打電話,我都要感謝他們的扶持??墒牵蠋焸儏s這樣告訴我:只要寫得好,我們不用,其他的刊物也會用??墒墙?jīng)歷了那么多次石沉入海的投稿,我知道《滿族文學》在扶持文學作者方面是竭盡全力的,是充滿熱忱的。整理我發(fā)表過的稿子,在《滿族文學》上發(fā)表的小說是最多的。那些日子里,我的小說一直不能得到更多刊物的認可。而《滿族文學》卻一直鼓勵我。
2003年的3月。生活上走投無路的我再次去建筑隊打工。在那里,我寫成了短篇小說《小老板陳士力》,那篇小說不是我寫得最好的,卻對我有著特殊的意義。三天的雨休,我趴在漏雨的工棚里寫啊寫,一筆一劃地把小說寫完了。改一遍,抄一遍,頂著雨去郵局寄了出去。很快就得到了回復,《滿族文學》再次發(fā)表了這篇小說。我愛人給我打電話說了好消息,她由此看到了我的希望。她說:你回來吧,咱不做民工了,有承認你才華的地方和人啊!
如果沒有《滿族文學》的支持,我的小說不會連續(xù)發(fā)表,不能連續(xù)發(fā)表,我的愛人就不會看到我的“能耐”而義無反顧地去支持我。在那樣的艱難境地里,如果沒有人支持我,我懷疑我是否能將文學的夢想進行到底。從打工的盤錦返回朝陽,因,為是“非典”時期,我不能返回村莊。那樣的話,孩子將被停課三周,我也將被隔離觀察。我愛人從村子里偷著出來。在我們鄉(xiāng)里找了間房子租了下來。住下的當晚就下雨了,屋子里漏雨根本沒有辦法睡覺。只好起來,讀我發(fā)表的小說。第二天晚上,我和愛人趁著村口值班人員的不注意,悄悄潛回村莊,看一眼熟睡的兒子,背上我的電腦再次出了村子。就這樣,我開始了自己的自由撰稿歲月。
那年的冬天很冷,租住的房子是廂房,整天見不著陽光。屋子里又很狹窄,我在地下寫作很遭罪。我愛人就去商店要來很多紙殼子鋪在腳下,想隔離寒冷的地氣。盡管如此,冷的感覺還是慢慢爬上了身體,浸遍我的全身,滲入了我的骨髓。而寒夜里陪伴我的是不泯的文學之夢。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為《滿族文學》寫了小說《幸福的火車》。我沒有投給別的刊物,直接給了《滿族文學》。小說很快發(fā)表。并被《小說選刊》轉(zhuǎn)載,收入了當年的多種年度選本。還獲得了第四屆遼寧省文學獎的短篇小說獎。
正是有了《滿族文學》和其他省內(nèi)文學刊物的支持,才使我這個只有初中畢業(yè)的農(nóng)民工變成了省作協(xié)的簽約作家。這些年,我的生活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靠著自由寫作,我在都市里買了樓房,叫孩子在城市的學校學習,接受都市文明的熏陶??墒?,我一直不能忘懷的是那些給我感動和疼痛的日子,那些個美好的時光里,有恩師的教誨和幫助,更有《滿族文學》的一份期望。如今,我慢慢成長起來,參加全國青創(chuàng)會,參加魯迅文學院高級研習班的學習,這些榮譽,我相信《滿族文學》是會為我感到驕傲的!
那些最好的時光,是我寶貴的情愫,失去它們,我的文字將變得黯淡無光。而有了那些時光的映襯,我的生命都會因此而璀璨亮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