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劃過一條長線,有龍在天之姿;歷史,涌起數(shù)番波瀾,有孔明英雄之悲。縱觀歷史風云,笑看風云人物,千古賢相,智慧化身,諸葛孔明也。
回望歷史,我總會看到那段群雄逐鹿、烽煙四起的三國,那個爾虞我詐的三國。就在這樣一個三國里,有一位羽扇綸巾、氣宇軒昂的儒雅之士曾在這段歷史中譜寫了一首豪邁的忠義悲歌。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里,記錄著他“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巧擺八卦”、“智取成都”、“木偶退兵”的傳奇故事,也造就了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足智多謀的“奇人”形象。他的一生為國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盡管他帶著“未能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的夙愿”的遺憾,病逝五丈原,但他的聰明才智,以及他為國家西南地區(qū)的發(fā)展和祖國統(tǒng)一所作出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他的“愚忠”更為世人所稱道。這個臥龍我看到了,世人都看到了,他的謀、他的智,盡現(xiàn)在眼前。
再次在歷史風云里穿梭,我看得越發(fā)清晰。我看到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與自信。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而同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已是謀臣如云,猛將如雨,且孫權(quán)也已雄踞江東。若說他是被劉備感化了,那是片面的。我覺得此舉更多的是因為他的自信與勇敢,還有憂國憂民的那一份心吶!
再看他那一紙《出師表》,滿腹忠心盡顯紙上,他在百官擁戴之時,為報先帝之德,盡管后主無能,他仍為之奔走效勞。再往后看,更有他揮淚斬馬謖的辛酸,為國為忠,他甚至放棄了生死與共的摯交……然而,他的忠,他的義,一切的一切都在他人生的第五十四個寒冬里,在那征伐討賊的途中,結(jié)束了。這一頁歷史甚至沒等得及寫上結(jié)尾,就被翻過去了,留給世人的便剩下那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一次的回望,看到的是一篇血淚史。臥龍的忠義,也在里面了?!吧鸀榕d劉尊漢室,死猶護蜀葬軍山?!?/p>
一紙小書,說不盡孔明的故事;一人之贊,也難成千古佳話。然而,中國歷史上又有幾個人能被對手稱道呢?司馬懿稱其為“天下奇才”;曹操在他草船借箭后,也發(fā)出了由衷的感嘆;就連周瑜雖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妒言,卻也是滿含對他才智的肯定??!他既想當管仲,亦樂為管仲,并自喻可左右江山的臥龍,他有德才、有成功,卻也免不了失敗。當今世人都認為,愚忠于劉室王朝、直至含恨而去,是他最大的失敗,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他的忠是他最大的信仰,我們又何必強人所難,硬道之為“愚”呢?
仰望長空,風云變幻,曾在三國歷史上閃爍的那顆屬于諸葛亮的星星早已隕落,化歸大地,但歷史星空里閃耀過的,總會是今天書頁上閃亮的,這位中國歷代賢相中第一奇人,傳遍古今,無論是才能有如皓月之明、計謀神出鬼沒的他,還是鞠躬盡瘁、可歌可泣的他,都是那個威震四方的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