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用了20多年的“暫住證”,不久的將來,在浙江將被“居住證”所取代。從“暫住證”到“居住證”,其改革意義絕不僅僅在于這一字之差,所改變的也不只是身份。
自2007年11月下旬開始,在浙江嘉興市工作、生活的外來務工人員,都開始陸續(xù)領取新居民居住證,以全面取代沿用已久的暫住證。從2008年1月1日起,嘉興市將在全國率先告別“暫住證”。
從“暫住證”到“居住證”,其改革意義絕不僅僅在于這一字之差。
作為浙江省的試點城市,嘉興的居住證制度改革,將居住證與社會保障、就業(yè)、居住、子女就讀、計劃生育等掛鉤,使持證外來務工人員不需落戶,一樣可以享受一定的嘉興市民待遇和優(yōu)惠政策。比如,有了這張居住證,外來務工者可以享受政府大病救助,可以申請當地的低價住房,如果符合相關條件,子女就學也不用再交借讀費。
讓更多的新居民平等地享受到城市發(fā)展帶來的實惠,是這次改革的核心。嘉興市新居民事務局局長翁勤雄說,從前幾年的“外來打工者”到“新居民”,是一種身份稱呼的改變;而從“暫住證”到“居住證”,則具有實質性的突破意義,它將給嘉興180萬新居民帶來更多的實惠,將吸引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新居民定居嘉興。
“門檻”不同待遇不同
在翁勤雄的辦公室,記者看到了三種不同類型的居住證:紅色的“臨時居住證”、綠色的“居住證”和“專業(yè)員工居住證”。
不同類型的居住證,申領條件不一樣,條件越高所享受的待遇也就越高。
凡是16周歲以上,擬在嘉興居住30天以上的,都需申領臨時居住證。
申領居住證者,必須在嘉興取得臨時居住證或暫住證一年以上;具有初中畢業(yè)以上學歷;自申領之日起,到法定領取基本養(yǎng)老金至少應滿15年。
專業(yè)員工居住證的申領條件相對較高,要求具有中專(含高中)以上學歷,或者具有一技之長,持居住證滿兩年(持暫住證滿3年)。同時,對申領人有無合法的固定住所、穩(wěn)定的生活來源以及是否遵紀守法都有積分考核要求。
翁勤雄介紹說,第一類臨時居住證與以往暫住證的條件基本相同,不論個人條件,只要擬在嘉興居住30天以上,就應當在到達暫住地10天以內辦理。與暫住證不同的是,即使是這本臨時居住證,也附加了部分福利。
桐廬人趙愛武現(xiàn)在拿到的就是這種臨時居住證。往后,他可以享受免費的就業(yè)培訓,和本地居民一樣參加社會保險,免費獲得艾滋病等特定傳染性疾病的檢查和治療,以及在街道和鎮(zhèn)計生服務站享受免費計生服務。但是,他的孩子現(xiàn)在還不能在嘉興免費就讀公立學校。
而開爾噴塑廠的班組長李昭軍,除了享受與趙愛武一樣的待遇外,以后兒子上初中也能享受到實惠。李昭軍是山東濟寧人,3年前帶著家人來到平湖打工,逐漸做到了拉桿車間的8組組長。以前,按規(guī)定他兒子每學年得向學校繳納借讀費400元,不過學校為他減免了一半?,F(xiàn)在,他符合辦理居住證的條件,按嘉興市規(guī)定就可以減半繳納借讀費。此外,他兒子還可以參加城鄉(xiāng)合作醫(yī)療保險,長大后還可以報考嘉興市所屬的各類高中和中等專業(yè)學校。如果李昭軍的兒子在外來人員子女學校就讀,還可以憑政府發(fā)放的教育券免交學雜費。
河南人姚正山獲益更大,他領到的是專業(yè)員工居住證,也就是所謂的“綠卡”。姚正山拿到了這個證,等他孩子長大后,到公立學校就讀就可以免交借讀費,在外來人員子女學校就讀的,由政府以教育券形式免交學雜費。而他本人,還可以申請廉租住房或申購小戶型經濟適用房。持證10年以上,還可申請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姚正山說,只要具有初中以上學歷,年齡適當,經過培訓拿到相當于高中學歷的技能資格證書,就可以申請拿專業(yè)員工居住證,這對激勵員工上進很有導向性作用。但能享受像姚正山這樣待遇的新居民并不是太多,很多本來可以拿到居住證的新居民,因為在嘉興持續(xù)工作的年限太短,就只能拿到臨時居住證。
“臺階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素質越高,工齡越長,居住證等級就越高,他在嘉興的生活和工作成本就會降低,凈收益就越高?!蔽糖谛壅f。
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最受歡迎
在所有有資格領取各類居住證的人中,除了基本條件外,個人信用和行為記錄也是重要的一條。比如,要誠實守法,沒有受到治安拘留以上的處罰;沒有不遵守合同或不保守公司商業(yè)秘密等違反商業(yè)道德、基本做人原則的信用記錄等。
而到底誰有資格領取居住證,誰有資格領取專業(yè)員工居住證,有關部門將根據申請人的基本條件,再結合申請人的年齡、學歷、專業(yè)技術職務、個人納稅額,乃至技術創(chuàng)新、投資、受獎情況等綜合條件進行積分考核。其中領取專業(yè)員工居住證的,申請人積分需滿150分。
就拿姚正山來說,作為具有高中學歷的技術人員,他到嘉興兩年后升任分廠廠長,現(xiàn)在是技術部經理。經過積分考核,他的綜合得分超過210分,如愿拿到了專業(yè)員工居住證。
在他的得分中,高中學歷得了50分;年紀越小得分越高,1977年出生的他年齡在30歲以下,可得50分。其他的專業(yè)技術職務資格、租房或買房、繳納個人所得稅情況等,也都分別計入基本分。此外,擔任企業(yè)中層以上領導職務還有附加分。作為新秀箱包廠的中層管理人員,姚正山得了10分附加分。姚正山說,除了以上條件,他還熱心公益,經常與外界組織活動,并擔任了公司工會副主席,這對他申請專業(yè)員工居住證都是有幫助的。
為什么像姚正山這樣的外來人員,在嘉興特別受重視和歡迎?
居住證政策推出后,外界普遍解讀為:嘉興實現(xiàn)以人為本、共享發(fā)展成果的公平社會理念。翁勤雄認可這種看法,同時,他還認為,如何留住熟練工人,已成為當地企業(yè)和政府經濟發(fā)展中必須面對的一個難題,而居住證制度設置的工作年限等內容,有利于鼓勵員工安心工作,以獲得穩(wěn)定且逐步增加的收益。
平湖新居民事務局的一項調查表明,當地21.5萬名外來人員中,真正留下來的只有30%左右。嘉興市新居民事務局統(tǒng)計也表明,在嘉興工作一年以上的員工尚不足70%。而著力留住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既可以有效破解人力資源的結構性難題,又可擠壓高污染、高能耗、用工條件差的企業(yè)的生存空間,促使其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產業(yè)層次,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由投資推動型向創(chuàng)新帶動型轉變。
不過,居住證制度改革對一座城市的發(fā)展到底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可能要到10年、20年后,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顯現(xiàn)出來。
把身份權利轉變?yōu)榫用駲嗬?/p>
在嘉興平湖新埭鎮(zhèn)一家箱包廠打工的張建嫦,在當地新居民事務所內拿到了浙江省第一張居住證。這意味著,在浙江實行了20多年的暫住證制度將畫上句號,新的居住證時代已經來臨。像張建嫦一樣拿到居住證的外來務工人員,將不同程度地享受與嘉興市民的優(yōu)惠政策。
戶籍本身只承擔登記居住地的功能,后來附加了各種權利和福利后,才演變成為身份問題。
正因為如此,嘉興實行的居住證制度改革,強調的是對附加在戶籍上的權利的剝離,而不是戶籍本身。換句話說,就是以居住證代替戶籍的部分功能,將身份權利轉變?yōu)榫用駲嗬?,“人在有權利、人走無權利”,從而實現(xiàn)身份平等。
也就是說,一位外來務工者在獲得嘉興居住證后,根本不需把戶口遷到嘉興,就能享有嘉興市賦予新居民的各項優(yōu)惠政策。同時,這也不影響他享受其戶籍所在地政府規(guī)定的附在當地戶口上的各項政策——農民可以繼續(xù)保留在老家的宅基地、耕地,執(zhí)行農村計劃生育等政策;城市居民可以繼續(xù)享受當地在子女就學和醫(yī)療、養(yǎng)老等方面的各種社會保障。
當然,一旦他離開嘉興,居住證上的“市民待遇”也就會隨之取消。從另一方面看,這還能解決人口流動過程中城市承載力的問題。據了解,嘉興能夠容納的人口數量已屆臨界點。嘉興市政府咨詢委等機構組成的課題組報告認為,嘉興市戶籍人口總量應控制在390萬至400萬左右為宜。而目前嘉興已經有180萬以上新居民,戶籍人口335萬人。
人口流動是工業(yè)化中期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加快的普遍現(xiàn)象,我們不能照套西方發(fā)達國家松散型的遷移模式,但我們可以朝身份平等的要求積極推進。僅從這一點上說,嘉興的探索,就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何時走向普惠
在浙江省,居住證到底能惠及多少人,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根據嘉興市新居民事務局的統(tǒng)計顯示,嘉興市180萬外來人員中,有66萬人可申領臨時居住證,65萬人可申領普通人員居住證,15萬人可申領專業(yè)人員居住證。也就是說,像姚正山那樣能夠領到專業(yè)人員居住證的人仍然是少數,僅1/12左右。
“目前只能看個人對嘉興的貢獻,來給予不同的優(yōu)惠政策?!蔽糖谛壅f,試點推行的政策,是在現(xiàn)有的財政能力下,采取了一種折中的方案,一方面兼顧了各方的利益訴求,另一方面是想通過一些待遇的改善,留住高素質人才。
“我們是繞過了戶口,來設計附在戶籍上的福利制度,是戶籍管理制度的延伸。”翁勤雄認為他們目前進行的是“繞過了戶口”的戶籍改革。這種改革模式,現(xiàn)實中可操作性比較強,避免了戶口突然無條件放開所帶來的財政供給和城市承載力問題。
據了解,在總結嘉興等地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浙江省計劃2008年在全省推廣居住證制度。但翁勤雄認為,各地的政策肯定還是會根據財政能力略有不同。根據測算,推行新居民居住證改革后,嘉興市財政每年用于新居民子女就學的投入就在1億元左右,計劃生育每年需要投入3000萬元,還有醫(yī)療保險等方面的財政支出。
說實在,從“暫住證”到“居住證”,雖然僅改了一個字,但對政府財政的壓力確實不小??杉闻d市算的卻是另一筆賬:創(chuàng)造一個有足夠吸引力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對一個城市、一個地區(q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來說,遠比節(jié)省一些保障外來務工者權利的費用要劃算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