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者周正舉先生近年相繼出版《印林詩話》、《巴蜀印人》、《藏印漫話》,又編著了《印林散葉》(成都時(shí)代出版社,2006年)。
作者以詩代序道:“千古印壇掌故多,十年辛苦漫搜羅。非常趣事非常語,起我少文乏韻疴”,說明長年累月搜羅印人、印事、印文、印款、印典……有軼事、趣話可備掌故者(本書附錄的工具書達(dá)66種,參征書超過200種),采擷精華,務(wù)求詳略得宜,仿《世說》體編纂成書。試嘗探鼎嘗臠:
?葚清“揚(yáng)州八怪”之一李鱓的“鱓”,據(jù)《集韻》等字書,“鱓”既同“鼉”(tuó),又同“鱔”(shàn),究讀何音?美術(shù)界頗有分歧。畫家、篆刻家、鑒藏家王清路據(jù)李鱓又號“里善”,有題款、印鑒可證,故斷定“鱓”當(dāng)讀(shàn)。印章證史,此又一例。
?葚沙孟海之父沙孝能,業(yè)中醫(yī),每于藥方上鈐“活人命于紙上”印。
?葚宋慶齡有“瓊英”朱文印。瓊英,宋慶齡早期名號,既可理解為海南之花(宋乃海南文昌人),又指美玉?!对姟R風(fēng)》:“尚之以瓊英乎。”
?葚徐悲鴻請齊白石以“荒謬絕倫”四字刻印一方,說:“別人看是‘荒謬’,我看自己是‘絕倫’?!?/p>
?葚趙樸初,小名開孫,老大后自稱“開爺”、“開翁”,刻有“開翁”圖章。1986年秋到朝鮮開城訪問,吟詩有“開爺八十到開城”句。
?葚張大千一生收藏歷代名人字畫上千件,并鐫刻許多收藏印章,如“不負(fù)古人告后人”、“故國之富”、“大風(fēng)堂珍藏”、“東西南北只相隨無別離”等。
?葚有包某請人刻章文曰“孝肅后人”。包天笑看后說:“孝肅當(dāng)然 是包拯,包拯是沒有兒子的啊!”包某頗尷尬。
確實(shí)只言片語中頗涉印藝,品藻詩句、格言、雋語、高論。匯知識、趣味、資料、實(shí)用于一帙。資文人雅士之清賞,以怡情養(yǎng)志;度印人藏友以金針,開啟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