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目標的評價是新課改以來一直困擾體育教師的一大難題,針對這一難題闡述了評價的理論依據(jù)和細化的要求,重點提出表格法、描述法、圖表法和問卷法四種評價方法,使體育教師的評價工作具有可操作性。
[關鍵詞]運動參與 心理健康 社會適應
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五個領域目標包括: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和社會適應目標。其中,對運動技能和身體健康目標已經(jīng)有了一個完整、科學的評價體系,并且已經(jīng)被老師們所接受和利用。而運動參與、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是新課標在傳統(tǒng)體育教學基礎上提出的三個新的目標,由于它是新興事物,其評價體系還沒有成熟,關于其評價的方法也沒有經(jīng)過梳理和科學的認證,操作起來隨意性較大。所以,當務之急是對這三個領域的評價要歸納總結,使其科學化、正規(guī)化、有效化,使之服務于體育教學。
一、評價的依據(jù)及其細化
1.評價的依據(jù)
要想對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目標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有必要重申一下這幾個領域的目標,因為這是進行評價的理論依據(jù)。
(1)運動參與目標。運動參與目標是指積極態(tài)度和行為;對體育與健康課表現(xiàn)出學習興趣;樂于學習和展示簡單的運動動作;主動參與運動動作的學習;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應用科學的方法參與體育活動;合理安排鍛煉時間,掌握測量運動負荷的常用方法。
(2)心理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是了解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和身心發(fā)展的關系;在體育活動中表現(xiàn)出自尊與自信;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diào)控情緒;形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zhì)。
(3)社會適應目標。社會適應目標是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體育道德和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我們對這三個領域的目標有了一個了解,就會對學生的評價有了一個大體的框架,因而知道對學生從哪方面著手進行評價。
2.對依據(jù)的細化
要想對學生進行評價,只有一個大體的框架是不夠的,還需要進行細化,因為評價是針對具體的人和事,而框架卻是抽象又模糊的。因此,對抽象模糊的框架進行籠統(tǒng)的評價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可以說是徒勞的。對于學生來說也不會明白這是針對他哪個方面的評價,在以后的體育學習中更無法形成“應該發(fā)揚和繼承”還是“摒棄和改正”的概念。必須對評價具體到每一個細節(jié),能讓學生對號入座,明白自己的缺陷所在,并及時改正!
(1)目標應該細化到不同層次的人的不同層面。同一目標在不同的水平上又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社會適應其中的體育健康知識的獲得方面,一般水平的要求能從老師或者家長那里獲取就可以了;而高水平的則要求能從網(wǎng)絡上獲取。
(2)應細化具體目標內(nèi)容。比如,社會適應“建立不同程度的人際關系”的內(nèi)容可以細化,對學生提出以下的要求:比較并嘗試說出與他人一起活動和獨自活動的區(qū)別;按順序輪流使用同一運動場地或設備;在體育活動中尊重他人;在游戲活動中表現(xiàn)出對他人的尊重和關心;不妨礙他人參加游戲或運動。
在體育教學中,這些要求是對大體框架的一個細化,我們在評價時就可以根據(jù)這細化的內(nèi)容進行評價了。
二、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評價的方法
下面就三個目標介紹幾種比較簡單易行的評價操作方法給大家,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習慣愛好選擇,看哪些更適合于自己。
1.表格法
表格法的特點是評價的內(nèi)容與評價的等級等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各評價內(nèi)容與等級一一對應,能讓學生更容易地看出自己的缺點與不足,針對性強。
2.描述法
大家如果覺得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不容易用數(shù)字來表達,它們不像100米跑一樣用秒表來表現(xiàn),那么就可以用文字表述,對一節(jié)課或者幾節(jié)課給一個總體的評價。
文字描述的優(yōu)點是有較大的靈活性,能涉及到該領域的各個方面,可以注重學生的某一個細節(jié),對一個閃光點可以重點描述,對沒有價值的評價可以省略等。缺點是這種評價方法又具有較大的隨意性,主觀性較強,而且對評價的內(nèi)容往往容易遺漏。
例如,在定向運動項目活動中,對一個學生的適應能力是這樣描述的:能與同伴一起商量完成任務的方法,能給同伴以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完成任務起到關鍵性作用;有很強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有領導才能。這一個評價突出了他的閃光點:他能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具有較強的領導才能。而對于在這項運動中他能否啟發(fā)其他同學開動腦筋,利用群體智慧去解決問題沒有描述,這不排除他有獨斷專行的缺點等。
3.圖表法
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如果用圖表法來評價,就解決了它們難以用數(shù)字來評定成績的困難。常用的圖表有曲線圖表和柱形圖表,這兩種圖表都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能通過曲線的起伏與柱形的升降,很直觀地看出一個學生在某一方面某一階段的進步與后退。
它不需要用數(shù)字,但是,它又是變相的應用了數(shù)字,只不過這些數(shù)字是虛擬的,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shù)字,僅僅是一種在形式上象征性地表示進步或后退的工具。只要確定一個起始標準,規(guī)定好進步或者后退幅度,設置適當?shù)膯挝?,用多條曲線或者柱形來表示要考核的內(nèi)容就可以了。
從圖表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這個學生的運動參與在哪一周開始有所提高,哪一周表現(xiàn)最好,但到了哪一周又迅速回落到前面的狀態(tài),這一周的回落說明運動參與做的不夠好,但這個學生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有原因的,可能是生病,可能是這個項目不適合于他,我們不能從回落就斷定他在后退了,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這種情況下,起伏跌落是正?,F(xiàn)象。再從社會適應能力來看,這個學生的趨于平穩(wěn),說明他的適應能力是比較穩(wěn)定的。
三、對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評價的一些思考
對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的評價不像身體健康和運動技術那樣直觀、直接,評價的結果也并不是絕對的。例如,對運動技術、運動能力的評價,如測試學生的100米中跑,通過時間定位就能很容易評價,跑得快就能斷定下肢素質(zhì)好,就可以參加各種運動會,從事體育專項訓練,等等。而社會適應在評價時可能評價一個學生與某個同伴不能有默契的合作,但并不一定斷定他與別的個同學就不能默契地合作,也不能斷定他與同一個同學在另一項運動上能很好地合作。所以說,這些評價有些是中性的,沒有好與壞之分。且不可從評價結果上給學生灌輸好與差的概念。
對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要體現(xiàn)人性化,且不可為評價而評價,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可過早的把評價的結果強加于學生,因為學生能力提高的敏感期并不是同步的,在同一時期,有些學生思想還很幼稚,而有的學生就過早的表現(xiàn)出了老練與成熟,對這些不在敏感期的學生,要加倍地呵護,對他們特別的照顧與關愛,從而有利于他們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鄒世霞.體育新課標下社會適應目標的細化.體育教學,2006,(4).
(作者單位:浙江紹興縣齊賢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