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理念下, 發(fā)揮好教師良好的課堂機智,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又有助于學生學會求知與審美。語文教師的教學機智是教師素質(zhì)和學生發(fā)展的共同需求,更是新課程的深情期盼。培養(yǎng)課堂教學機智,發(fā)揮其深刻的育人功能,是新課程和語文教師的神圣使命。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 教學機智 教師素養(yǎng)
在小學的一堂語文課上,教師帶領小學生學習《小畫家》一課。課文主要內(nèi)容是說:冬天,下了厚厚的大雪。清晨,小鹿、小馬、小雞等小動物們都出來了,用自己的足或爪子在雪地上畫圖。教師問:“為什么青蛙和蛇沒有出來?”一位學生回答:“老師,因為青蛙和蛇沒有毛衣,怕冷,所以沒有出來?!崩蠋熉犃撕懿桓吲d,用非常嚴厲的口吻說:“不知道就不要亂說!”讓學生坐下后,教師又問全班學生:“誰知道?誰能告訴大家正確答案?!苯淌依镆黄澎o,再也沒有學生回答,無奈之下,老師說:“我來告訴你們,青蛙和蛇都是冷血動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可能出來。這個道理等你們上初中以后就明白了?!?/p>
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語文課堂理應是激發(fā)學生母語興趣、令其感受母語魅力的首要場所。高水平的語文課堂教學用語,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啟迪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而且還要引起學生的美感,使他們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總導演,一堂課是否和諧得體,得益于課前的總體設計和課中的臨時應變。例子中的教師是缺乏教學機智的,在新課程理念下上這堂課,可以出現(xiàn)多種情形,引發(fā)我們對于語文課堂教學機智的一些思考。
課堂教學機智,《教育大辭典》定義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面對復雜的教學情景,迅速、準確、敏捷、靈活地做出判斷,處理,并保持課堂平衡的一種心理能力。它是教師機智靈活性與機敏性的統(tǒng)一,是一種“應激”的智力活動過程,它要求教師運用教學機智,針對課堂教學中的偶然事件的干擾,立即改變教學傳遞系統(tǒng)的傳輸程序(如教學計劃、教案、資源)。重新擬定教學傳輸程序,維持教學系統(tǒng)的動態(tài)平衡,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
課堂教學機智是教師教學藝術之樹上最為亮麗而鮮活的花朵,集中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智慧,常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對特殊的教學情景最富靈感的“點睛之筆”。
有一次看電視直播,主持人給甲、乙兩位男嘉賓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女朋友過生日,當打開你送給她的禮盒時,發(fā)現(xiàn)禮物竟是一個秤砣。你將怎樣說,才能取悅于她。甲:“秤砣恒久遠,一個永留傳?!币遥骸拔覀z的這份沉甸甸的愛情是無法用秤砣來秤量的?!焙苊黠@,乙博得了全場的掌聲,這就是機智的精彩。語文課堂教學就如同電視直播,集藝術性和挑戰(zhàn)性于一體,它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群體活動過程。面對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面對一個個聰明的頗有點鉆牛角尖的腦袋,面對沒有預設的尷尬情境,你該如何應對且不露痕跡?這就要求教師須具備良好的教學應變能力,即教學機智。教學機智就是把教育的原則性和靈活性巧妙結(jié)合,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馬卡連柯也曾經(jīng)說:“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隨機應變的能力?!?/p>
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傳統(tǒng)教學機智大多是為了對突發(fā)意外事件的“應急”,一旦問題得到解決,便馬上收場。葉瀾教授也認為:傳統(tǒng)的課程,學科教學的內(nèi)容缺乏生命色彩,這是造成學科育人價值貧乏的深層次原因。但新課程中,對“意外”敏察心會,相機決策之間與之后仍需反思:“你運用的機智是為了救場還是為了學生長遠發(fā)展負責?”“還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嗎?其中有誤解,誤會,誤傷嗎?”曾有這樣一個“教學機智”:“一位教師在黑板上寫了錯字,被學生當即指出,教師‘機智’地回答:‘××同學很好,這說明他是認真看了黑板,我有時故意寫的一兩個錯別字,考考你們是否認真看黑板?!边@個例子顯然是運用教育機智的拙例,但它從反面引起了我們的反思:我們是否有過運用教學機智反而陷入一個更大的錯誤?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是“生成”的課堂。新課程的課堂更加關照學生生命成長,課堂不再是“傳經(jīng)布道”的場所,而是溢彩流光的生命之河。同時,也正是教師教學生命的流動過程。在新型學習方式中,教師將會面臨大量不可預設的復雜問題,面對這些層出不窮、新穎獨特的問題,長期習慣“單向傳授”教學方式的教師將會面臨極大挑戰(zhàn)。而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生成的不確定因素,給教師選擇與運用教學機智提供了契機,鋪設了平臺,把握時機,充分激發(fā)教師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為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發(fā)展注入強勁動力,使教師以其高超的教學藝術與靈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如坐春風,讓學生既能學會課本上的知識,又能掌握學習的方法。教要為學服務。在學生理解教材內(nèi)容有困難的時候,在學生的理解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教師必須善于調(diào)整自己教的節(jié)奏與方法,甚至有必要臨時加進一個課堂環(huán)節(jié),如復習、討論等。教學過程中,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課堂節(jié)奏的調(diào)控、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氣氛的創(chuàng)設都要有利于學生的學。所以,富有良好課堂機智的教師總是能夠隨機調(diào)整自己的教,巧妙地引導學生的學。課堂上有教師的導,但學生不是教師的配角,不受教師與教材的束縛,而能成為學習的主體能動地學。課堂上有學生的學,但教師不是撒手不管,放任學生,而是能夠巧妙地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導向,適時地為學生指點知識迷津,引導學生進入知識的王國,感受知識的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應該這樣水乳交融,結(jié)合得緊密自然。這樣的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品嘗到吮吸知識瓊漿的甘甜,獲得探求知識奧秘的樂趣,學生會在樂學中變得會學起來。
發(fā)揮好教師良好的課堂機智,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又有助于學生學會求知與審美。所以,課堂教學機智不僅是教師的需要,也是學生學習的需要,更是新課程深情的期盼。培養(yǎng)課堂教學機智,發(fā)揮其深刻的育人功能,是新課程和語文教師的神圣使命。
參考文獻:
[1]石中英.知識轉(zhuǎn)型與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372.
[2]顧明遠.教育大辭典(增訂合編本.上)[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6.
[3]葉瀾.重建課堂教學價值觀[J].教育研究,2002,(5):6.
[4]黃偉.基礎教育課程背景的反思[J].教育研究,2004,(3):4.
(作者單位:浙江義烏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