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或許是因為一個不良的習慣,或許是因為一段厭煩的心緒,或許是稚嫩的肩膀根本就不夠堅強,一些孩子在學習成績、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暫時落后而被扣上“差生”的帽子,遭受著世人鄙夷的眼光。本應充滿陽光與歡樂的學生時代被無情地割裂,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充斥著責罵、批評、冷嘲熱諷的夢魘一般的陰影。作為現(xiàn)時代負責任的教育者,在深感不安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做出理智的思考。
[關鍵詞]后進生 轉(zhuǎn)化工作 轉(zhuǎn)化理念
素質(zhì)教育的大旗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zhì),后進生的存在明顯有悖于它的發(fā)展軌跡。在班級生活中,由于成績的落后,后進生多為同齡人所不齒,由此而產(chǎn)生的“叛逆心理”又成為和諧校園建設的不安全因素。他們在家庭中是父母的心病,走向社會又往往經(jīng)不住誘惑而誤入歧途。如果不加以特殊教育而放之任之,畢業(yè)以后就會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能否讓每一個孩子接受充分的教育,影響著千家萬戶的利益,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和進步。
“教學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從古至今“轉(zhuǎn)差”工作都是教育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后進生的轉(zhuǎn)化需要理性的認識和科學的應對。
怎樣才能做到理性的認識和科學的應對呢?我以為要做到以下幾點即后進生轉(zhuǎn)化五步曲。
一、全面認識后進生,宏觀調(diào)整,分層建組,做到有的放矢
當接手一個班級時,應迅速通過各種渠道,摸清本班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班里的學生、學生家長座談,了解后進生的情況,分析差的原因,商討轉(zhuǎn)化措施。不同的學生落后的原因不同,一般來說,影響后進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家庭因素。有的家長溺愛放縱,養(yǎng)成孩子獨斷專橫的性格;有的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早期和現(xiàn)階段的教育;有的家庭不和睦,父母離異或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在家中得不到溫暖;有的家長只顧自己工作或享樂,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以打代教等,都有可能使孩子失去學習動力,喪失學習目標,逐漸成為差生。(2)社會因素。社會上的不正之風、文藝宣傳上的不健康東西,等等,都屬于社會的不良影響。青少年對這些不良影響耳濡目染,逐漸使他們的思想意識受到侵蝕,從而造成道德品質(zhì)不良,變成了差生。如“網(wǎng)吧”,個體老板為了牟取暴利,在網(wǎng)上可直接進入很多的黃色網(wǎng)站及交友中心,使不少孩子深受其害。(3)學校因素。學校教育的某些不足,也是形成差生的重要客觀原因。這主要表現(xiàn)在:少數(shù)學校重視智育,忽視德育,沒有把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到應有的地位,因而一些不良思想乘虛而入;再是教師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致使教師的教育不能為學生所接受。(4)學生自身因素。學生自制力太差,缺乏吃苦精神,缺乏是非觀,講義氣,形成小幫派,注意力轉(zhuǎn)移,無學習目標,為家長學,為老師學的錯誤觀念,導致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成為差生。做完這些工作之后,就會對后進生有一個全面而理性的認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找好突破口,發(fā)掘后進生的閃點光;溝通師生感情,取得后進生信任的同時,為他們重塑自信
做好后進生閃光點的發(fā)掘工作,教育觀念首先要更新。人類智慧學家史瑞寶博士說過:“對于發(fā)育健全的青少年來說,并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愚笨”。后進生的學習暫時落后,但其中不乏才能各異的學生,他們走向社會后,或善于經(jīng)營與管理,或強于應酬交際,或工于謀劃與運算。令人遺憾的是,這類學生的才能無法在現(xiàn)時的教育中顯現(xiàn)出來。因此,就學習而論,只要教師能以科學的方法排除其它學習上的障礙,激發(fā)其學習的自信和堅毅,授以適合其本人特點的學習方法,他們同樣能取得好的成績。教師心中首先樹立起這種轉(zhuǎn)差理念,就為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固的基石。用這種眼光去看孩子,也更容易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找到了后進生身上的優(yōu)點,教師就應該給他們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不失時機地進行表揚、鼓勵。由此喚醒他們久已沉睡的自信,重新樹立努力學習的目標。
與后進生的溝通要得法?!案腥诵恼?,莫大于情”,與后進生的交流要特別突出一個“情”字。要讓學生確實感覺到老師是對他好。先要做到“動之以情”,進而“曉之以理”,再“導之以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切記要放下架子,態(tài)度真誠、平等,不威脅。由于周圍的冷眼和偏見,后進生的心理往往封閉、孤獨,比一般的學生對老師的愛更敏感、急需。經(jīng)常對他們施以情愛,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就可能感化其知錯不改的“鐵心”從而產(chǎn)生“親其師,信其道”的心理。加里寧說“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因此熱愛學生就成為了后進生轉(zhuǎn)化的基礎?!罢d人不倦”其實也是教師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
三、抓住重點,科學補弱
對后進生的科學補弱要注意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制定明確合理的學習計劃,做到既不冒進,也不畏首畏尾。課堂提問、課下作業(yè)、考試測評都要從他們的實際出發(fā),讓他們“跳一跳夠得著”,使他們逐步體驗成功的感覺,樹立繼續(xù)努力的信心。其次,補弱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科特點。不同的學科具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學習方式,相對應的,補弱時也要考慮到這一點。不同的學科,要運用不同的啟發(fā)方式,不同的補弱頻率、補弱強度。第三,要加強個別輔導。教師與后進生面對面地交流越多,就越能感染他們的心靈。這樣會使教學的針對性更強,效果更佳。最后,要努力聯(lián)合各個方面的力量。后進生的轉(zhuǎn)化工作是立體的,要求多方面努力。其中,尤其要注意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古人云“教學相長”,就是這個道理。
四、及時鼓勵,分步進行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進生的轉(zhuǎn)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們要看到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活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欲速則不達。因此,我們在后進生的轉(zhuǎn)化中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而且“反復抓,抓反復”,有目的,有系統(tǒng)、有步驟地進行,若操之過急,拔苗助長,結(jié)果會適得其反。
五、防止反彈,時時關注
后進生的特點是自控能力差,往往會重復犯同樣的錯誤。他們貪玩,即使學習成績有所進步,假如教師放棄了對他們的要求、鼓勵和再教育的話,他們就回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跌下來。因此,轉(zhuǎn)化后進生不容易,鞏固轉(zhuǎn)化后的成果就更不容易。教師應該拿出十二分的耐性,循循善誘,幫助他們認識和克服自己的弱點。相信最終的結(jié)果一定會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總之,在這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中,我們一定要考慮到各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而理性的認識。然后,憑著我們教育者自己的一腔熱情,盡心盡力并且持之以恒地做出科學的應對,還孩子們一個快樂而充實的學生時代。
(作者單位:山東濟寧市任城區(qū)安居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