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翻開一本小學語文課本,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課本插圖越來越精美了??刹皇菃幔且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那一只只活靈活現(xiàn)的動物,那一處處引人入勝的風景……每幅插圖都是那么細致傳神。這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這是教學新理念的體現(xiàn)。那么,教師應如何利用這一寶貴的教學資源,充分發(fā)揮插圖的作用呢?下面兩個案例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fā)。
案例一:人教版五冊《孔子拜師》
一、用整體感知
師:剛才你們初讀了課文,誰能把課文的插圖給同學們介紹一下,哪位是孔子?哪位是老子?
生1:左邊的是老子,右邊是孔子。
生2:站在馬車旁邊的是老子,站在老子對面的是孔子。
生3:頭發(fā)花白的那位是老子,黑頭發(fā)的那位是孔子。
生4:穿淺綠色衣服的是老子,穿褚紅色衣服的是孔子。
生5:雙手倒背的是老子,作揖行禮的是孔子。
二、用品味涵泳
師:剛才大家抓住了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到孔子拜師態(tài)度是那么的誠懇,誰能結(jié)合課文的插圖來說說?
生1:我從插圖上孔子謙和的神情中體會到他拜師的虔誠,你看他低首含笑多么的謙虛。
生2:我從插圖上孔子彎著腰的動作中體會到他的誠懇。因為我覺得彎著腰說明他對老子是五體投地的。
生3:我從插圖上孔子拱著手的動作中體會到他的謙虛。因為我從課外書中知道古人的禮節(jié)有拱手、作揖、跪拜、稽首等形式,而合抱拱手表示的是一種敬意。
三、用總結(jié)拓展
師:我們剛才很好地解讀了課文,大家再來看看插圖,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呢?
生1:我覺得這幅插圖不夠準確,因為課文講到幾個月后,孔子終于走到洛陽,老子見到的是風塵仆仆的年輕人,而插圖中的孔子卻是衣冠楚楚,十分整潔,根本看不出旅途的勞頓。
生2:我也覺得這幅插圖畫得不夠妥當。因為圖中的老子倒背著雙手,給人感覺好象是高高在上,而課文中說聽說孔子要來,老子特地到城外迎候,我想孔子行禮時,像老子這樣知書達禮的學問家一定會還禮的。
生3:我也覺得這幅插圖不夠完美。因為課文講到孔子和老子是在洛陽城外見面的,我查過資料,自周天子遷都洛陽后,洛陽就是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那里人口眾多,商賈遍布,即使是城外,也應是人來車往,而插圖上除他們二人之外,連個人影也沒有,顯然不符合事實。
案例二:人教版六冊《燕子》
一、起畫名
師:同學們讀了課文,再觀察一下插圖,看看這幅插圖起個什么名字比較好?
生1:《春天的贊歌》。
生2:《爛漫的春光》。
生3:《燕趣》。
生4:《春天的聚會》。
生5:《勃發(fā)的生機》。
生6:《泥融飛燕子》。
生7:《燕子歸來》。
師:多好的名字啊!把你最喜歡的畫名寫在插圖上面。
二、評畫名
師:誰來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畫名?
生1:我喜歡《春天的贊歌》。因為課文講停歇在電線上的燕子像五線譜,我想這些燕子演奏的一定是贊美春天的歌曲,它贊美春天的萬紫千紅,贊美大自然的生機勃勃,贊美人與自然的和諧美麗。
生2:我喜歡《爛漫的春光》。因為春天到了,到處欣欣向榮,到處春意盎然,到處鶯歌燕舞,到處桃紅柳綠。
生3:《燕趣》。因為燕子一會兒展翅高飛,一會兒追逐嬉戲,一會兒停歇養(yǎng)神,它們簡直是春天的精靈。
生4:《春天的聚會》。我覺得《春天的聚會》這個名字最好。青草、綠葉、紅花、飛燕都像我們?nèi)祟愐粯?,它們歡快相聚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生5:《燕子歸來》。燕子歸來表示寒冷的冬天徹底遠去了,隨之而來的是溫暖。
生6:《泥融飛燕子》。因為“泥融”不僅點明了春天,聯(lián)想到勃勃生機,同時,“飛”字讓人體會到動感十足的燕子,而且使人自然而然想到杜甫的詩句“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富有文化味。
三、繪插圖
師:大家說得太好了,好像你們就是畫插圖的畫家。請你們拿出彩筆,根據(jù)你對文章的理解發(fā)揮想象,你覺得這篇課文的插圖還可以怎樣畫?
學生紛紛動手。一幅幅美麗的《春景圖》呈現(xiàn)在大家的眼前,同學們相互欣賞著、評論著、陶醉著。
插圖是教材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以其直觀性、形象性成為我們語文課本中不可忽視的教學資源。如果我們能充分挖掘語文課本中插圖的內(nèi)涵,將對我們的語文教學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
1.做到一個“足”字?!白恪敝敢米悴鍒D,案例一中做到一圖三用,第一次整體感知時利用插圖說話,既整體把握了文本,又提供了說話的機會,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第二次在品味涵泳時利用插圖,不僅體會到孔子的誠懇、謙虛和對老子的尊敬,而且運用已有的知識產(chǎn)生了碰撞,發(fā)展了思維;第三次在總結(jié)拓展時運用插圖設(shè)疑,學生大膽質(zhì)疑插圖,質(zhì)疑權(quán)威,他們思緒激蕩,慷慨激昂,雖然他們的見解不一定正確,但這種不唯書的思想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2.講求一個“巧”字。“巧”指插圖的使用要巧妙。插圖對課文起著補充、呼應和延伸等作用。在閱讀教學中,它可以幫助學生形象感知課文內(nèi)容,準確理解課文含義,深入體驗文本蘊味。案例二利用插圖設(shè)計的起畫名、評畫名和繪插圖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可謂匠心獨具,把插圖用活了,不僅豐富了學生對圖文的認識,而且實現(xiàn)了對文本的超越,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3.追尋一個“效”字?!靶А敝覆鍒D運用要有效度。案例一中插圖的效度表現(xiàn)在整體感知時,通過具體可感的彩圖引發(fā)了勃勃興致,初步感知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品味涵泳時,幫助學生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直觀形象地理解字、詞、句的意思;總結(jié)拓展時,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和觀察方法。案例二的效度表現(xiàn)在極大地調(diào)動了他們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較深入地體會到燕子的可愛和生機勃勃的春景,在討論交流中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最后通過“彩繪插圖”,更是讓學生盡情地揮灑他們的理解能力、審美能力、創(chuàng)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