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底下無新事”,這是國家煙草專賣局副局長張保振《抬頭低頭——生活哲學札記》(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一書“引言”的標題。然而,在我讀完了本書之后,可以說“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第一,對人生的感悟
人生當如海,是作者的第一個回答。這里的“海”具有四種特質:一是生命不息,奔騰不止。這意味著人生應具有豪放性格和進取精神,不能停滯不前;二是寬容包容,不拒河流。這意味著人生應海納百川,學有所成,不能封閉自守;三是與時俱進,隨季而變。這意味著人生應在歷史和實踐的發(fā)展過程中成就自己、發(fā)展自己,不能缺乏創(chuàng)新;四是漲潮退潮,其志不變。這意味著人生無論在順境或逆境,都應具有鋼鐵般的堅毅意志,不能意志頹廢。
人生進取如詩,是作者的第二種回答。詩意首先體現在它要言不煩的凝練上,這就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其次體現在熱烈地擁抱現實生活上,這就是主動適應現實、樂觀看待生活并創(chuàng)新生活;它還體現在立志高遠上,這就是既要高瞻遠矚,又要腳踏實地。
放棄如歌,是作者的第三種回答。人生在世,既要進取,也要學會放棄,即有所為有所不為。放棄如歌,這是進與退的辯證法,體現的是寬容平和的心態(tài)、遵守規(guī)則的觀念和對人的尊嚴的敬重。
和諧如山景,是作者對人生的第四種回答。美麗的山景意味著和諧。作者借題發(fā)揮,注解人生,強調人生要祥和、寬和、親和、諧和、調和、謙和,認為這樣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第二,對做人的思考
作者強調抬頭做人、低頭做事。抬頭做人,關鍵是抬頭。只有抬頭,才能見得大、見得遠、見得高。這是做人的要義。在我們很多人身上,因目光短淺而影響著人生成長。在這種情況下,強調抬頭做人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見得大、見得遠、見得高,才能具有先進性。先進就要“進”,以進理解先:進,意味著競爭和向前,具體說就是要具有進取心、進學志、進智力。用哲學的話來說,就是要具有進的知、情、意。這種理解是頗有見地的。
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做人要先進,與做到“兢慎三敬”是分不開的。三敬,就是敬畏、敬小和敬訓。敬畏,即對大自然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人民群眾要有敬畏之心;敬小,即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注重細節(jié),以小見大;敬訓,即要認真總結與汲取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教誨教訓。這種見解對想做一個有成就的人來講,是有啟示意義的。
做一個有成就的人,除了要“三敬”,還要不斷反思自我。如何有效地反思自我呢?作者認為,一要有標準,經常以一個黨員干部的標準來反思自己;二要有追求,就是按黨章所規(guī)定的,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終生;三要會反思,就是應做到吾日三?。鹤鳛辄h員,與普通群眾的區(qū)別在哪里?作為黨員干部,與自己崗位要求的差距在哪里?作為公仆,為黨、為人民應該做些什么;四要保持個性,就是不能人云亦云,要具有自己獨立思考、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第三,對“待人”的探討
作者提出待人如綿的命題,強調待人要溫良恭敬讓,為人要寬宏大量、誠實信用。具體講,就是一要態(tài)度端正,二要避免“偏心眼”,三要樹立群眾是真正英雄的理念,四要多講“我們”少講“我”,五要多傾聽,六要倡導用人就要發(fā)展別人、成就別人,不要嫉妒別人。這些見解,為我們提供了待人的基本方法。
第四,對做事道理的探尋
作者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強調:第一,低頭做事。第二,依規(guī)律辦事。第三,用哲學思維做事。第四,用理論自覺指導工作,靠智慧有效領導工作。第五,決策靠民主,執(zhí)行靠服從。第六,敢于正確使用能人。第七,要做好“助手”。這些做事的道理,耐人尋味。
作者在自己工作的實踐中,自覺運用哲學方法論指導工作,提出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思想和方法。這些思想和方法凝練在本書中,也為“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平添了一筆亮麗的色彩。
(本文作者:中共中央黨校
哲學部副主任、教授)
責任編輯余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