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剛做成了一單生意,他成功地幫客戶把企業(yè)賣給了一家國外的企業(yè),這筆并購讓客戶進賬2.4億,其中4000萬是以人民幣的形式支付,另外2億現在已經躺在巴克萊銀行接受為期5年的財富管理服務——之所以這樣安排,Eric解釋說:“把錢放在海外機會更多一些,即使是簡單的結構性產品也比在國內強,至少不用經過二道販子轉手,克扣掉幾個點?!标P于他名片上“私人銀行”的四個字,這位前摩根大通的私人銀行家有些無奈?!拔椰F在做的像投行多一些,為客戶提供收購兼并、上市之類的服務”,Eric始終覺得國內的在岸業(yè)務乏善可陳:“當然,財富管理也做,但老實說,在國內做什么投資好?我只有一個建議,買房子吧!其他的金融產品都比不上房子更值得投資。那么,講到買房子,我實在不能保證我團隊里的專家能比客戶更有眼光。大多數的情況是這樣的,這些有錢人比所謂的投資專家對房產投資更加敏感?!?/p>
無獨有偶,管理著數億資產的對沖基金經理周先生也開始減持A股,他透露,大部分的錢已經轉到香港,下半年將以香港為主戰(zhàn)場。至于更遠的投資計劃,他說:“可能是新加坡吧,那邊的離岸業(yè)務發(fā)展的非常快?!?/p>
雖然中國富人已經被列入了私人銀行家的客戶名單,但怎么服務他們?一方面富人們和海外機構心照不宣地進行離岸操作,而另一方面,刨除了“離岸”、“全球投資”等內容的私人銀行顯得有些虛弱無力。無論是作投行的Eric還是管理對沖基金的周先生,他們的的確確都在為頂級的高端客戶服務,甚至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國本土的私人銀行很難給予客戶同等層次的服務,由于外匯管制、分業(yè)經營這些限制,“國產”私人銀行業(yè)務被形容成戴著鐐銬跳舞,路漫漫其修遠。在下文中,我們找到了私人銀行業(yè)務發(fā)展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問題,或者稱之為疑慮,而我國本土私人銀行又將如何面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