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虢國博物館收藏了一件銅。該銅制作精美,出土時色澤光亮,通體基本無銹,是西周晚期青銅器中少見的精品。這件器身橢方形,口,垂腹,獸首耳有螺角。蓋可卸置,蓋上有兩組不相連接的翼形鈕。矩形圈足外侈,前后兩側(cè)有(kun)門形缺口,沿部飾帶狀重環(huán)紋,由中線分左右。器身及蓋中部飾瓦紋,蓋頂飾夔龍紋,其中心獸目突起,扉棱飾云紋,圈足飾垂鱗紋,器底有斜網(wǎng)格紋。通高20.4厘米,口長16.5-23厘米,腹深9.3厘米,蓋深5.6厘米。這件器蓋對銘,共4行33字(含重文2字),自右至左為:
獸叔奐父乍(作)孟旅
用()稻、、需(糯)、糧,
加(嘉)賓用,有則邁(萬)
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
獸,在金文中寫法同“單”,應是西周諸侯國名或氏族名。叔奐父為作器者的字。孟,應是姓貴族單叔奐父的長女。旅,《爾雅·釋詁》:“旅,陳也”,當陳列、擺放講。通盛,《說文·四部》:“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通稻,《說文·米部》:“,早去谷也,從米焦聲”。可見,指早稻。需通糯,粘性的稻米。“用盛稻、、需(糯)、梁”。加為嘉的省筆。,《說文·食部》“,也,從人食”,指糧食。則,金文從刀從鼎,會意為用刀刻劃鼎紋,金文用作未成國的土地?!吨芏Y·春宮·大宗伯》:“壹命受職,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賜則,六命賜官,七命賜國,八命作牧,九命作伯”。鄭玄注:則,地未成國之名,未成國,指小國,如子、男??梢姶藛螄?guī)模不大,擁有土地不及三百里。通篇銘文的大意是:獸(單)國的叔奐父為大女兒孟作媵器,用來盛放稻米、早稻、糯米、高粱米作成的食物,招待嘉賓享用,有了糧食和土地,就可以健康長壽。子子孫孫永久寶藏使用此器。姬姓和姓是兩周時期互通婚姻的兩大姓氏集團。正如《左傳》宣公三年載:“吾聞、姬藕,則子孫必蕃”。
虢國墓地是一處西周時期的貴族公墓,排列有序、等級齊全,且保存完好。這件出土于虢國墓地的獸叔為研究虢國的婚姻關系及對外交流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責編:石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