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中國收藏界迎來了一個重大事件,中國首屆民間國寶頒獎大會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為了這個意義非凡的活動,國寶評審組委會踏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尋訪了成千上萬的民間文物,在國家頂尖級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反復斟酌研討后,評選出了6件珍貴文物。其中有一件大型檀香木雕作品《瑤池集慶》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guān)注。
一般大家都會認為,國寶是指中國古代文物,年代越久遠越值錢,但是這個木雕作品卻是6件國寶中唯一的一件當代作品。這次評選“國寶”是文物專家按照國家一級文物的標準評選出來的,如果不是有什么特別的原因,當代作品是很難入選的。
2007年6月20日,筆者有幸在頒獎現(xiàn)場親眼見到了這件寶貝。
作品取材于中國的神話故事,為王母娘娘祝壽。使用印度千年古木老檀香雕刻而成,作品栩栩如生、吉祥歡樂。寶貝的收藏者走到了我們面前。
曾榮火,福建向榮集團總裁,一個從大山里走出來的苦孩子,從木工、泥瓦匠做起,直到成為今天的房地產(chǎn)業(yè)、建筑行業(yè)的著名企業(yè)家、社會活動家、慈善家、跨國企業(yè)家、省勞動模范、省人大代表……2007年6月,因其在澳大利亞作出的突出貢獻,受到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的接見。
1956年,曾榮火出生在福建平和縣一個小山溝里,排行老大,下面還有6個弟弟妹妹,高中一畢業(yè),就擔當起養(yǎng)家的重任,學木匠、泥瓦匠,由于聰明好學人又老實,很快當上了施工隊長。1992年被一個企業(yè)老板看上,被聘為公司經(jīng)理,掙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i994年成立了自己的建筑總公司。一路摸爬滾打,他從一個農(nóng)家娃成長為福建遠近聞名的企業(yè)家。從1995年起,工程量年年翻番,完成了100多個工程,以良好的信譽贏得了社會的承認。
自己富了不忘家鄉(xiāng)的父老,曾榮火不斷地為家鄉(xiāng)的教育、敬老、賑災(zāi)等事業(yè)捐資,成為當?shù)匕傩招闹械母P恰Hツ辏淖婺?00周歲壽辰的時候,他專程從澳洲趕回家為老人祝壽,老人看著自己的孫子無比欣慰,拉著他的手說:“要誠實做事,誠實作人”。這句話,正是曾榮火幾十年闖蕩江湖的座右銘。
2002年,曾榮火以一名投資者的身份進入了澳洲,除了繼續(xù)搞他的老本行房地產(chǎn),又開辟了一個新的行業(yè)——葡萄酒貿(mào)易,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成為當?shù)刂摹巴赓Y企業(yè)家”。2007年6月,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接見了8位在當?shù)仡H有影響的中國企業(yè)家,其中就有曾榮火。一個沒有多少文化、不懂外語的新移民,能夠很快在那里買地建房子,而且在經(jīng)濟不景氣的澳大利亞迅速發(fā)展起來,這里面一定有許多奇特的故事,可是曾榮火卻總對別人說:“沒什么,挺簡單的。”在他的眼里,好象是沒有什么特別難的事情。這種三緘其口、埋頭做事的性格,也是他成功的經(jīng)驗之一吧!如今的曾榮火依舊是默默地穿梭在中國澳洲之間,事業(yè)越做越大。
一個偶然的機會把曾榮火和這件國寶連了起來。曾榮火雖然讀書不多,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獨特的偏愛和眼光,自己也收藏了不少寶貝,尤其喜歡木雕,福建是木雕之鄉(xiāng),為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機遇。
在2001年福州舉辦的工藝美術(shù)作品展上,他認識了福建知名的工藝大師,號稱“天下第一刀”的國家一級美術(shù)大師李鳳強。據(jù)說李鳳強功夫了得,一天可以雕刻一百多個佛祖頭像,而且件件精美,一般人一天只能雕十幾個。
曾榮火來到李鳳強的福建莆田市美誠達雕塑研究所,一眼就看見了一段印度老檀香木。熟悉木雕的他知道,這是一種珍稀而又昂貴的木材,不僅具有質(zhì)地細密堅硬、萬古不朽等利于雕刻的特點,而且木料本身具有淡雅芬芳的香氣,能避邪治病,因此人們常常把它作為吉祥物。從古至今,它一直都是木雕大師和收藏者最青睞的藏品,由檀香木雕刻出來的藝術(shù)品更是價值連城。
曾榮火當即提出要收藏這木頭,被李鳳強一口回絕。這塊材料是李鳳強從一個80歲的臺灣老者那里得到的,他收藏了三四十年,說這么大的材料,一定要找一個好的藝術(shù)家來雕刻。認識小李后被他精湛的藝術(shù)打動,欣然出讓。有多少海內(nèi)外收藏家要出高價收購,都被李鳳強回絕了。
曾榮火為沒有得到這木頭一直耿耿于懷。3年后,當他再次來到李鳳強家中時,驚呆了,這段木頭已經(jīng)變成了一件極其精美的工藝品,就是我們今天看見的國寶《瑤池集慶》。
整塊木料上一共雕刻了116尊神像。八仙、觀世音等人物,形態(tài)各異,動作逼真。端坐中央的王母娘娘盡顯雍容華貴。宴會熱鬧非凡,一派喜慶吉祥的場面。在長1.8米,寬51厘米的木料上,運用浮雕、透雕、立體鏤空雕等多種手法,分十幾個層次,將“王母祝壽”這一仙界盛典刻畫得淋漓盡致。
曾榮火被這件精湛的雕刻藝術(shù)品折服了,愛不釋手。作品不僅工料名貴,雕工超群,更主要的是他獨到巧妙的構(gòu)思和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實在是一件罕見的寶貝!
還有一個原因,曾榮火是一個大孝子,他的祖母已經(jīng)100歲了依然健在,作品中為王母娘娘祝壽的形象讓他想起自己慈祥的祖母。這是多好的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作品啊!曾榮火當即決定買下這件寶貝,誰知李鳳強死活不干。這是他們研究所9個師傅耗時3年精心打磨的作品,已經(jīng)為他贏得了國內(nèi)外多次大獎,很多收藏家出重金都沒有買走,這可是李鳳強的看家寶貝。
但是曾榮火也是一個很執(zhí)著的人,他看好的事情沒有做不到的,他看上的東西也一定要到手。本不善言談的曾榮火為了得到這寶貝,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變得巧舌如簧,當然更主要的是他的誠意和他對作品的理解,終于打動了小李,最終把自己最心愛的寶貝讓給了他。
李鳳強出生于木雕世家,父親是莆田著名的雕刻師傅。他們家族有5代雕刻的歷史。從事木雕行業(yè)的老前輩說過這樣的話:木雕是一門有靈性的工藝,不僅木料要好,技術(shù)要好,人品也要好,三者結(jié)合才能創(chuàng)造出精品。李鳳強對曾榮火說,這不僅是我們家的寶貝,也是中國人的驕傲,你要保證它不流失到海外去,給多少錢都不能賣。曾榮火爽快地答應(yīng)了。
這件寶貝,不但為向榮集團增色不少,也使向榮集團和李鳳強的雕塑研究所聯(lián)姻。從此李鳳強有了好東西,總是先告訴曾榮火。如今,向榮集團快成木雕博物館了。這件寶貝也常常被李鳳強“借走”,參加國內(nèi)外的展覽,每次都載譽而歸。先后榮獲第三屆、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shù)精品博覽會”金獎,第三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shù)博覽會暨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工藝獎金獎等。曾李聯(lián)手,產(chǎn)生了雙贏的效果。2007年,在中國民間國寶評比中,《瑤池集慶》從13329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所有的評委都被這件作品打動了,一致同意將它評為國寶。保險公司為它開出了2800萬元的保單。
頒獎典禮上,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張思卿拉著曾榮火的手說:祝賀你慧眼識寶啊!
之后,中央電視臺和當?shù)孛襟w多次登門采訪,中央電視臺的《國寶檔案》欄目專門制作了兩期介紹《瑤池集慶》的節(jié)目。曾榮火的向榮集團也因此名揚海內(nèi)外。既得到了寶貝,又弘揚了民族文化,還為企業(yè)作了個大大的廣告,這么多贏的結(jié)果讓曾榮火興奮不已。
國寶頒獎結(jié)束之后,主辦者《收藏界》雜志社緊接著又開始策劃另一個活動: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征集《國寶》歌曲。這次目標轉(zhuǎn)向了音樂界,希望能夠通過歌曲,將珍愛和收藏國寶、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
不能不承認緣分,因為喜愛文物,曾榮火和李鳳強結(jié)緣;因為征集國寶,《收藏界》雜志社和《瑤池集慶》結(jié)緣;因為征集《國寶》歌曲,《收藏界》雜志社再次和曾榮火結(jié)緣。在聽說《收藏界》雜志社準備舉辦該活動之后,曾榮火與《收藏界》雜志社一拍即合,當即決定出資贊助。有眼光的曾榮火再次獨具慧眼,看準了這將又是一次多贏的合作事業(yè)。
2007年7月19日,征集《國寶》歌曲新聞發(fā)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曾榮火和李鳳強作為本次活動的贊助人在7月18日帶領(lǐng)家人和公司員112人趕赴北京,他們將在會上講話并送上贊助資金。不巧的是,飛機在山東上空遇到雷電,不得已迫降到了青島機場。他們在青島機場的24小時內(nèi),不僅沒有人來安排吃住,甚至連一個通知都沒有,他們在找不到工作人員的情況下決定改坐大巴,一定要趕上第二天9點鐘的會議,還要在中央電視臺和幾十家媒體亮相啊,這事可耽誤不起。但是行李拿不到,連機場大門也關(guān)死了,只好在機場坐了一夜,每分每秒都如坐針氈。
直到第二天上午新聞發(fā)布會結(jié)束后的11點半,他們才下飛機,個個義憤填膺,一直滔滔不絕講機場的遭遇,只有曾榮火幾乎不說一句話?;蛟S是見多了大風大浪,榮辱不驚已經(jīng)成了他生命中面對一切事情的態(tài)度。
第二天他們又急匆匆趕往鄭州、上海去考察精品樓盤。在中國房地產(chǎn)突飛猛進的季節(jié),他當然不會錯過這班車。牽手就意味著機會,機會就意味著財富,財富就意味著成功,而這一切都不能忽略一個字——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