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美成功典范,拷貝來的中國式選秀活動不出所料地大熱,跟著走紅的還有尊敬的“評委老師們”。就讓我們?yōu)檫@些出盡風頭的中外“明星”來個大盤點吧!
近來正值本年度選秀節(jié)目的新一波高潮,跟去年選手當仁不讓的關注焦點相比,今年新聞不斷的竟然是評委居多。且不說評委們臺前幕后互相拆臺炒得路人皆知,就連看完比賽也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觀眾對選手的精彩表現(xiàn)討論不多,評委的“驚人”點評反而成為熱議對象。原來正襟危坐,掌握生殺大權的元老、前輩,現(xiàn)在不免有點兒搶鏡頭,不過,惹爭議、遭炮轟怕什么?人氣提升才是硬道理。既然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在對別人評頭論足的同時,“毒舌”評委們也都競相成為了備受關注的明星。
有多牛?
今年的選秀活動話題格外多,居然時不時還爆出“某人是否有資格當評委”的質疑聲。那么,到底什么樣的人能當評委呢?五六年經久不衰的“美國偶像”可算得上選秀場里的祖師爺,不妨先來看看他們的評委都是什么級別的人物:Simon Cowell是教父級經理人,Paula Abdul是天后級歌星.而Randy Jackson更是合二為一,做歌手,拿過格萊美;做監(jiān)制,唱片暢銷全美。
1989年,在Simon入行的第十個年頭,BMG公司聘請他出任顧問,一手打造了家喻戶曉的Westlife組合。幾年前的某一天,他靈光乍現(xiàn):為什么不讓觀眾自己來決定誰能成為英倫樂壇的新盟主呢?于是乎,如今“美國偶像”的英國版前身就這么登臺亮相了。雖然吹拉彈唱,一無是處,但火眼金睛卻充分鞏固了他的伯樂地位。
1987年,25歲的Paula自己出3萬美元灌制了一張唱片,從此她的歌唱事業(yè)就邁上康莊大道:第二年發(fā)的“Knocked out”就在Billboard TOP100中排名第48,隨后多張唱片深受好評,銷量驚人,獲獎無數(shù)。擔任選秀節(jié)目的評委對沒有制作人經驗的歌手而言其實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可她倒獨辟蹊徑,懂得用糖衣炮彈來收買人心:“嗯,你把歌詞唱錯了。不過你知道嗎?你一開口,你的嗓音給人非常非常安寧的感覺。我愛那個音質,所以再接再厲。”誰不愛聽好話?類似的咿咿呀呀最對選手fans的胃口!
無與倫比的音樂天賦、爐火純青的制作技藝、豐富多彩的演出經歷成就了當今唱片業(yè)界的又一個泰山北斗:1956年出生的Randy 80年代就初露鋒芒,榮膺格萊美大獎。他還先后在哥倫比亞唱片和CMA唱片擔任了10多年高級行政官員,合作過的一線巨星有MariahCarey,Whitney Houston,Celine Dion,Madonna,Elton John等不勝枚舉。參與發(fā)行的唱片已超過20多億張,更有千余張突破白金銷量。2002年開始挑起選拔全民偶像的重任,也算是水到渠成。
有多毒?
選秀節(jié)目好不好看,評委能否每每“語出驚人”幾乎成了關鍵看點。熱心網(wǎng)友整理的評委“語錄”連那些不關心比賽進程的人都當成好帖收藏,看得津津有味。 “我不想說得太難聽,不過……”這是“毒舌”鼻祖Simon的標志性開場白,說這話的時候,他可能也沒想到,自己的門徒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全球范圍內騾增。從“美國偶像”到德國的“超級明星”(Deutsch and sucht denSuperstar)、法國的“新星”(NouvelleStar)再到我們身邊的“超女”、“快男”,哪里都有刻薄的評委語不驚人死不休。
他們可以很粗俗:“知道你和糞桶的區(qū)別嗎?桶!”“兔子放屁動靜還大點?!?/p>
他們的比喻有點絕:“機會就是禿子頭上的一根毛,抓住了就抓住了,抓不住就沒了。”
他們還就那么直接:“如果長成你這樣,那一點不奇怪?!比思遗鷦偝健斑€從沒有誰愛過我……”“你真是丑得讓我心疼?!?/p>
他們有時又挺婉轉:“還來得及想什么辦法不去當音樂老師嗎?”問的是個音樂專業(yè)的師范生。
有多忙?
在楊二車娜姆和鄭鈞吵架之前,你還搞不清她到底是做什么的?其實人家也是個天天國內國外來回飛的大忙人。既然當了評委賺了名氣,不妨就充分利用這個角色的影響力。這方面可要好好向國外同仁學習:即使是像Randy這樣有才的人物也不忘出書賺外快,美其名曰:教人追夢。Randy說過,“參加選秀比賽就好像買彩票,誰都有機會。選手往往都不一定了解自己,我們就應該及時給予提點和指引。”不能讓大師面授機宜的話,那就買本《怎么了,哥們?(What's up,Dawg?)》回去自己琢磨吧。書中道理都是樸實的,甚至不痛不癢,可誰讓這話出自權威評委之口呢?
如果說Randy出書只是在家爬爬格子,那么像Simon那樣在英(X-FACTOR)美(AMERlCANIDOL)兩大節(jié)目問奔走,就是不遺余力地要把“評委”這一事業(yè)發(fā)揚光大,評委做到外國去,應該算得上登峰造極。追隨他的還有陽光帥哥Brian Friedman,這位迷倒眾生的評委除了參與美國舞蹈比賽“舞池爭鋒”以外,新近又加入了英國ITV的“Grease is the Word”。據(jù)說Simon對他的表現(xiàn)贊賞有嘉,還想請他接手英倫頭牌選秀節(jié)目呢。
有多鬧?
曾幾何時,西半球的Simon放話:“我愿意和Paula上床,如果這能改善緊張局勢——我會的。”
今時今日,東半球有楊二車娜姆和鄭鈞針尖對麥芒:一個注重形象,一個賞識才氣。一個高舉“男色時代”的旗幟,長得抱歉就只能跟你說“再見”:一個堅信音樂人和運動員一樣,如果沒有天賦,夢想也會變成夢魘。迥異的觀點終于在選手去留上引發(fā)分歧、爭執(zhí),他拍案而起、拂袖而去,她說他沒風度沒涵養(yǎng)。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評委吵架,觀眾起勁,收視率飆升,電視臺開心。不料,后來不但扯出“紅花教主”與柯以敏掐架,宋祖德還跳出來放話說看到楊鄭二人排練掀桌……
那邊廂盛傳Paula和選手關系曖昧;這邊廂都說葉一茜原來是黑楠的女朋友,后者為了炒作,撮合前者和跳水王子的緋聞,孰料人家戲假情真,只得揮刀斬情絲,笑稱君子成人之美。
評委和評委,評委和選手,臺前幕后,紛繁復雜,飛短流長……電視機前還真有那么多人喜歡看這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