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在美國華盛頓舉辦“張大千畫回顧展”時,人們紛紛在83號展品前駐足,原來這是一幅菜單畫。
1981年元宵節(jié)剛過,農歷八月十六的中午,“中國畫巨子”張大千宴請“少帥”張學良和夫人趙一荻,地點就在張大千的寓所摩耶精舍。張大千家中宴客,有個規(guī)矩,就是每次都由他親自寫菜單,這菜單也就成了客人爭相索取和收藏的紀念品。這次宴請張學良,一如既往,菜單仍由張大千擬訂。隨后,張學良請他在菜單上題記作跋,張大千欣然命筆。
張學良十分喜歡,特別看重。宴席結束之后,張學良回到家中,請人對這幅“菜單畫”進行精心設計,裝裱成手卷,并特意留出空白宣紙。在下一次與摯友張大千會面時,張學良便將這幅裝裱后的“菜單畫”拿了出來。張大千非常感動,隨即在空白宣紙?zhí)幃嬌习撞?、蘿卜等,并題詞。
張大千的畫藝為世人稱頌,他卻說:“以藝事而論,我善烹調,更在畫藝之上?!辈徽撨@話有幾分調侃,張大千精于烹調的確屬實。他早年在上海時,就常常親自下廚,制作精美的魚類菜肴,宴請親朋。
張大千80壽辰日在臺灣日月潭辦壽宴,為了一試烹調術,他親自下廚舞鍋弄勺,但不慎失足摔傷。數(shù)月之后傷愈再次擺宴,宴會上自然少不了用菜單畫助興。
【食后一得】
菜單,最初是廚師為了備忘而寫的單子。1533年,法國國王昂里二世的王妃卡得里努,從佛羅倫薩請來意大利廚師,法國宮廷菜肴從此逐步得以改革。為了記住這些來自意大利的菜肴,法國廚師將其烹調原料和烹制方法一一記錄下來,這便是“菜單”的雛形。據考證,這些記錄真正成為向客人提供的菜單,則是16世紀中葉以后的事了。如今,菜單的樣式和種類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有印制精美的文字菜單,有直觀效果的圖片菜單,有懷舊情愫的手寫菜單,有陳列原料的實物菜單,還有高科技手段的電腦菜單。而張大千的菜單則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