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為外物所役
世上的人們所尊崇的,是富有、高貴、長壽和善名;所愛好的,是身體的安適、豐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飾、絢麗的色彩和動聽的樂聲;所認(rèn)為低下的,是貧窮、卑微、短命和惡名;所煩惱的,是身體不能獲得舒適安逸、口里不能獲得美味佳肴、外形不能獲得漂亮的服飾、眼睛不能看到絢麗的色彩、耳朵不能聽到悅耳的樂聲;假如得不到這些東西,就大為憂愁和擔(dān)心,以上種種對待身形的作法實(shí)在是太愚蠢啊!
富有的人,勞累身形勤勉勞作,積攢了許許多多財(cái)富卻不能全部享用,那樣對待身體也就太不看重了。高貴的人,夜以繼日地苦苦思索怎樣才會保全權(quán)位和厚祿,那樣對待身體也就太忽略了。
古時候所說的自得自適的人,不是指高官厚祿地位尊顯,說的是出自本然的快意而沒有必要再添加什么罷了?,F(xiàn)在人們所說的快意自適者,是指高官厚祿地位顯赫的人。榮華富貴在身,并不出自本然,而是猶如外物偶然到來,是臨時寄托的身外之物。這種身外之物,它們到來時無法抵御,它們離去時也無法阻止。所以不可以為了富貴榮華而姿意放縱,不可以因?yàn)楦F困貧乏而趨附流俗,由于外物而喪失自身,由于流俗而失卻本性,就叫做顛倒了本末的人。
莊子說:“人如果能夠隨心而游,難道還會不自適自樂嗎?唉,流連忘返于外物的心思,矢志不渝的棄世孤高行為,恐怕不是真知大德之人的所作所為吧!只有道德修養(yǎng)極為高尚的人才能夠混跡于世間而不出現(xiàn)邪僻,順隨于眾人之中卻不會失卻自己的真性?!?/p>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貴壽善也;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也;所下者,貧賤夭惡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聲;若不得者,則大憂以懼。其為形也亦愚哉。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積財(cái)而不得盡用,其為形也亦外矣。夫貴者,夜以繼日,思慮善否,其為形也亦疏矣。
古之所謂得志者,非軒冕之謂也,謂其無以益其樂而已矣。今之所謂得志者,軒冕之謂也。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者也。寄之,其來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喪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謂之倒置之民。
莊子曰:“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夫流遁之志,決絕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與!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
(摘編自《莊子》至樂、繕性、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