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繪畫,雕塑藝術,我是個門外漢,連漢寧也寫得歪歪扭扭,丑陋笨拙。既不如“老蟑”爬得快捷,更無書法半分風骨,居然大言不慚,列出“給武術造像”這個題目,當真是自不量力。請問,武術那古樸湛然之貌,蒼遒偉岸之身,凜凜雄風逾千古,以一桿禿筆,能夠造得出來么?
憑此而論,當然不能??墒?,“境由心造”,受這句頗富哲理之言啟迪,以及對于武術的摯愛,我只有斗膽為之。
“武即力量,術乃技能?!边@是簡練的定義。從“孔武有力”這句話中,我們可體味第一句的含義。而“術”是什么,算術,學術,武術?如果我們把物理學、數學方面等等事物(包括天體運行,地球丈量)的測算計量法叫做算術,而把科學研究成果叫作學術,那么格斗的結晶則是武術。這是敝人的一孔之言,尚須就教于方家。
武(力)可止戈,術(法)乃技之巧。
有一時期,“武術屬于體育,高于體育”之說甚盛,余頗不以為然。冷兵時代,刀槍劍戟,斧鉞鉤義等十八般兵刃,皆是殺人利器。就是拳術,什么“美女照鏡”、“二龍戲珠”、“葉底偷桃”,名目著實好聽,實則卻是擊面門,戳雙眼,掏襠打下陰,哪里有半點體育的影子。體育運動講究公平、公正性;武術可是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技擊之術。
自熱武器問世,武術殺伐之性收斂,稍后,武舞盛行。尤其人極拳,在楊氏三代人努力推廣下,其修生養(yǎng)性,健身強體的作用,婦儒皆知,舉世聞名,不僅達官貴人趨之若鶩,販夫走卒皆習之。一時間,太極拳成了人熱門。其他拳種門派也紛紛向太極拳靠攏,挖掘宣傳養(yǎng)生健身之作用。武術在時代的車輪下,揭開了新篇章,造福人類,功德無量。但是,這也不能把武術從此而劃歸到體育范疇,因為武術畢竟姓(性)武。雖然其具備雙重功能,我們也只能說她的屬性“一半是火焰,另一半是海水”而已。
化干戈為玉帛。由于時代在前進,武術的功能也相應發(fā)生了變化,從冷兵時期以技擊散手為主體,到現(xiàn)代的套路武舞——健身養(yǎng)生。其問,雖招來不少非議,可是在科學突飛猛進的時代,槍炮子彈輕而易舉的生產制造,就是功夫練至登峰造極,也不可能刀槍不入。因此,拼力修煉功夫的人少了,而終生奉獻給武術的練家子,更是少之又少。倒是公同、街頭以太極拳健身養(yǎng)生者,日見其多。這是不是說武術的技擊功夫,到了可以休矣的地步,甚或壽終正寢了呢?
筆者認為,世界上尚存在著暴力,還有恐怖分子在危害著社會的安寧。為防范不虞險情的發(fā)生,世界各國大多建有特種部隊、特警、保安人員。他們在同危害社會的不法匪徒進行搏斗時,不僅需要槍支神射,有時也要伸出正義的鐵拳,擒拿格斗,鎖骨封喉,一招制敵,來化解意想不到的險情,捍衛(wèi)國家的財產和尊嚴。
以武術健身養(yǎng)生,其實是與武術的另一半——技擊功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二者相輔相成,才是修生養(yǎng)性的要素真言。個中秘密,不為人所知,一位太極拳高人道出了其中真義。他說:“如果練了一輩子太極拳仍然體會不到太極的功夫(“技擊”),那可以說此人的太極拳一定有某種程度的嚴重漏洞,這種有漏洞的太極拳,在健身的效果上是非常有限的。”這無疑說明,太極拳健身也好,養(yǎng)生也罷,其實是與技擊功夫一體練成的,絕不能顧此失彼,不然將會“效果非常有限”——事倍功半。其他門派拳種健身養(yǎng)生功法的習練,恐怕也是如此。
這位太極拳高人的睿智之言可真是“涅槃真知,天理道心?!?/p>
千古武術,歷盡滄桑。時間,使武術成長為一個“巨系統(tǒng)”,博大精深,舉世無匹,乃中華民族之瑰寶。因此,我們只有贊美:
武術是視覺的樂章,節(jié)奏見諸人體的律動,陽剛強勁,陰柔婉轉,雄壯明快。
武術的神韻,悠揚頓挫,委婉曲折,“龍蛇變幻,陰陽莫測,又躍然可見。
武術是流動的音樂,在人體的律動中,其節(jié)奏若合符節(jié)。人們從武術中感受到的節(jié)奏,猶如感受野性的活力,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而節(jié)奏則是人體與大自然的統(tǒng)一,亦是形與神的統(tǒng)一。
武術的金相玉質,只有大智大慧的武者才能體味。猶如人們坐在電視機前欣賞《動物世界》中的雄獅猛虎之撲食獵物;又似獵豹奔跑在廣袤的大地上,線條優(yōu)美,肌肉張弛,快如飆風。
可是,身懷絕技的大智慧武者,現(xiàn)代能有幾人?筆者只能仰首喟嘆:“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