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營造意境是中國古典詩詞的最高境界,為了營造意境,細膩傳神地表達情感,很多詩人抓住了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許多聲響,賦之以情,不僅增強了詩歌的表現(xiàn)力,更使詩歌顯得詩意十足。
【關(guān)鍵詞】詩意;聲音;情感
詩歌有情,詩以言志;詩歌有意,意境合一;詩歌更有聲,聲聲傳情。
古詩里最早出現(xiàn)的聲音是鳥雀聲:《詩經(jīng)·葛覃》里的“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音喈喈”以黃鳥婉轉(zhuǎn)動聽的鳴叫聲來起興,描繪了女子勤勉愉快地采葛、制衣的勞動?!对娊?jīng)》中的鳥叫聲大多是用來起興的,比較單一,而從漢魏開始,這種局面被打破了,鳥叫聲營造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梁朝詩人何思澄的“寂寂長信晚,雀聲鬧洞房”就以歸雀爭棲的喧鬧打破了寂靜冷落的氛圍,以動襯靜,倍增了冷宮的凄涼,讓宮中人不勝自傷,也使讀者對女主人公產(chǎn)生了深深的同情。而王維的“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則讓我們進入了一個美妙的有聲世界。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還有一些鳥叫聲因為被詩人廣泛地使用從而成為了典型意象。鴻雁的鳴叫往往代表著哀傷苦痛??计湓戳?,鴻雁一詞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小雅·鴻雁》里。詩曰:“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寫使臣行于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鳴之聲不絕。梁朝詩人蕭綱的《夜望單飛雁》就以大雁的悲鳴營造了一種凄清而朦朧的意境,“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聲嘶何處歸?!币箍丈n茫,天地寂寂,唯有孤雁的一聲聲嘶鳴,隨著離群孤雁的遠逝而永遠地留在了讀者的心里。
蟲聲最早也是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草蟲》里:“喓喓草蟲,趯趯阜螽?!鼻锵x的鳴叫觸發(fā)了思婦對遠出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蟲聲在詩經(jīng)里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如“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國風·雞鳴》)“伊威在室,蟰蛸在戶”(《國風·東山》)等等??v觀歷代詩書,蟲聲在詩歌里主要起著渲染氣氛,表達感情或者托物言志的作用。“蟲音亂階草,螢花繞庭木?!保骸な捵臃丁断囊躬氉罚┫x音既給寧靜的夏夜制造了幾分鬧意,又限于階草,并不打破那寧靜,來得恰到好處,營造了令人神往的優(yōu)美意境。又如詠蟬詩。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唐代文壇詠蟬詩三絕均是借托蟬聲以寄意,自喻高潔的品性。除此之外,蟲聲在詩歌中還體現(xiàn)著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跋s鳴早秋至,蕙草無芳菲?!保骸な捵釉啤堵淙湛の鼾S望海山》)蟬鳴就表示早秋節(jié)令來了,香花香草將不芬芳了。
古詩里出現(xiàn)得較多的聲音還有樂器聲。這些聲音或襯人,或傳情,或應(yīng)景,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內(nèi)涵,增強了詩歌的表現(xiàn)力?!俺歉叨毯嵃l(fā),林空畫角悲”(梁·蕭剛《和湘東王橫吹曲.折楊柳》)簫聲發(fā)自高處,似自云端落下,聽來愈顯清厲。畫角聲穿度空蕩蕩的樹林,似更增添幾許失意與悲凄?!澳蠘钱嫿?,又送殘陽去”(柳永《竹馬子》)則用樂聲加深了別離人的愁情。邊塞詩詞中,出現(xiàn)的樂器聲特別多。如王昌齡的“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楊炯《從軍行》中的“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這些樂器聲要么深化了無數(shù)邊塞將士們思鄉(xiāng)的情感,要么表現(xiàn)了出征將士同敵人搏斗的堅強無畏精神,是邊塞詩歌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中國有著豐富多彩、歷史悠久的文化。中國古詩具有芬芳的香氣。”這是哥倫比亞詩歌大師吉列爾漠·巴倫希亞在他譯的中國古詩集《震旦》中說的一句話,其實,中國古詩不僅具有芬芳的香氣,更有著詩意的聲音,這些聲音歷千年而不衰,愈啼愈纏綿,愈聽愈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