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魯迅的作品以其言簡意豐獨樹一幟,在小說作品的人物安排上也頗具匠心。本文試圖通過對其兩個作品的分析,一窺魯迅小說人物安排的用意,以期引起對魯迅作品更深的研讀探究。
【關(guān)鍵詞】魯迅小說;人物安排
魯迅小說作品對當(dāng)時人性的分析與揭露是十分的尖銳和深刻的,下面試以《祝?!泛汀端帯窞槔?,談?wù)劰P者對魯迅小說在人物安排上的一點看法。
總歸起來,魯迅小說中的人物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大類:
一、群像式人物
《祝?!分恤旀?zhèn)的一群不知名的看客,在得知祥林嫂再嫁后先死了丈夫后夭了兒子的消息后,陸陸續(xù)續(xù)的趕來,為的是親耳聽聽祥林嫂的關(guān)于阿毛的故事:“有些老女人沒有在街頭聽到她的話,便特意尋來,要聽她這一段悲慘的故事”“直到她說到嗚咽,她們也就一齊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淚,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的評論著?!边@群人為何而來,又得到了什么而去?為什么個個臉上都帶著滿足的表情?
《藥》中也同樣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先于老栓來到刑場,“三三兩兩,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待到行刑時,“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后退”。他們又為何起個大早而來?得到了什么而去?
細究兩篇小說中的這兩個場景,從這兩群不知名姓的人身上,我們可以獲得對兩篇小說作品所揭示的社會現(xiàn)實的更深刻的認識。
二、速寫式人物
《祝?!分?,有幾個出場不多卻極耐尋味的人,就像繪畫中的素描,不描其形,但顯其神。一個是祥林嫂捐門檻時出現(xiàn)的廟祝,廟祝是寺廟中管香火的人,對他來說,有人捐獻該是歡迎和感激的,為何要“執(zhí)意不肯”?反而要祥林嫂流著淚哀求才“勉強答應(yīng)”?無非是在廟祝這等“善人”看來,祥林嫂也是不干凈的人,是沒有資格在寺廟里捐獻的,這和魯四老爺?shù)摹安桓刹粌?,祖宗是不吃的”如出一轍!另一個人是魯家的短工,當(dāng)“我”在他口中得知祥林嫂已經(jīng)離世的消息時,魯迅不經(jīng)意似的交代了一筆:“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沒有抬頭向我看,出去了。”難怪“我”會發(fā)出如下的感慨:“這百無聊賴的祥林嫂,被人們棄在塵芥堆中的,看得厭倦了的陳舊的玩物,先前還將形骸露在塵芥里,從活得有趣的人們看來,恐怕要怪訝她何以還要存在,現(xiàn)在總算被無常打掃得于干凈凈了?!痹凇拔摇笨磥恚榱稚o異于一個“玩物”,這不也正是魯迅想要告訴讀者的嗎?
至于柳媽和衛(wèi)老婆子,她們的一言一行所揭示的內(nèi)涵,就更不待多言了。
《藥》中,茶館里的一群茶客,也是極耐咀嚼的。他們在康大叔面前,低聲下氣,強不知以為知,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可謂丑態(tài)畢露;他們的構(gòu)成,有代表沒落地主階級的駝背五少爺,有代表老年的花白胡子,有代表年青人的二十多歲的人。我們不得不佩服魯迅運筆之儉省,寥寥數(shù)筆,勾畫出的就是一個社會。
三、特寫式人物
《祝?!分械南榱稚o疑是魯迅要著力刻畫的主要人物,所以魯迅也不惜筆墨,多次對祥林嫂進行了外貌的描寫。我們按照時間的先后來看一下:
首先是祥林嫂第一次到魯鎮(zhèn)時,“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贝藭r的祥林嫂盡管新喪不久,但是尚帶著對生活的無限希望,“兩頰卻還是紅的”,便是明證。
在魯四老爺家安頓下來之后,沒有了被婆婆轉(zhuǎn)賣的擔(dān)心,又有一身好力氣,祥林嫂“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
不幸的是祥林嫂還是被尋到,并賣到賀家坳,更不幸的是丈夫和兒子先后離她而去,祥林嫂又一次無處安居,只好重返魯家,此時的祥林嫂“仍然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祆,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jīng)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命運的再次重擊,改變的不僅是祥林嫂的外形,更是她的內(nèi)心。我們從“兩頰上已經(jīng)消失了血色”這個變化可以清楚的看到。
祥林嫂重回魯家之后,便因為再嫁,成了眾人眼中“不干不凈”的人,也因此失去了參加魯家“祝福”的資格,后來在柳媽的建議下,捐了門檻贖罪?;貋砗蟆吧駳夂苁鏁常酃庖卜滞庥猩瘛?,是因為祥林嫂又看到了可以重新博得眾人認可的希望,盡管花去了她所有的積蓄。
然而,魯家終究沒有認可祥林嫂的偉大的贖罪行為,四嬸的一句“祥林嫂,你放著吧”統(tǒng)統(tǒng)抹殺了她所有的努力,“她的變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而且很膽怯,不獨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見人,雖是自己的主人,也總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則呆坐著,直是一個木偶人。不半年,頭發(fā)也花白起來了,記性尤其壞,甚而至于常常忘卻了去掏米”。
坎坷的身世、艱難的生活沒有把勤勞、堅強的祥林嫂擊倒,而最終讓祥林嫂徹底失去生活的信念和勇氣的卻是眾人的鄙視!
在對祥林嫂的一生做簡略的回顧時,魯迅抓住了祥林嫂的外貌,通過一連串的鏡頭,工筆細繪,讓我們體察到了一個社會是如何將一個堅強的女性逼上絕路的。自然我們也很容易接受祥林嫂最后一次出場時的模樣,作品的主題“封建禮教是吃人的”也就自然地凸顯在讀者的心里了。
再來看《藥》中的特寫式人物——康大叔。
“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备σ怀鰣觯荡笫灞阋云錁O具“威懾力”的外形讓身為平民的老栓“縮小了一半”,一個兇殘的劊子手躍然紙上了。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攤著;一只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往下滴。”“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zhuǎn)身去了。”“搶、扯、裹、塞、抓、捏”等一系列動作,將一個貪婪的劊子手寫活了。
魯迅是很善于運用連續(xù)的鏡頭來刻畫人物的。就是這個劊子手康大叔,在向老栓高價賣出了人血饅頭之后,當(dāng)天早上就來到了老栓的茶館:“突然闖進了一個滿臉橫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著紐扣,用很寬的玄色腰帶,胡亂捆在腰間”。那一身“玄色”的行頭,“散著”的紐扣,“胡亂”捆在腰間的腰帶,無不給人這樣一種感覺:康大叔不僅是刑場上的一個兇橫的劊子手,在日常生活中,他展示給眾人的,是一個與他的職業(yè)在本質(zhì)上一致的形象。
在一番外貌刻畫之后,魯迅又抓住了康大叔的一個“嚷”字來做文章:“剛進門,便對老栓嚷道”,“橫肉的人只是嚷”??荡笫搴我栽诶纤ǖ牟桊^里如此目中無人,無所顧忌?一來或許是自覺有恩于老栓,二來或許生性如此,大嗓門;但細究之下,我們可以看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伴隨著康大叔大“嚷”的是茶館中眾人的低聲附和,小心搭訕。看來眾人已經(jīng)習(xí)慣于在康大叔的面前表示自己的敬佩和臣服,而這沒有其它的解釋,只是因為康大叔代表的是當(dāng)時強權(quán),盡管他充其量只是一個幫兇。眾人對他的畏懼、阿諛其實代表的是當(dāng)時普通百姓處事的一種普遍心態(tài)。
這樣,魯迅通過對康大叔這個極具代表的中間人物的形象刻畫,將強權(quán)與弱勢,專治與臣服,將一個動蕩的社會格局中不同層次的人的不同心態(tài),準確而又深刻地揭示了出來。我們不得不佩服魯迅先生在創(chuàng)作中極為深刻的洞察力和嫻熟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