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野花
一進入山區(qū),我便迫不及待地打開了車窗。涼爽的空氣撲面而來,與成都近30℃的高溫形成鮮明的對比,讓人不禁想起唐代大詩人杜甫寓居成都眺望西嶺雪山時寫下的名句——“窗含西嶺千秋雪”。
西嶺雪山被譽為“東方的阿爾卑斯”,總面積482.8平方公里,最高處海拔5364米,屬于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由于海拔高差巨大,同一時節(jié)從低山區(qū)到高山區(qū)氣溫迥異,因此山區(qū)自下而上具備四季風(fēng)光。
時值山林早春,昆蟲們還沒有開始活躍的生活,我們走了快一個小時,僅在一些盛開的粉紅色獨蒜蘭上見到零星的大絹斑蝶在懶洋洋地吸蜜,于是我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了野花上。
快到海拔2000米時,我停下車,開始沿途拍攝野花,隨行拍攝記錄片的朋友也扛著攝像機跟了上來。數(shù)不清的野花成片生長著,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爬滿了山坡上、道路邊、巖縫中……除了那些在低海拔能見到的菊科野花外,深藍或淡紫色的高海拔毛茛科野花和龍膽花是這里最獨特的山地花卉。
明代藥學(xué)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過這樣一種野生植物:“性味苫、澀,大寒,無毒。主治骨間寒熱,驚癰邪氣,繼絕傷,定五臟,殺蟲毒?!眴螒{這段記錄,也許你很難想象這種藥竟是龍膽花。據(jù)說,龍膽根像龍的膽一樣苦,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名字。
龍膽花是龍膽科龍膽屬植物的統(tǒng)稱,遍布全世界的溫帶各地,我國有247種。多數(shù)種類的龍膽花生長在海拔2000至4800米的亞高山和高山地帶,尤以我國西南橫斷山地最為集中。由于生長在寒冷地帶,和大多數(shù)高山植物一樣,為了適應(yīng)嚴(yán)酷的高山氣候,龍膽花會抓緊時間在短暫的溫暖季節(jié)開花結(jié)實,而且為了躲避強勁山風(fēng)的襲擊,它們的植株大多長得很矮小,貼地叢生,莖極短,最高不過四五十厘米,葉簇地而生,常形成蓮座狀。龍膽花的奇特主要表現(xiàn)在它那晶瑩清秀的花朵上?;ㄖ谥敹?,呈淺紅色、藍色或淡紫色。大多數(shù)花托渾圓,花口外翻,像一口造型樸實的古鐘倒掛在莖的頂端,也有的花下方細(xì)長,頂端張開,像一把精雕細(xì)鏤的漏斗,還有的花萼與葉片非常相似,像一把精致的小勺。奇特的是,龍膽的花只在白晝開放,夜間則閉攏,甚至是晴天開放陰天閉攏,因此有時因天氣變化,一朵花在一天之中要開合多次。
西嶺雪山地處橫斷山脈,是我國龍膽花種類最多的地區(qū),有毛喉龍膽、藍點龍膽、七葉龍膽、匙萼龍膽、大花龍膽、流蘇龍膽、藍玉管龍膽,粗莖龍膽、華麗龍膽、矮龍膽、石竹龍膽、無尾尖龍膽等許多種類。僅僅從名字,就不難想象它們的千姿百態(tài)。
毛茛科野花也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部山地。與龍膽花不同,在我國的42屬毛茛科植物中,約20屬是有毒的,是有毒種類最多的科之一。其中包括烏頭屬、翠雀屬、銀蓮花屬、升麻屬、白頭翁屬、鐵線蓮屬、毛茛屬、唐松草屬等?!秶Z》記載,春秋時晉獻公的寵妾驪姬曾經(jīng)“置堇于肉”用以毒人,堇就是毛茛科的烏頭。據(jù)考證,毛茛科植物是東南亞各國主要的箭毒原料。作為傳統(tǒng)的狩獵毒物,至今還在我國云南西部山區(qū)使用。毛茛科的有毒成分主要為各種生物堿,它們有毒,但同時具備局麻、鎮(zhèn)靜、解熱、強心等藥用價值,近年來被廣泛應(yīng)用于制藥。
車窗外,星星點點的野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分外奪目,白色、黃色、紅色、紫色……但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種類野花的顏色都是平時很少見的藍色,而且富于變化,有熱情奔放的青藍,素凈含蓄的淺藍,幽遠深沉的深藍,神秘詭異的紫藍。覆山蓋壑的藍色野花編織成了一塊紫藍色地毯,顯現(xiàn)出一種一塵不染的高潔。
蟾蜍亂點鴛鴦譜
“咕、咕、咕、咕……”溪流邊傳來一陣獨特的叫聲,仿佛有人在摩擦石頭,又像是婉轉(zhuǎn)的鳥鳴。“是螽斯吧?”站在我身旁的電視臺的朋友問我。他因為沒有發(fā)現(xiàn)草叢里有什么東西活動,所以懷疑是昆蟲。我仔細(xì)聽了一下,感覺不對,從頻率和聲調(diào)感覺,這應(yīng)該不是昆蟲發(fā)出的聲音,而且這個季節(jié)也不可能有螽斯。我初步判斷應(yīng)該是某種蛙類發(fā)出的叫聲,但到底是什么蛙呢?我實在聽不出來,因為顯然不是成都平原有的澤蛙、黑斑蛙、姬蛙之類。為了探個究竟,我躡手躡腳地向一個鳴聲發(fā)源處——溪邊的一個小水洼摸去。我仔細(xì)地在水洼周圍尋覓,很快就在一塊突出水面的石頭上發(fā)現(xiàn)了目標(biāo),那是一個背部青黑、趾端膨大、體長不足10厘米的小蛙?!昂呛?是湍蛙!”我高興地叫起來。之所以高興,是因為湍蛙不是一種常見的蛙類,它們大多生活在山間湍急的溪流里或瀑布下的幽潭邊,且一般只在晚上活動,平時難得一見??纱藭r它們的叫聲卻在小水洼周圍此起彼伏,看來數(shù)量還不少。這么多湍蛙聚集在一起干什么呢?我感到疑惑。當(dāng)我慢慢挪動雙腳來到這個只有4-5平方米的小水洼時,眼前所見讓我簡直要驚叫起來——在淺淺的水洼里竟然聚集著好幾十只棕斑湍蛙!它們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集體婚禮!
只見那些大腹便便、身材肥碩的雌蛙悠閑自得地半浮在水面,時不時地排出白色的圓球形卵粒,在它們的背上,背著不到新娘體型一半大的雄蛙。瘦弱的新郎半閉著眼睛,用一對前肢緊緊地抱著新娘,附著在它們背上一動不動。在水邊,還有一些沒有找到伴侶的蛙正焦急地四處爬行尋覓。
我注意到,參加婚禮的不僅僅有湍蛙,還有一些體型與雌蛙差不多的雄蟾蜍。與常見的蟾蜍不同,這些蟾蜍的身體兩側(cè)有一些棕色斑點,看起來和湍蛙有些相似。它們在這里干什么呢?
我決定先把眼前的一切拍攝下來。我快速地按動快門,不一會兒就拍攝了幾十張婚禮場面的照片。拍夠了,我又招呼站在十幾米外的拿著微型專業(yè)攝像機的妹妹過來。沒想到妹妹的到來驚擾了婚禮,雌蛙們紛紛背著雄蛙潛向水底,來不及鉆入水底的則逃入草叢,還有一些慌不擇路,竟爬上了小樹干——它們的趾上都有圓形吸盤,上樹對它們來說并不難。
混亂之中,突然出現(xiàn)了讓我驚訝的一幕:三只雄蟾蜍一躍而起——它們不是逃跑,而是各自抱住了一只正在移動的雌蛙!只見它們緊緊地趴在雌蛙的背上,沉重的身軀讓雌蛙行動起來十分困難。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有一只蟾蜍竟然連雌蛙背上的雄蛙也一塊抱住了。被夾在中間的雄蛙顯然受不了這種壓迫,只得放棄新娘,拼命掙扎著逃開了。我試圖用手將這只魯莽的雄蟾蜍從雌蛙背上取下來,可它對我毫不畏懼,就像對待和它爭奪新娘的競爭對手一樣,用后腿蹬開我的手指。我換了一個方向,它又用頭頂我,擺出一付誓死捍衛(wèi)的樣子。我被它愚蠢莽撞的滑稽行為逗得忍俊不禁,不再打擾它的“好事”。蟾蜍像雄蛙一樣半閉著眼睛,十分陶醉似的爬在雌蛙背上,反倒是被它抱著的雌蛙好像十分尷尬,努力挪動著身軀想擺脫這種無可奈何的境地……
蟾蜍為什么會選擇雌性棕斑湍蛙交配呢?我感到困惑,于是在水洼四周查看起來,想找到答案。一番仔細(xì)的查看后,我終于明白了:原來在方圓幾十平方米范圍內(nèi),只有棕斑湍蛙和雄蟾蜍,沒有一只雌蟾蜍的蹤影?,F(xiàn)在正值棕斑湍蛙和蟾蜍的繁殖期,它們都看上了這個水洼。棕斑湍蛙的繁殖期稍早,雌蛙和雄蛙都已經(jīng)到達了繁殖地點,而蟾蜍的繁殖時間稍晚,雖心急的雄蟾蜍已經(jīng)早早地到達,但雌蟾蜍卻還沒有到。“性”致勃勃的雄蟾蜍沒處找伴侶,于是亂點鴛鴦譜,誤把和雌蟾蜍有些相似的棕斑湍蛙當(dāng)成了同類。
湍蛙是一種有趣的蛙類,它們是蛙中的隱士,許多秘密還不為我們所了解。例如,科學(xué)家一直感到困惑不解:生活在山澗中,隨時處于喧囂溪流和瀑布聲中,湍蛙是如何彼此聯(lián)系的呢?2006年年初,在國際著名科學(xué)雜志《自然》上發(fā)表的一篇名為《蛙進化超聲通訊》的論文證實:有一種湍蛙能夠像蝙蝠那樣利用人類聽不見的超高頻聲音通訊。過去,人們只知道蝙蝠、鯨和海豚以及一些嚙齒類動物可以產(chǎn)生并接受超聲波,用于通訊或回聲定位,但并沒有發(fā)現(xiàn)兩棲類動物能使用這種方法通訊。該論文還證實。湍蛙能夠發(fā)出含超聲組分的叫聲,叫聲如同鳥鳴般婉轉(zhuǎn)動聽,有相當(dāng)多的能量在人耳聽不見的超聲范圍中。與普通蛙的鼓膜裸露在皮膚表面不同,雄性湍蛙具有凹陷的外耳道,從外側(cè)不容易看到鼓膜,但從外耳道進入的超聲波能被感知。湍蛙外周聽覺器官的這種變化,有助于在強噪聲環(huán)境下提高通訊的效率。
從湍蛙身上我們看到,也許還有很多物種正以我們無法預(yù)料的方式進行著復(fù)雜的通訊。
早春“蝶雪”
山路拐了一個彎,進入一片開闊的河灘。眼前的景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一片白色的“云”在河灘上飄蕩——遷徙的蝶群!頭腦里積累的蝴蝶知識,讓我?guī)缀醣灸艿匾庾R到,眼前出現(xiàn)的是從其他區(qū)域遷徙而來的蝶群。我飛奔向前,沖入蝶群。憑我的經(jīng)驗,我的這種“魯莽”行為在這時不會騷擾到它們。置身其中,只見河灘邊的灌木上聚集著眾多的白色粉蝶,估計有數(shù)萬只之多,它們紛紛揚揚地起落著,如同正下著一場“蝴蝶雪”。我注意到周圍是一片懸鉤子林,此時正是這些薔薇科植物開花的季節(jié),在每一朵淺紅色的花上都停著好幾只蝴蝶。當(dāng)我經(jīng)過時,白蝶翩然而起,如柳絮飛舞,我不得不用手驅(qū)趕掠過眼前的蝴蝶。再向前一段,我已經(jīng)被“淹沒”在蝶群中,無數(shù)蝴蝶撲打翅膀落下的白色粉沫狀鱗片一點點跌落下來,粘在我的衣服上。我仔細(xì)地觀察著,發(fā)現(xiàn)幾乎清一色的都是粉蝶屬的菜粉蝶、東方菜粉蝶,只偶爾見到幾只暗脈菜粉蝶混雜其中,跳著屬于自己的“華爾茲”。
我打開鏡頭蓋瘋狂地按下了幾十張后,才注意到同行的朋友們在幾十米外的河灘上趴著拍攝什么……原來河灘上也有大群的蝴蝶在吸水。這些蝴蝶也是白色的,但主要是黑紋粉蝶,其中混雜著瓦山箭鳳蝶。在四川海拔1500~3000米的山區(qū),幾乎整個春夏季節(jié)都可以看到黑紋粉蝶,但瓦山箭鳳蝶卻不然。這個種因為最早發(fā)現(xiàn)于四川瓦山而得名,只在以橫斷山脈為中心的海拔1200~2000米的山地出現(xiàn),并且每年只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短暫現(xiàn)身,平時極難見到。它們遠遠看去是白色的,近看才會發(fā)現(xiàn)翅膀上有黑色條紋,后翅還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尾巴基部是一片黑色區(qū)域,上面有三個藍色的新月形斑和一個鮮艷的金黃色斑點,看上去仿佛身披白紗、衣帶飄飄的仙子。箭鳳蝶飛行速度極快,能夠在幾分鐘內(nèi)從平地直接上升到千米高空,所以又有“升天鳳蝶”的別名。
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些蝴蝶在這里大規(guī)模聚集呢?我發(fā)現(xiàn)這里是一片由三座山峰環(huán)抱的谷地,周圍植被豐茂,由于地勢平緩,山澗在這里變成了緩慢流淌的小河,原本狹窄的山谷在這里也變得開闊,陽光可以毫無遮擋地照射進來。與其他地方相比,這里無疑是溫度最高的區(qū)域,可供蝴蝶尋找配偶時的“婚飛”空間也更大。尤其特殊的是,水流在這里沖積出了一大片沙灘,潮濕的沙灘是蝴蝶吸取水分的理想之地,沙灘旁還盛開著大片各種野花。因此,除了瓦山箭鳳蝶等“土著居民”外,大量原本以平原地區(qū)十字花科植物為食的粉蝶也被山間這種優(yōu)越的交配和覓食環(huán)境吸引到了這里。
蝴蝶的遷徙始終是讓科學(xué)家們著迷的事件。19世紀(jì)30年代,初出茅廬的達爾文在乘坐英國皇家軍艦“貝格爾號”軍艦進行環(huán)球考察時,曾記錄了令他震驚的一幕:在開闊的海面上,飛來龐大的陸生粉蝶群,不一會就落滿桅桿和甲板。它們只休息了一會兒,又離開“貝格爾號”繼續(xù)飛向遠方。這大約是關(guān)于蝴蝶遷徙的最早的觀測記載之一。蝴蝶為什么要遷徙呢?如果蝶群只生活在一個地方,那么過量繁殖的幼蟲很快就會把所有賴以生存的植物吃個精光,這樣蝴蝶種群就有滅絕的危險。在“人口過?!敝氨M快飛走尋找新的棲息地,便成為挽救整個種群的惟一手段。蝴蝶遷徙的場面往往非常壯觀,眾所周知的美國著名的帝王金斑蝶遷徙就不用提了。資料記載,1964年夏天,狩獵專家索文觀察了一次小苧麻蛺蝶的大規(guī)模遷徙。據(jù)他計算,蝶群大概由300萬只蝶組成。這還不是有記載的最大蝶群。非洲有一種粉蝶,飛行時可以形成長20公里、寬50公里的龐大蝶群帶。每年冬天,它們從撒哈拉沙漠邊緣出發(fā)向南飛往扎伊爾現(xiàn)名剛果(金)。幾個月后,等它們抵達目的地時,那里正好鮮花盛開。與別的昆蟲的飛行速度相比,蝴蝶算飛得比較慢的,它們逆風(fēng)時速不過7到14公里,順風(fēng)時速也頂多50公里,但它們?nèi)钦嬲摹榜R拉松賽手”一一當(dāng)它們還身為毛毛蟲時,就已經(jīng)以脂肪的形式在身體里儲存好了全部飛行能量,在飛行的幾千公里途中都無需“空中加油”。
那么,如此大量的蝴蝶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研究表明,粉蝶屬種類的繁殖速度驚人,一年內(nèi)可生產(chǎn)8代子孫。有人做過計算:一只雌菜粉蝶在一生中可以產(chǎn)下大約250個卵,如果這些卵全部孵化成幼蟲并且順利生長為成蝶,就可以發(fā)展為250只蝴蝶;如果其中有一半是雌蝶,平均每只也產(chǎn)下250個卵,而且在生長和繁衍過程中不出現(xiàn)死亡……如此繁衍,7年后一只蝶的后代的總重量將超過地球的重量!不過,蝴蝶的繁殖在自然界里是受到很多條件控制的。冬季山林的嚴(yán)寒、春季連綿的雨水以及食物的匱乏和環(huán)境污染等都是蝴蝶生存所要面臨的危機。在西嶺雪山,由于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加上去年的暖冬和今年春天的干旱,這些都有利于粉蝶的幼蟲和蛹順利越冬和生長,由此促成它們發(fā)展成巨大規(guī)模的蝶群。
當(dāng)然,除了氣候,數(shù)不清的天敵也隨時威脅著蝴蝶的生命。各種食蟲鳥類就是蝴蝶最主要的天敵之一。有專家觀察過,在食物豐富時,一只山雀一晝夜要給幼鳥喂食大約600次,每個月就可以吃掉1萬條蝴蝶幼蟲。試想在一片森林里有多少山雀,又有多少種其他以昆蟲為食物的鳥類?不僅僅是鳥類,還有大量其他天敵對蝴蝶時刻虎視眈眈。比如在蝴蝶集群的這片河灘,各種蝴蝶的天敵也在這里聚集,享受著天賜的盛宴:以蝴蝶卵為食物的龜瓢在枝條上匆匆巡視;嗜好捕捉幼蟲的花螢在葉片上踱步;喜歡捕食成蝶的龍蜥在巖石上爬行;有“昆蟲世界中的獵豹”之稱的墨綠虎甲在沙灘上奔走;老練的花叢殺手蟹蛛更是把許多花朵變成了蝴蝶的死亡陷阱;連不太敏捷、平時只能揀食蟲尸的蠼螋,此時也敢沖入吸水的蝶群中混水摸魚;甚至于在早春很難見的異色灰蜻也出現(xiàn)在這里……我想,面對重重殺機,若不是具有超強的繁殖能力,蝴蝶恐怕早就在地球上滅絕了。
在西嶺雪山考察中,我發(fā)現(xiàn)許多動物都在這個季節(jié)忙著求偶和繁殖,而亂點鴛鴦譜的不僅有蟾蜍,被體內(nèi)激素刺激得昏了頭的雄斑葉甲甚至?xí)赖酵愋巯x的背上試圖交配。
春天是生長的季節(jié),無論植物還是動物,都在為繁衍下一代而忙碌著,磅礴的生機在山林中孕育成長,年復(fù)一年,讓山林充滿了色彩和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