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師30年,碰到過兩位“不爭”的人。
上世紀70年代初,我當民辦教師。那時,我們這批人整日就巴望著轉(zhuǎn)正,好享受公辦老師的待遇。有的民辦教師托親請友,盡一切所能想讓自己轉(zhuǎn)正。一有空,我們就以此為話題,談苦衷,談不滿,也談希望。一次,已近50的老“民辦”翁才殿老師和我們這幫年輕人唱起了反調(diào):“世上有人騎馬,有人走路,我們在中間騎個驢子,還不知足?”他一如既往地工作到80年代退休,既沒發(fā)一次牢騷,也沒為轉(zhuǎn)正找一個人,請一次客!在我的印象中,他對當“民辦”一直很滿足,即使退休后只拿一二百元的補助。遇到我們談起這一點時,他總是笑嘻嘻地說:“足矣!足矣!”如今他80多歲了,仍自得其樂。
還有一位是我們的老校長。一次看他的相冊,是校長培訓班學員的合影,他站在末排最左邊。憑他的資歷,他的成績,他180的個子,怎么說也不應(yīng)站在那個位置呀!一次閑談到此事,他微微一笑:“四五十個學員,擠來擠去做什么?等要先站的人站得差不多了,我找個不擠的位置一站,就行了。這多省心,多自在!”他參加工會組織的“新馬泰”旅游,回來時分飛機票,他最后一個去拿——誰知全團唯一的一張頭等艙票到了他的手。原來,分票的新加坡導游既沒有官本位意識,又不想賣人情,所以按次序分票。這讓老校長的旅游多了一份意外的喜悅!
人們常講,過日子最重要的是舒心。其實,有些時候我們本應(yīng)該是舒心的,卻因好高騖遠或爭來爭去而自尋失敗,自找煩惱。因此,在工作之外,若能保持“不爭”的心態(tài),我們的生活就會多幾分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