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用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用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用情感激勵學生學習,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盡可能進入最佳的認知狀態(tài)。
關鍵詞:興趣;方法;情感
課堂學習環(huán)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影響學生認識效率的師生學習互動環(huán)境,它由教師教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生學的環(huán)境這兩方面構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對提高教學效益將產(chǎn)生重要而長遠的影響。筆者認為信息技術課中構建良好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應該注意以下幾個重要方面。
一、用興趣激發(fā)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學生學習動機激發(fā)是實施各種有效的教學對策的前提。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通過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為出發(fā)點,設計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適應的信息文化環(huán)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潛移默化的將學生帶入新的認知領域,創(chuàng)設學生學習的情境,是教學活動中極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情緒的內(nèi)動力,興趣是推動人們?nèi)ふ抑R和從事某種活動的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有興趣的情況下,學生的注意力較為集中,最容易接受新知識和思維方法的訓練,更有利于能力的提高。比如,在Internet上,學生看到了活潑生動的動畫效果,有的同學就會問:”老師,這個動畫是怎么制作的?能不能教我們?”我說:“行!你們先去搜集有關Flash動畫制作的資料?!睅滋熘?,學生們從網(wǎng)上下載了很多Flash動畫的制作實例和教材,還買了許多書籍,并開始研究起來。由于受到制作動畫欲望的驅使,學習的干勁十足,幾天就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動畫制作,并開始探索符合自己思維的動畫制作,這時我就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勇于探索,大部分學生就不會再請老師”教”,而是喜歡自己研究,自己探索。又如,學習指法是比較枯燥的,如果直接讓學生練習,學生自然沒有興趣,而且強迫其練習必然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我在教學“指法”的過程中,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學生玩彈電子琴游戲,看誰能彈出一首好聽的曲子。學生在“彈電子琴”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要彈出一首好聽的歌,必須先練好指法,這樣,學生自然愿意去練習指法了,而且熱情非常高??傊诮虒W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信息技術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用方法引導學生,增強學習的實效性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如何實施高質量和高效率的信息技術教學將成為重中之重。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內(nèi)容、對象和條件等,合理、靈活運用“任務驅動”,合作學習,分層教學等教學方法,并善于將各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效果。
眾所周知,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信息技術》教材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在每一課的開始都給出了本課的學習任務。教材在這方面的設計也確立了以“任務驅動”的教學原則。這個原則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目前,“任務驅動”教學法已經(jīng)形成了“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因此,要正確認識任務驅動中“任務”的特定含義,使用中要堅持科學、適度、適當?shù)脑瓌t,避免濫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務的情境性、有意義性、可操作性;任務大小要適當、要求應具體,各任務之間還要相互聯(lián)系,形成循序漸進的梯度,組成一個任務鏈,以便學生踏著任務的階梯去建構知識。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學生親自上機動手實踐遠比聽老師講、看老師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師對知識進行講解、演示后,關鍵的一步就是讓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實驗表明,人們通常會掌握閱讀內(nèi)容的10%,聽到內(nèi)容的15%,但親身經(jīng)歷內(nèi)容的80%。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時,一定要注重“任務”的可操作性,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充分考慮學生現(xiàn)有的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年齡、興趣等特點,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等原則進行精心設計。
另外,合作學習方式是信息技術課教學的重要方法,非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協(xié)作意識、交流能力和團隊精神,培養(yǎng)處理良好的人際關系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和學習健康發(fā)展。如大多數(shù)學生愛好動畫制作,筆者采取了只講解Flash動畫制作各步驟的知識要點和操作技巧,由學生合作學習具體創(chuàng)作過程的教學方式,具體做法是:將學生按學習興趣和能力進行分組,給每個小組分配動畫制作中的一項學習任務,先由各個小組內(nèi)部合作學習如何操作,然后通過多媒體網(wǎng)絡將自己學會的部分逐步教給其他組的同學。這樣一來,不僅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發(fā)揮;由于要充當教師的角色,所以各組學生學起來都特別認真;更有不少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學一些動畫制作技術與技巧以便在教其他同學時能游刃有余,技高一籌。結果,估計按照正常教學進度要將近9個課時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只用了4個課時就完成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比較理想。經(jīng)過合作學習階段,每個學生都掌握了用Flash進行動畫制作的基本操作,不少學生還擁有了自己的“強項”。
最后,要關注基礎水平和認知特點差異,分層次進行個性化教學,鼓勵個性化發(fā)展。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分化很快,再加上起點水平參差不齊,會給教學和學生的興趣帶來諸多影響。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信息技術學習水平,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個性發(fā)展需求等方面的差異,靈活設計與組織教學活動。
三、用情感激勵學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一直以來,我們信息技術教師都有這樣的苦惱: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比較單薄,學生的課堂紀律難管,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往往只定位在“玩”的基礎上。教師感覺與學生間情感比較單薄,一定程度上我覺得我們與學生接觸的時間較少,每個班一個星期只有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但我覺得關鍵還是取決于教師本身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度。就像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肌體中歡騰跳躍的時候,知識才會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边@與我們平時所說的“要讓學生喜歡你的課,必須先讓學生喜歡你的人”是同一個道理。作為我們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通過創(chuàng)設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動,營造情感交流的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得雙方互相走進對方精神、情感和整個心靈世界,并以此建樹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礎上,使教學能聽之順耳,理之達心,知之入腦,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境地。比如能經(jīng)常有意識的去記住學生的姓名,交流時就能直呼其名,與學生感覺親切許多。又如,我們在提出問題時,教師若能走下講臺,在學生中間提問,則會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和他們共同探討、共同參與的和諧氣氛;在學生上機練習時,我們應當徐步而行,觀察學生完成情況,對有困難的學生要及時進行個別輔導,學生便會感到親切??傊叭朔遣菽?,孰能無情?”在教學中只要你能把自己投入下去,切實注重 學生的情感體驗,相信你會在自己的教學中得到另一片燦爛的天空。
綜上所述: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要為學生的智慧和潛力發(fā)揮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不同的學生進行選擇的可能,要注意學生特長和個性健康發(fā)展。我們要注意關注、傾聽、發(fā)現(xiàn)、研究學生,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手段,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聊天、短信、郵件、BBS”等充分進行信息互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以輕松、坦然、真誠的相互溝通,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再制定教學策略和設計教學任務,要注意增強其趣味性,關注師生情感的融洽,這樣便能最大限度地取得“教書”與“育人”的雙贏。
參考文獻:
[1] 姚燕敏.淺談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習興趣培養(yǎng).海鹽武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