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長壽,必須把吃喝拉撒睡都變成一種享受。藥補不如食補,食物為人的后天之本,要想長壽,必須在飲食里調(diào)節(jié)。而不一樣的體質,補的內(nèi)容也不一樣。如果是陰氣不足,應該多吃甲魚、烏龜?shù)龋绻顷枤獠蛔?,則要吃些梅花鹿肉或者鹿茸。同時,食補還需要根據(jù)身體器官的情況來進行。如果呼吸道有毛病,可以多吃白木耳,腎臟不太好應常吃核桃、芝麻和黑木耳,如果是脾胃有問題,則必須吃些蘑菇和靈芝。
水對于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夏季要多補充水分,每天三杯水以上就可以滿足健康的需要了。體內(nèi)的污染比體外的污染要嚴重許多,因此要保證一天一次大便,以及時清理腸胃。如果做不到一天一次,應該多吃瓜果蔬菜,但是對有的人不要吃蘋果,因為蘋果會加重便秘。盡量不要吃瀉藥來幫助排便,因為瀉藥有可能給身體埋下隱患,造成下一次便秘更加嚴重。
睡眠時間每天5~7小時之間的人最長壽,而不是睡滿8小時的人。有的人擔心做夢會影響睡眠質量,對身體不好,但是事實上,時常做夢會降低患老年癡呆的幾率。
中醫(yī)治病是用藥性之偏來糾正人體之偏,但實際生活中每樣食物也都有“偏性”,有的人吃這種食物就會拉肚子,吃那種可能上火,其實就是因為食物的偏性與自己身體的偏性在“打架”。
但凡到北京,很多人都愿意吃烤鴨,那個鴨為什么要烤?到廣州要煲老鴨湯,為什么不拿嫩鴨子煲?因為鴨子在水中,習性偏寒。如果不吃老鴨、不拿火烤,那么很可能吃完就會拉稀。雞就不用烤,燉雞湯時越壯實的雞越好。南方人沒有北方人那么強壯,因為他吃的大米是水中生出的,其性偏寒;北方人天天吃小麥,小麥是冬天種,陰歷五月收,它的陽氣最重,其性是溫性的。
中醫(yī)主張用食性之偏來糾正人體之偏,極端一點來說,遇到寒性的胃潰瘍,就可以不讓患者吃藥,甚至可以直接回家吃烤饅頭片。有的人烤饅頭片堅持吃一年,胃潰瘍竟然就好了。虛寒性的潰瘍病,如果讓患者繼續(xù)吃偏寒性的大米飯,他每頓飯吃完都會難受。而讓他吃饅頭片的話,由于小麥粉本來就是溫性的,在里面放點堿,再發(fā)起來,就很容易消化。這時再稍微烤糊給患者吃下,可以達到溫胃散寒的效果。
(編輯/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