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是木芙蓉的簡稱,屬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chǎn)我國四川、廣東東部、云南等地。芙蓉又名木蓮,與水蓮是兩種不同的花。芙蓉不僅在秋季能冒寒獨放,給人間帶來幾分春色,而且還有藥用價值。
木芙蓉在中藥學中又有鐵箍散、清涼膏、九頭花之別稱。木芙蓉的葉、根、鮮花均可入藥。據(jù)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芙蓉葉并花,味微辛、性平,無毒,具有“清肺涼血,散熱解毒,治一切大小癰疽腫毒惡瘡,消腫排膿止痛”之功效。但一般用于外敷。中醫(yī)認為,芙蓉的葉和花具有清肺、涼血、散熱、解毒,消腫、排膿、止痛等多種功效。
研究表明,芙蓉花、葉的水煎劑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據(jù)報道,醫(yī)藥工作者將多種有止血功能的中草藥做止血試驗,芙蓉花油名列前茅。臨床上多用于治療吐血、子宮出血、水火燙傷、瘡?fù)茨[痛、滴蟲性陰道炎、肺癰、久咳羸瘦、火眼、目赤腫痛,陰囊偏墜作痛、跌打損傷、大小癰疽、腫毒惡瘡、瘰疬等。傳統(tǒng)中成藥清露散、鐵箍散皆以芙蓉為主藥制成。故李時珍說:“其方治一切癰疽發(fā)背,乳癰惡瘡,不拘(膿)已成未成,已穿未穿。并用芙蓉,或根,或花,或生研,或干研末,以蜜調(diào)涂于腫處四周,中間留頭,干則頻換。初起者,即覺清涼,痛止腫消;已成者,即膿聚毒出;已穿者,即膿出易斂。妙不可言!”因此,民間又有“家里有株木芙蓉,瘡癤癰腫不發(fā)愁”之說。
(本版轉(zhuǎn)自《中國中醫(yī)藥報》)
(編輯/柳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