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政策
政策審批總則
原則一:做市場既靠業(yè)務員出力、出智慧,也要靠公司出政策。一定要告訴部下:在你該做的事還沒有做完之前,最好不要申請政策。否則,業(yè)務員是吃干飯的?
原則二:除非是正在阻擊你的主要對手,否則,銷售政策不要被對手牽著鼻子走,最好按自己的節(jié)奏走,或者牽著對手的鼻子走。因此,對于那些“對手在做促銷,我們也應該跟進”的政策申請,最好予以拒絕。
原則三:對于那些要求“出政策保護市場不下滑”的政策申請,最好不要批準。因為政策救不了市場,只有營銷工作能夠救市場。反之,只要市場有突破的跡象,即使部下不申請政策,也要主動給政策。
原則四:如果經銷商愿意出政策配合公司的政策,這樣的政策要盡可能予以批準。因為只要經銷商愿意配合,通常錢就不會白花。
原則五:對于那些與經銷商合作“套政策”的業(yè)務員,一經發(fā)現(xiàn),要斷了他的繼續(xù)申請政策的念頭。否則,“套政策”的現(xiàn)象將永禁不絕。
原則六:銷售政策最好不要分層審批,每級經理都給點政策,只會降低政策的威力。
原則七:銷售政策來源于價格空間。因此,要鼓勵業(yè)務員和經銷商主動創(chuàng)造政策,而不是坐等申請政策。
廣告貲審批原則
原則一:萬事俱備,廣告是東風。
除非你的費用特別寬松,想大投入高舉高打,否則,廣告費一定要用在刀刃上。因此,對那些“用廣告啟動鋪貨”的申請要一律予以拒絕。如果連貨都鋪不下去,就不要做銷售了。如果“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那么,投入廣告費一定不要猶豫。
原則二:做廣告不能“只買半程車票”。
廣告只有跨越“廣告門檻”和“廣告啟效期”才有效。因此,廣告只能賭,不能試。要么不做,要么一次做個夠。有人形容做廣告如同買車票,如果只買半程車票,就永遠不可能達到目的地。還有人形容做廣告如同燒開水,寧可燒到120℃,也絕不只燒到99℃。
忠告:對那些釣魚式的廣告申請,最好予以堅決拒絕,千萬不要因為費用不高而試試。
原則三:在主流媒體沒有發(fā)揮作用前,最好不做輔助媒體。
不同的產品在不同類別的市場,廣告的主流媒體不同。輔助媒體只能錦上添花,無法雪中送炭。啟動市場主要靠主流媒體,穩(wěn)定市場才需要輔助媒體。
只有當主流媒體發(fā)揮作用的情況下,才可以考慮與輔助媒體形成立體攻勢。比如白酒廣告,在縣級市場的主流媒體是電視廣告,在市級市場的主流媒體則是公交車廣告。
忠告:用廣告做品牌是營銷老總的事,那是一個投入期很長的事。銷售經理做廣告要以啟動產品銷售為主要目標。
原則四:廣告費要盡可能集中使用,達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功效。集中廣告于某個區(qū)域或某個產品,托起一個明星市場或明星產品,然后用明星市場或明星產品更動其他市場或產品。
促銷費審批原則
原則一:促銷不僅可能不花錢,還有可能掙錢。因此,銷售經理應該鼓勵以人為主的促銷,鼓勵掙錢式的促銷。
原則二:促銷要給消費者創(chuàng)造“心理利潤”,而不是創(chuàng)造“物質利潤”。促銷是讓消費者“占便宜”,而不是讓消費者覺得“便宜”。
原則三:如果促銷有助于長期鎖定并培育忠誠顧客,這樣的促銷申請應該盡可能批準。
原則四:如果促銷有助于顧客嘗試新產品并改變消費習慣,這樣的促銷申請應該盡可能批準。
原則五:如果促銷政策能夠層層傳遞,并達到最終顧客手中,能夠達到“促銷”目的,促銷申請應該盡可能批準。如果促銷政策被經銷商截留,經銷商在沒有擴大銷量的情況下獲得了更多的利潤,這樣的促銷申請應該予以拒絕。
原則六:如果促銷只是短期透支銷量,而無法達到長期擴大銷量的目的,或者說促銷只是增加“毛銷量”,并沒有擴大“凈銷量”,這樣的促銷只有“移庫”作用,應該予以拒絕。
原則七:如果促銷有可能演變成變相降價,或者形成竄貨,這樣的促銷申請應該拒絕。
原則八:應該多做消費者促銷或終端促銷,盡可能少做經銷商促銷。廠家應該聯(lián)合經銷商共同做促銷。
POP審批原則
原則一:POP必須貫徹由廠家業(yè)務員親自張貼的原則。鑒于很多POP都被用于“包書皮”和當做“糊墻紙”,因此,POP一定要由廠家業(yè)務員親自張貼,并記錄張貼位置。
原則二:POP張貼必須貫徹創(chuàng)新原則。POP的泛濫和高覆蓋率,使POP的效果大大下降。但是,一些POP的創(chuàng)新張貼方法使POP發(fā)揮了倍增的效果。
銷售手冊
內容一:常見問題解答。每名業(yè)務員提出20個常見問題,然后把共性問題集中起來,由公司組織管理人員和營銷高手予以解答。每當業(yè)務員問題時,就可以掏出銷售手冊尋找答案。
內容二:標準作業(yè)流程。如投訴處理流程、退貨流程等、POP張貼標準、標準鋪貨法、產品生動化陳列原則等。
內容三:經典案例推廣。如“七步訪問法”、“八步理貨法”、“品嘗促銷法”。
內容四:銷售技巧。如回款技巧、市場調研技巧、促銷小技巧等。
過程管理
原則一:“三E管理”原則。即管理到每個人(Everyone)每天(Everyday)的每件事(Everything)。
原則二:信息共享原則。通過自動化辦公系統(tǒng)或短信等技術手段,建立企業(yè)信息平臺,讓業(yè)務員的工作過程成為“陽光過程”,其所有上司都有權隨時跟蹤了解。
對于集中管理的業(yè)務員,可以通過“早會”和“晚會”做法“早請示”安排工作,“晚匯報”總結工作。這比遙控的過程管理更為有效。
原則三:有效工作原則。防止業(yè)務員偷懶不是過程管理的主要目的,讓業(yè)務員處于有效工作狀態(tài)才是過程管理的宗旨。因此,對業(yè)務員的每項工作都要問一句:該項工作對銷量的持續(xù)增長是否有價值?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業(yè)務員就處于無效工作狀態(tài)。
原則四:反饋原則。對業(yè)務員的無效工作要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如果沒有反饋,業(yè)務員就認為管理者沒有關注,要么認為對其不重視,要么認為過程管理“不過是唬人的假把戲”。
原則五:控制原則。要把業(yè)務員的工作過程與工作計劃對比,使業(yè)務員的工作過程處于控制狀態(tài)。
巡視市場
方法一:分類巡視市場。巡視市場,不在于市場范圍的大小,而在于市場類型的多少。每隔半年至一年,一定要對同類型市場巡視一遍。
方法二:暗訪與明訪相結合。多數(shù)部下習慣于讓上司巡視“好市場”,因此,不要把巡視當做視察,這樣有“偏聽”之嫌。暗訪就是在沒有部下和經銷商陪同的情況巡視市場,明訪就是有陪同的巡視。明訪是了解部下和經銷商希望了解的市場,暗訪是了解自己想了解的市場。明訪與明訪結合,才能真正了解市場。
方法三:快速巡視市場??焖傺惨暿袌鲋恍枰私怅P鍵通路、關鍵終端即可。
方法四:白板匯報法。巡視市場時,不妨帶個白板。讓部下匯報市場時,先讓部下畫“地圖”,通過“畫地圖”了解部下對市場的熟悉程度?!爱嫷貓D”還是一個把抽象的市場變得形象生動的有效方法。
方法五:巡視市場必須與工作安排相結合。巡視一次市場,至少要對半年以內的工作做出具體安排。工作安排一定要形諸文字,并送達各相關部門。
方法六:巡視市場必須與培訓相結合。針對巡視市場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培訓,并提出解決方案。因此,巡視不僅能考察部下,同樣考驗領導。
銷售會議
原則一:回避牢騷的原則??梢蕴釂栴},但是不準發(fā)牢騷。警惕銷售會議變成訴苦會、牢騷會。
原則二:聚焦原則。每次會議至少應該發(fā)現(xiàn)或解決一個焦點問題,不要讓銷售會議變得漫無目的。
原則三:典型原則。成功必有經驗,失敗必有原因。找不到經驗和教訓就沒有達到會議的目的。對典型經驗或教訓,要認真解剖,爭取讓企業(yè)不犯相同的錯誤。
原則四:自下而上原則。圍繞一線解決問題,一線人員優(yōu)先。
原則五:問題追蹤到底原則。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才是會議的目的,對所有問題都在要現(xiàn)場或會后給予解決或反饋。
文章編號:1071111 編輯:郭德蒼guodc02@1 8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