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對《楊乃武與小白菜》這部書的內(nèi)容早已是滾瓜爛熟,但我還是常聽不厭。幾年前,東視戲劇頻道播放了嚴雪亭弟子石一鳳彈唱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我每次準時收看收聽,整整50回書一回也沒有漏下。石一鳳的臺風斯文儒雅,嗓音雖不高,但每個字都能清晰地送到觀眾的耳朵里。他的說表穩(wěn)重簡練,條理清澈分明。說到堂面書,交待清清楚楚,擺得四平八穩(wěn)。他描繪的景狀讓觀眾感到歷歷在目,身臨其境。他起的角色重在音色音調(diào)區(qū)分,因此觀眾即使閉著眼睛聽,依然可將書中的各色人等分辨得明明白白。他唱的“嚴調(diào)”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旋律樸直,口齒清晰,簡樸實在,脫盡浮華絢麗,最接近嚴雪亭的樸質自然、點到即止的本色。
好演員不一定要有人捧,書說得好不好,聽眾心里都有一桿秤。平淡樸實的說書,平淡樸實的敬仰,可能是觀演雙方最理想的關系了。去年,上海有兩家評彈票房先后為他舉辦“從事評彈藝術活動55周年”慶典活動,從參加演出的那些票友名單中可以看見,他們都是江浙滬的名票以及聞訊而來的眾多熱心聽眾,石一鳳的人緣顯然是很不錯的。
我與石一鳳的接觸,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去年退休后,我經(jīng)常泡評彈票房,幾乎在各個場子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七十多歲的石一鳳身材不高,戴一副深度眼鏡,給人以豁達、開朗的印象。他的名氣并不是很大,但老聽眾卻都很熟悉他、喜歡他。我每次見到他,他總是單獨坐在一個不起眼的位子上。別人上臺唱時,他從不與別人交頭接耳,而是安靜地聽唱,不管唱得怎么樣,他總是報以掌聲。若主持人邀他上臺說唱一段,他也十分爽快地答應,從不做作、假客氣。
石一鳳告訴我,他早年是“和平社”票友,后輾轉于各私人電臺彈唱開篇,后來投于嚴雪亭門下。作為上海先鋒評彈團的演員,石一鳳長期與其妻喬綠畦拼檔,說《楊乃武》、《情探》、《四進士》、《皇甫吟》等書。1973年,他在靜安區(qū)的一所學校從教,直至1993年退休?!暗疵彼膫€字,是石一鳳拜師時嚴雪亭對他的叮嚀。幾十年過去了,他始終身體力行先生的教誨。在先鋒評彈團,他是藝委會主任,德藝雙馨;在學校,他是優(yōu)秀語文教師,曾五上“光榮榜”,“說好書、做好人”是石一鳳的座右銘。
2002年5月,為紀念嚴雪亭逝世20周年,蘇、浙、滬老中青三代知名評彈演員聯(lián)手在逸夫舞臺推出專場演出,石一鳳也參加了演出,并獲得好評。事后,東視戲劇頻道找上門來,要求錄制他彈唱的《楊乃武與小白菜》共50回書在“電視書場”上播出。節(jié)目播出后,石一鳳欣慰地說,《楊乃武與小白菜》這部書耗費了嚴先生一生的心血,這50回書也算是我對先生的一點交代吧。
石一鳳從不擺名家架子,一直在票房奔波,義務培養(yǎng)了許多評彈愛好者,擅唱“嚴調(diào)”的名票韓念祖、王齊福等都曾得到過他的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