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桃花開過之后,隨著夏日的到來,桃實漸熟,桃子要上市了?!跋膱@桃已熟,紅臉是胭脂?!边@是唐代詩人溫庭筠贊美桃實的知名詩句。詩中也從一個側面表明夏季是吃桃的季節(jié)。在果品資源中,桃以果形美觀、肉質甜美被稱為“天下第一果”。
桃屬薔薇科落葉小喬木,高可達6米~8米。樹冠呈圓形,樹干灰褐色,粗糙有孔。葉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細鋸齒。花單生,有白、粉紅、紅等色,重瓣或半重瓣。核果近球形,表面密被短絨毛。主要分果桃和花桃兩大類。桃樹性喜陽光、耐寒、耐旱、不耐水濕。
作為原產我國的鄉(xiāng)土果樹,人們至今在西北地區(qū)還能找到野生桃樹。但是古代希臘人Theophrastus(切奧弗拉斯特)看到波斯地方有桃,就將其稱為“波斯果”。后人誤以為桃原產波斯(今伊朗),于是桃的拉丁學名被寫成了prunus persica,其中第二個詞意為“波斯的”。其實,桃是漢代通過絲綢之路傳入波斯,再從波斯傳到歐洲,而后傳到美洲,至今已遍布世界。它與蘋果、梨并列為世界“三大果樹”。
我國栽培桃的歷史非常悠久?!对娊洝ぶ苣稀诽邑财锞陀小疤抑焯?,其葉蓁蓁”,說明桃枝上綠葉茂密。“桃之天天,有黃其實”,那是說桃枝上有紅白斑然的桃實。“桃之天天,灼灼其華”,說的是桃花鮮艷動人。從詩中可以看出,當時民間十分喜愛桃這種植物,不僅桃花和桃果受到人們的稱贊,連桃葉的茂盛也在人們的贊美之列。
《詩經》反映出的是從我國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6世紀)的社會生活,這表明我國民間栽培桃已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了。
由于栽培歷史悠久,桃在我國分布廣泛,品種眾多,但主要產地則在山東、浙江、河北、陜西、江蘇、河南、湖北、甘肅、新疆等省區(qū),上述地區(qū)產桃量占全國桃實總產量的80%。
翻閱記載古代果樹的資料,許多果樹品種中都能見到有100年甚至近千年歷史的古樹,但桃卻沒有。這是因為桃的壽命比較短,民間俗語稱“桃三,杏四,梨五年”。說的是桃樹種下三年就能結實,但結實質量好的桃樹樹齡不會超過10年。10年后,桃樹即老化需要更新。也正是因為桃的這種特性,我們的祖先非常注重培植優(yōu)秀的桃實品種。在我國,好吃的桃,品種很多,少說也有幾百種。
我們知道,桃實自夏上市,直到深秋才罷,甚至還有冬桃。早熟的品種如山東有“四月半,河北的“五月鮮”,北京的“久保”,扁桃、香桃等。其中,扁桃桃果扁形;香桃色白,略有香氣,先端紅色,甜脆可口,上市較早。
成熟期在7月~9月的著名品種有上海“水蜜桃”、河北“深州水蜜桃”、山東肥城的“佛洮”。為什么叫水蜜桃?這是由于桃肉柔軟很甜,熟透時,撕破果皮,插入吸管可以將桃汁一飯而盡。水蜜桃以上海出產的最有名。據(jù)清代同治年間名士王韜《瀛蠕雜志》記載:“桃實為吳鄉(xiāng)佳果,其名目不一,而尤以滬中水蜜桃為天下冠,相傳系顧氏露香園遺種?;ㄉ^淡,實不甚大,皮薄漿甘,入口即化”。又據(jù)《上海掌故叢書·水蜜桃譜》中說:“水蜜桃前明時出顧氏露香園中,以甘而多汁故名水蜜,其種不知其所自來,或云自燕,或云自汴,然橘逾淮而化枳,梅渡河而成杏,非土腴水活豈能為遷址之良乎?則謂桃為滬產地,亦無不可。”從上面的文字看,上海水蜜桃來源一時不可考準,或許產自本地亦未可知。
除了上海水蜜桃以外,以水蜜桃命名的還有玉露水蜜、太倉水蜜等重要品種。浙江奉化水蜜桃有“瑤池珍品”的美譽,據(jù)說是上海水蜜桃的近親。其中又有一種叫“玉露水蜜”的品種,肉厚核紫,汁多特甜,又有香味,咬破皮即可吸食,奉化水蜜桃的罐頭制品曾獲得過全國金質獎,遠銷海外。
山東肥城的佛桃以大而聞名,一個少則1市斤,多則超過1.5市斤,堪稱桃中之冠,歷史上為貢品。此桃多汁味甜,也可用吸管吸食??赡苡捎诋a量有限,平時在市場上較難見到,據(jù)說河北深縣的蜜桃風味近似肥城佛桃。深縣蜜桃在當?shù)孛耖g被稱為“大桃”或“魁桃”。大者一個也達1市斤。果形長圓形,果皮黃白色,向陽面有紅色,果肉黃白色,近核處淡紅色,果肉多汁,味香甜,大約9月上旬成熟,耐貯運,遠銷海外,深受歡迎。
除了上面介紹的蜜桃品種外,北方另有一類特殊品種,常被稱為黃肉桃,其果肉呈金黃色或黃色。據(jù)《海錄碎事》記載:“唐貞觀中,康居國獻黃桃,大如鵝卵,其色如金,因呼為金桃?!彼^康居國即西域的化名,位于今新疆北部。這說明此桃早已聞名。今甘肅“黃甘桃”,陜西的離核黃桃、粘核黃桃,新疆的離核桃、黃蜜桃,四川西昌的黃杏桃都屬于這一類品種。這類桃更宜于加工之用。遼寧省的黃露桃、內蒙古的大黃水桃也都屬于此類品種。
此外,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品種還有蟠桃。蟠桃果扁圓,中心下凹,古代蟠桃可能個頭很大,據(jù)《后蜀記事》載:“孟昶十二年十二月,中書舍人劉光祚進蟠桃核酒杯”。從桃核可以做酒杯來看,桃實之大可以想見,元人柳貫寫詩有日:蟠桃如斗核如杯。今之蟠桃并不大,令人覺得可能是栽培不當,大蟠桃退化所致。
不知你是否聽說過冬天吃鮮桃的故事?其實,在我國陜西商縣和渭南一帶,真有“冬桃”,也叫“臘月桃”。冬桃在12月間才能成熟。桃實不大,一個重不過二三兩,頂端有突起,果皮底色呈黃綠色,陽面略有暗紅色斑點,不容易剝皮,果肉淡黃色,近核處稍有紅色,果肉水分少,較硬,品質僅屬于中等,味較淡。此桃在結果初期生長極為緩慢,要入秋后才慢慢成長,至冬天完全成熟,果實可存放至來年二月。至于冬桃緣何生長如此緩慢,尚無相關研究記錄。
總體說,我國的桃實歷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從古即有“仙果”之稱,人們認為吃了可以長壽不老。主要恐怕是由于果實風味極佳又不易傷人的緣故。在《漢武帝內傳》中記有這樣一個故事:昆侖山之神西王之母,派紫蘭宮玉女為使告訴漢武帝,王母要在七月七日來宮中做客,到了這天,王母果然來了,并帶來許多美饌珍肴。她又命侍女奉桃果,不久,以玉盤盛仙桃七個,大如鴨卵,形圓青色,呈王母,母以四個與帝,三個自食,帝食,輒收其桃,王母問帝,帝日“欲種之”,母日,此桃3000年一生實,中夏地薄,種之不生。帝乃止。
這雖是神話傳說,但桃與長壽相聯(lián)的觀念卻深植于百姓心中。我國素有尊老祝壽習俗,每當節(jié)慶或晚輩給老人祝壽時,常以“壽桃”相贈,或畫一幅“壽星捧桃”圖以表達祝福和吉祥。
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測定表明,每百克桃肉含水85克、蛋白質0.8克、糖7克、脂肪0.1克、鉀140毫克、鈉9.8毫克、鐵10毫克、鈣8毫克、磷20毫克,此外,還含有胡蘿卜素、煙酸、檸檬酸、蘋果酸及維生素B1、B2、C等??傮w來說,桃的含鐵量較高,它的含鐵量為蘋果和梨的4倍~6倍,是缺鐵性貧血病人的理想輔助食物。桃含鉀多鈉少,適合水腫病人食用。
醫(yī)學研究表明,桃可以促進膽汁分泌,能減低膽固醇、降血壓。民間認為鮮桃養(yǎng)人,主要是因桃味甘而酸,性溫,無毒,具有生津潤腸、補血益氣、養(yǎng)肝通經、潤肺祛痰等功效??芍谓蛏倏诳?、腸燥便秘、淤血阻滯、年老體虛、乏力眩暈等癥。
桃全身都是寶。桃仁、桃葉、桃花及桃枝、桃膠皆可入藥。
關于桃的名字,據(jù)明代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的解說,“桃性早花,易植而子繁,故字從木從兆,十億日兆,言其多也?!焙髞硇稳菽忱蠋煹茏颖姸酁椤疤依钣T”或“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