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表達信息,同樣一句話,內(nèi)蘊越豐富,話的價值越高。詩句之所以被推崇,就在于它在表層意思之外,還有象外之象,旨外之旨,韻外之致,如果說日常語言是1+1=2的話,那么,詩的語言則是1+1>2。然而,在生活中還有一種語言雖然沒有太多的實用價值,卻時時使我們感覺到人世的溫潤,這種語言,我把它叫做“溫暖的廢話”。
大多數(shù)游子都有這樣的體會,每次離家回到自己謀生的地方,白發(fā)老母總是送了又送,臨行前一定會叮囑“注意路上的車子”,“天涼學會加衣服”,“吃飯不要太省”之類。其實,這樣的話她平時說過無數(shù)遍,就算不說,早已成年的你也知道怎樣去做,從實用的意義來說,它幾乎沒有什么價值。然而,母親的囑咐體現(xiàn)了她對兒女的關心、牽掛,這種牽掛和關心正是它真正的價值。一個女孩愛上了你,你下班晚了,她會打一個問候的電話;你餓了,她會馬上給你做好吃的;你冷了,她會給你織一件貼身的毛衣,你可以充分地感覺到她對你的萬千愛意,無限依戀,然而,她還是喜歡在兩人見面時說一些“我愛你”,“看不到你我好孤獨”、“我一生一世不想離開你”之類的話,這些話其實也是廢話,卻顯出了愛情的溫馨。你喜歡上街逛書店,幾乎每次都在路上碰到同事、熟人、朋友、學生,他們一般都會熱情地問你上街做什么,而你也總會千篇一律地回答一聲:“去街上有點事”,從來不曾詳詳細細地匯報自己將要進行的工作。這并非故意制造神秘氣氛,而是你知道同事、熟人、朋友、學生不是真的要知道你干什么,而是在以問候的方式表達對你的善意和關心,此類問候也是超越實用的,屬于“溫暖的廢話”。
我自度是一個實在、真誠的人,越是實在、真誠的人越不喜歡說廢話、聽廢話,然而,我確實又希望經(jīng)常聽到一些溫暖的廢話,因為這樣的廢話不僅不會讓人感到厭倦,反而使我們生出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人是最害怕孤獨的動物,別人的牽掛,關愛、依戀和問候恰恰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我們的孤獨感,讓我們產(chǎn)生前行的勇氣。
溫暖的廢話根植于一個人內(nèi)心的善意,這就要求我們義無反顧地做好人。你是好人,才值得別人呵護,關心。生活中有一種人很不討人喜歡,他們無論做什么事,都只考慮自己,為了提一桶水,可以抽干整條長江;為了吃一個蘋果,可以搖落一樹果子。自我利益與他人利益發(fā)生沖突,他一定會挖空心思算計別人。這種人表面上是勝利者,實際上失敗得一塌糊涂。人有一種天性,他寧可去關懷一個對自己一無所用的弱者,而不會施愛于那些算計他的人。因為關心前者,他會產(chǎn)生成就感、崇高感,滿足自己的英雄情結;關心后者,他會覺得自己是被人賣了還幫著數(shù)錢,是窩囊的表現(xiàn)。無數(shù)事實證明:過于精明、自私自利的人想得到別人給予的“溫暖的廢話”比登天還難。
溫暖的廢話是生命的青草藍天,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往往不乏他人的關愛,沒有少聽“溫暖的廢話”,當我們漸次強壯,有了呵護、關心別人的能力,朋友,你是否懂得盡可能多地送給你的親人和朋友一些“溫暖的廢話”,使他們的生命也出現(xiàn)一片綠陰呢?
選自《雜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