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和幽默都是出于人的智慧,兩者之間常常是有聯(lián)系的。它往往出人意料,又可理解,使人不禁笑起來。有個老太太在樓上晾衣服,不小心把竹竿落下,砸到過路人的頭上。那人氣急了,捂著受傷的頭,攥著竹竿奔上樓,想和肇事者理論一番。在樓梯上正好碰見那老太太。她笑容可掬地說:“真不好意思,我說自己下樓揀就是了,還勞您費心大老遠給我送上來,謝謝您啦!”結(jié)果反倒弄得人家不好說什么了。
酒吧間每天按時停業(yè),可常有許多人仍坐著不走。店主想了個辦法,在酒店門口貼著布告:“本店11:25停止?fàn)I業(yè),洗手間11:30停止使用。”一看布告,顧客就按時出店了。
在緬甸也發(fā)生過類似的問題:
仰光某電影院常有戴帽的女觀眾,坐在她們后面的人請影院經(jīng)理通告禁止。經(jīng)理說:“禁止欠妥,只有提倡戴帽尚可為之?!?/p>
這一天,在影片開映前,銀幕上果然出現(xiàn)一則通告:“本院為了照顧衰老高齡的女客,允許她們照常戴帽,不必摘下。”
通告一出,所有戴著帽子的女觀眾全都摘下了自己頭上的帽子。
在公交車上有時會出現(xiàn)使售票員為難的事,如:
一位貴婦人牽著一條狗登上了公共汽車。她問售票員:“我給它買—張票,讓它也像人一樣,坐個座位行嗎?”聰明的售票員彬彬有禮地回答:“行,但是它也得像人一樣,把雙腳放在地上。”
這樣,給乘客出個難題,問題也好解決了。
有的難題也不好對付,如:
一位官員在視察一所學(xué)校時,走進學(xué)生食堂的廚房。他環(huán)視一周后,轉(zhuǎn)過身來對食堂管理員說:“很好,一切看來都很好,只是這里的蚊子似乎多了一點?!?/p>
管理員聽罷,皺起眉頭想了一會兒,然后回答說:“是的,先生,只是我不知道我們這里按規(guī)定允許有多少蚊子?!?/p>
選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