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高地,在崎嶇山路和美麗風景的映襯下,人們常能看到在獵食者與獵物之間展開的空中生死較量,而盤旋于天際的獵食者就是金鷹。
只要是重量輕于金鷹自身體重的動物,都是它們獵殺的對象
金鷹的捕食范圍很廣,包括昆蟲、野兔、魚類、烏龜和響尾蛇,甚至各種腐肉。一般說來,只要是重量輕于金鷹自身體重的動物都可能成為它們獵殺的對象。比如,蘇格蘭地區(qū)的金鷹主要以松雞和野兔為生,地中海東部地區(qū)的金鷹習慣捕食龜類,北非的金鷹喜歡捕食巨型蜥蜴,瑞典哥特蘭島上的金鷹會捕食刺猬,而美國南部沙漠地區(qū)的金鷹則把長耳大野兔當作主食。除了鋒利的爪子,金鷹卓越的獵殺能力主要歸功于敏銳的眼力,它們可以在1.5千米高上空發(fā)現(xiàn)野兔的身影,這種非凡的視力至少是人類視力的8倍。
跟其他單獨捕食的鳥類不同,金鷹有時會和搭檔一起協(xié)作捕食。通常,一只金鷹負責把獵物驅趕到捕食范圍內,另一只金鷹則專門負責殺戮。捕食的時候,金鷹往往借助生成于地表附近的上升暖濕氣流起飛,這樣可以節(jié)省很多能量。由于金鷹身手敏捷,它們可以迅速地把鵝、天鵝或其他鳥類帶入半空再摔下來,最后在地面吃掉它們。金鷹用利爪將獵物牢牢抓住,長長的曲形爪子一下子就可以刺穿獵物。
冬季來臨,當鮮活的獵物不再出現(xiàn)時,金鷹不得不以大型哺乳動物的腐肉為生。無論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qū)的馴鹿,還是俄羅斯的麋鹿,或者是蘇格蘭地區(qū)的鹿,都是它們無比喜愛的腐食。與其他肉食鳥類一樣,金鷹先把獵物撕碎,然后吞進肚里,食物在胃部的砂囊中被消化,諸如羽毛一類無法消化的食物則以糞球的形式排出體外。
年輕的金鷹盤旋于空中四處覓食,但它活下來的機會仍只有10%
早春,蘇格蘭高地的地面還未解凍,一只年輕的金鷹已經(jīng)開始四處覓食。對它而言,一只大烏鴉就足以飽餐一頓。然而,在眾多的同樣因饑渴而盤旋于天空的成年金鷹中,這只年輕的金鷹能繼續(xù)生存下去的機會大約只有10%。幸運的是,它遇到了一大群從北冰洋飛來避寒的北極鵝。由于蘇格蘭西部的赫布里狄群島的氣候相對暖和,每年都會有大群北極鵝在此登陸,從而成為島上一道壯觀的冬季奇景。對年輕的金鷹來說,這些在天空中整齊列隊飛行的北極鵝是它生存希望之所在。當然,陸地上也有它的獵物,那就是野兔。年輕的金鷹決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捕獵機會,盡管常常不成功,但只要通過反復練習,它就可以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提高自己的捕獵水平。
金鷹的體重可達6.5千克以上,雌性往往又比雄性偏重30%左右。一只金鷹的翼展度平均可達2米左右。金鷹的爪子呈黃色,看上去非常鋒利,輕易地就可以把一只野兔或一只鵝抓住并帶上半空。金鷹胸部和腿部上幾乎全是肌肉,重量占到其體重的將近一半。
金鷹的翅膀很輕,這便于它們在獵物不經(jīng)意間迅猛撲下并很快升入空中。金鷹的眼睛非常大,以至于無法整個鑲入眼窩,金鷹不得不靠旋轉脖子來增大視野。金鷹的顯著標志是頭部和頸部的金色羽毛。金鷹的體毛因地區(qū)不同而有所差異:生活在北美地區(qū)的金鷹的毛色呈暗棕色,邊緣略帶金色;生活在俄羅斯和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地區(qū)的金鷹的毛色更淺。金鷹的腦袋顯得十分小巧,大約是為了整體的美觀。
它們在陡峭的巖壁上搭建寬敞而牢固的巢穴
金鷹喜歡生活在開闊的野外,特別是沒有太多植被且偏遠的山地。一只金鷹的捕獵范圍可在155平方千米以上。
金鷹常把巢穴建在陡峭的巖壁上。它們從附近找來樹枝、小木棍、松果和苔蘚等,搭建起直徑約1.8米、高度約1.5米的巢穴。因為習慣于長期呆在同一個地方,它們往往把自己的巢穴建得即寬敞又牢固,這樣在往后的日子里只需簡單修繕就可以繼續(xù)居住。
金鷹共有5個亞種,全部分布在北半球極地附近。一般說來,北緯30度~60度之間的區(qū)域范圍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金鷹不是候鳥,但所有居住在北緯55度以北地區(qū)的金鷹都會遷徙到南方去產卵。所以,在歐洲,蘇格蘭、挪威、法國、瑞士、德國,甚至歐洲中部,隨處可見金鷹的身影。在亞洲,中國、蒙古、俄羅斯及中亞地區(qū),甚至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南亞地區(qū)以及中東地區(qū),都有金鷹出現(xiàn)。在非洲,包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在內的國家,都發(fā)現(xiàn)過金鷹成群出現(xiàn)。在北美洲,特別是美國西部和加拿大山區(qū),生活著25000~40000只金鷹。這些金鷹生活在這些地區(qū)的山地,只要有充足的獵物和適于筑巢的峭壁或高大的樹木,金鷹就可能出現(xiàn)。
總的說來,分布在西歐地區(qū)的金鷹體形龐大。最小的一種金鷹分布在日本島上,雌鷹的體重僅2.7千克左右。相對而言,北美的金鷹也屬于嬌小型,它們的體毛較之西歐品種更濃重,看上去黑乎乎的。成年金鷹的體色通常呈深棕色,有時背部可能因飛行時被太陽過度照射而微微發(fā)白。未成年的幼鷹在翅膀和尾部有大片白色印記,直到3~4歲時才逐漸退去。金鷹黑白分明的羽毛,曾經(jīng)是美洲原住民作戰(zhàn)時必需的裝飾品。
一旦選定伴侶,它們就會終身相伴相隨,共同哺育后代
在擇偶方面,金鷹表現(xiàn)得十分專一,一旦選定伴侶,就會始終(通常為15~20年)相伴相隨,共同哺育后代。金鷹大約長到4歲就開始尋找配偶。金鷹的求偶方式十分獨特,就像空中舞蹈:雄鷹從空中俯沖下來,伏在雌鷹的后背上,雌鷹保持固定的姿態(tài)并亮出自己的利爪,而后這對情侶降落地面完成交配。
一對金鷹夫婦每年能生產1~2只幼崽,其中往往只有一只能夠存活下來。一般說來,先出生的幼崽會得到父母的優(yōu)先哺育,而后出生的只能得到少得多的食物。當食物稀少的時候,身強力壯的或年長的幼崽還可能殺死自己的同胞手足。在食物充足的時候,兩只幼崽都有可能活下來,它們的父母也會任勞任怨地為其覓食。
幼鷹在出生大約3周后就能自己撕碎野兔等食物了,這也意味著它們即將開始練習飛翔。真正的試飛通常在出生3個月后開始。其間,由于幼鷹尚未熟練掌握獵食技巧,它們必須返回老巢進餐,經(jīng)過幾個月的練習后才開始獨立覓食。
雖然在自然界鮮有天敵,但它們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
目前,金鷹并不屬于瀕危物種,它們在自然界鮮有天敵。但是,威脅金鷹生存的因素卻廣泛存在。由于金鷹喜歡吃腐肉,這就使得它們隨時面臨毒藥的威脅(牧區(qū)為防范野獸捕食牲畜而蓄意下毒)。20世紀60年代,在蘇格蘭及英國北部地區(qū),人們?yōu)榱丝刂坪偤蜑貘f的數(shù)量刻意投放DDT,結果被金鷹誤食。
除了人為迫害,金鷹的命運還取決于所居住地區(qū)人們的土地開發(fā)方式,因為這將影響到它們的食物供給。在蘇格蘭高地西南部地區(qū),人們大量種植商用林,結果將金鷹的活動范圍強行割裂開,最終導致金鷹數(shù)量減少。在蘇格蘭西北地區(qū),由于過度放牧,松雞和野兔的主要食物——石南花的生長遭到嚴重威脅,而松雞和野兔正是金鷹的主要食物,這樣一來,該地區(qū)除了腐肉以外,再不能為金鷹提供任何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