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驚人秘密
1994年3月13日,英國電視臺和報紙等傳媒曝出一個驚人的秘聞——威爾遜于1934年4月拍攝到的尼斯湖怪獸的“經典照片”。是“20世紀最大的騙局之一”;尼西“只不過是人們花幾先令從倫敦的一個商店里買來玩具潛水艇,經過改裝后再在上面安裝了用膠木制成的海蛇頭和海蛇脖”。
策劃這次被當事人稱為“小小的玩笑”的人員,除了聞名遐邇的威爾遜外,還有《每日郵報》的馬爾馬杜克·韋特雷爾及其子伊安、繼子克里斯蒂安·斯林堡等五人。而這一切內幕的揭露,是因為克里斯蒂安·斯林堡的臨終遺言。
消息傳開后,最難堪的莫過于為之奮斗多年的科學家們。就在克里斯蒂安·斯林堡“口吐真言”的半年前,由六名科學家組成的尼斯湖怪獸考察小組,用最先進的聲吶掃描裝置和水下彩色攝像機,對尼斯湖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搜索。
其實,威爾遜所拍的照片一經發(fā)表,就有研究者表示了懷疑。主要是:尼西雖然栩栩如生,但看上去模糊不清;尼西的旁邊沒有任何可做對比的參照物;照片上也沒有任何背景足以證明這張照片拍攝自尼斯湖。
最值得稱道的是,美國的兩位奇異現象研究專家、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地質學副教授查爾斯丁·卡佐和人類學副教授斯圖爾特·D·斯科特,在他們的著作《奇事再探》中,指出了這張照片的漏洞:
“我們曾多次審視這張照片。有一點可能有些問題,即水波形狀不對。照片上沒有比例說明。但我們覺得這個水波像是2.5厘米~5厘米的細浪。如果怪物的頭和頸高出水面1.8米~2.4米——就像目擊者們所說的那樣——那么水波就應該有1.2米-1.5米高,并且水波應該是沿著脊背分開。但照片上并沒有顯示出這一點。如果是一只海獺入水的瞬間,那么照片上這些水波的形狀就完全正確了。海獺的尾巴越來越細,就像照片上這怪物的頸項一樣。我們認為這張照片是一只海獺的尾巴,但這只是根據以上觀察提出的,個假設。”
卡佐和斯科特當時雖然有疑慮,但也絕不會想到在他們的著作出版15年后,會出現如此結局。
照片不足為憑
事實上,有關尼斯湖怪獸的照片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是否可以作為尼西存在的證據?
在英國著名社會學家、劍橋大學人類學教授約翰·喬布斯撰寫的《靈境:未知事物的終極探索》一書中,對尼斯湖怪獸的照片做了詳盡的分析:“1986年,對一些照片進行的全面調查發(fā)現,總共的26幅靜止照片(排除掉已知的騙局照片)、26幅連續(xù)照片和一小段錄像帶,都是從1933年~1983年這50年里得到的。最后10年還有一些補充的照片,但可以肯定地說,其中沒有一幅是有什么意義的。在這總共53件證據當中,25件是在很遠的距離拍攝的,很不清楚,或者沒有旁證,不能夠說明它們表現的是任何一種活物;另有15件被認為是誤判,一般是在水面漂浮著的鳥類或者樹木;在剩下的13件中,5件被證明是騙局,2件被懷疑是造假,只剩下總共6件有可能顯示一些有趣的東西?!?/p>
那么,這剩下的6件是否就是證據呢?喬布斯繼續(xù)分析道:
“其中一張,就是拍到的第一張尼斯湖怪,既看不太清楚,而且非常奇怪。它看上去像半只烏龜殼,后部還只有一個單鰭,看上去一點也不像其他照片中的湖怪的樣子。接下來的第二張照片,顯示的好像是湖中間的一個長形淺脊。如果不是中間濺起來一些水珠,那么,它很有可能被人誤看做一個波浪。當然,它也不是非常清晰,任何人也無法宣稱那張照片顯示的到底是什么東西。第三張是到目前為止有關湖怪的照片中最具戲劇性的一張。除了顯示出兩個很大的黑色脊背正在橫過尼斯湖下游的厄庫哈特灣,它還顯示出厄庫哈特城堡廢舊的樓頂。這就提供了一個有用的參照物,使調查者能夠估計那個怪獸露出來的部分約為16米長。在剩下的三張照片中,顯示出一個脊背露在尼斯湖的水面上,沿著與遠處的湖岸平行的方向移動?!?/p>
持懷疑態(tài)度的賓斯曾說過,丁斯戴爾對他通過雙筒望遠鏡看到的那個場景的回憶是不準確的,他極大地夸大了他所看到的那個物體。
否定意見出現
由于追捕尼斯湖怪獸行動的失敗,否定的意見又開始流行起來。
一位退休的電子工程師在英國《新科學家》雜志上撰文稱:尼斯湖怪獸并不是動物,而是古代的松樹。他說,一萬多年前,尼斯湖附近長著許多松樹。冰期結束時“湖水上漲,許多松樹沉入湖底。由于水的壓力,樹干內的樹脂被排到表面,由此產生的氣體排不出來。于是這些松樹有時就會浮上水面,但在水面上釋放出一些氣體后又會沉入水底。這在遠處的人看來,就像是尼斯湖怪獸的頭頸和身體”。
但這種觀點無法使那些聲稱親眼目睹過尼斯湖怪獸的人們信服。而且在20世紀的末期,又有人幾次拍下了水怪的照片。
2000年初,一位名叫謝恩的蘇格蘭研究者宣稱,尼西這個困擾世人的蘇格蘭之謎可能什么也不是,只不過是湖面下的暗流而已:
為了對世人所稱的尼斯湖怪獸之謎做出科學的解釋,謝恩25年來一直在測量尼斯湖的水溫。并探究其潮汐模式。
謝恩解釋,尼斯湖的狹長形狀及迎著西南風的位置是產生暗流的原因。他認為,怪獸很可能只是大范圍的湖下暗流,他已經建立了一套激光驅動的裝置來向人們再現這一潮汐現象。
1993年,謝恩還曾提出尼斯湖怪獸只是一條大魚之說,并向湖中放養(yǎng)了一條波羅的海鱘魚以做實驗。
但一位叫卡麥隆的人卻堅稱,他在1965年看到的絕不是謝恩所述的鱘魚或是潮汐現象。
“我看到的那個龐然大物肯定長有像腦袋一樣的東西?!笨溌〉脑挼玫搅似渌繐粽叩恼J同。
卡麥隆稱,這頭怪物浮出水面達50分鐘之久,也是史載最長的一次目擊。
謎底眾說紛紜
然而,科學家們并沒有因為發(fā)生了騙局和沒有
找到尼斯湖怪獸而氣餒,關于尼西的搜索依然年復一年地進行著。
但是,為什么科學家至今還不能捕獲尼斯湖怪獸呢?這要從尼斯湖特殊的地質構造談起。
尼斯湖水中含有大量泥炭,這使湖水非常混濁,水中能見度不足1米;而且湖底地形復雜,到處是曲折如迷宮般的深谷溝壑。因此,即使是體形巨大的水生動物,也能很容易靜靜地游蕩在其間。避過電子儀器的偵察。再說尼斯湖中魚類繁多,尼斯湖怪獸不必外出覓食。而且該湖又與海相通,尼斯湖怪獸出入方便。想要捕獲它,談何容易!
不過,到了21世紀的現在,即使是最保守的科學家也承認,經過數十年的探索,尼斯湖中確實有大型不明生物體的存在。
那么,尼斯湖怪獸——尼西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呢?人們眾說紛紜一
哺乳類動物 一些專家指出,尼斯湖怪獸是哺乳類動物,如馬、牛、鯨、海豚等。而加拿大一位古脊椎生物學家則認為,“即使是哺乳類動物,也不會同鯨、海豚、海豹一樣”。也有人說,是海牛棲息在湖中。
魚類動物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地質學副教授查爾斯丁·卡佐和人類學副教授斯圖爾特·D·斯科特在《奇事再探》一書中指出:尼斯湖怪獸是鰻魚更合乎情理。因為,尼斯湖中有許多鰻魚,如果它們不能游到馬尾藻海去產卵的話,就會長得很大。
兩棲類動物 曾經有目擊者看到可能是尼斯湖怪獸的生物體爬過湖畔的草地,因此,有研究者認為尼西是青蛙那樣既可以在陸地上,也可以潛行水中的兩棲類動物。
來自天外的生物“尼西非地球生物”。這或許是目前最富幻想的猜測。到目前為止。人類尚無它的確切材料,人們不禁要問:難道尼西不吃不喝,為何看不到食物殘渣?難道它長生不死,為何沒有尸體浮上水面或沖上湖岸?于是,有學者大膽推測:尼西是在一百多年前,由外星飛船帶到地球上的天外生物。
是否恐龍存在
眾多的目擊報告以及調查資料顯示。尼西是一種腹側有鰭,頭小頸長的動物。因此,有不少人認為它是已經絕跡的恐龍時代的蛇頸龍,這也是世界各國科學家、探險家和游人,熱衷于此的重要原因。
尼斯湖曾經與海相連,是大海的一部分。約在10000年前與大海隔開。如果從那時起,唯一與大海相連的進出口就是尼斯湖,而蛇頸龍被封閉在湖內。并適應了環(huán)境艱難地生存下來也并非不可能。
不過,也有研究者如喬布斯提出了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尼斯湖是否有足夠多的魚來供養(yǎng)這種大型動物的穩(wěn)定種群。
對該湖存魚量的估計為1噸-26噸——前者完全不夠吃,后者剛剛能夠滿足大型捕捉者的需求。
第二個問題是,任何小型種群有沒有可能在隔絕1000余年后還能存活下來,而不被疾病掃滅。
特別是我們記得,動物學家們曾估計,僅僅幾代之內的近親繁殖都會造成無法克服的基因障礙。
網上等候怪獸
現在,探索尼斯湖怪獸又有了一條新的途徑:進入http://www.lochness.co.uk網站。通過下栽網頁指定的多媒體播放軟件,就可以看到由攝像機傳來的每兩分鐘更新一次的真實影像。
2000年2月8日,一套包括四架小型CCD攝像機在內的網上直播系統(tǒng)已經開通,向全世界提供最新的尼斯湖水域實況畫面。
四架攝像機中的三架指向水怪最常出現的水域,另一架對準湖中最深的地段——愛德華深淵。四架攝像機中還包括一架專門用于夜間拍攝的紅外攝像設備。
迄今拿到的證據也許能夠使人相信,尼斯湖里生活著某種我們還不了解的生物,但卻不足以說服更多的人相信它就是本該早已滅絕的蛇頸龍。但愿網上直播能早日掀開尼斯湖怪獸的神秘蓋頭,在21世紀為人類解開一個世界性的未解之謎。讓我們耐心地等待尼斯湖怪獸的出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