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向我們描述了Facebook最隱秘的起源和初衷
一名黑客抱著一臺筆記本,在夜晚寒冷的空氣中靜靜地走著。他來到一棟宿舍的大門前,從門縫中敏捷地鉆了進去。這棟宿舍里的學生個人信息,被一種基于IP地址的安全系統(tǒng)所保護,只有這幢樓內的居民才能訪問。而這名黑客的使命,就是打破這個系統(tǒng)。信息是不能被阻礙的!——一個發(fā)自內心的聲音在大聲宣告。
掃視了一下墻壁,他發(fā)現了他的目標:一個以太網端口。他將筆記本連接到端口上,飛快地抓取了這個宿舍樓所有住戶的照片和檔案。然后,他鉆出大門,走向下一個目標。清晨來臨時,他在自己的筆記本中存儲了足夠多的信息。他要為所有的哈佛人建立一套有趣的檔案,一套由馬克#12539;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Facebook創(chuàng)始人,見左上圖)出品的檔案。這將是他送給哈佛社區(qū)的一份禮物。
2003年10月下旬,Facemash.com讓哈佛沸騰了。網站上會擺放兩張隨機選取的哈佛學生的照片,讓大家比比誰更“熱辣”。這個網站只開放了一天多,卻獲得了來自450人的22,000次點擊。Facebook的種子已經種下了。不過,哈佛的一些學生團體對此卻并不高興。扎克只好關掉了網站并且表示道歉,表示他并沒有想要傷害人們的感情。“我并不想冒侮辱任何人這個險……我只是一名程序員,我感興趣的是(網站)后臺的算法?!?/p>
哈佛校方明確規(guī)定了什么行為是違反隱私的。參考這些規(guī)定,在幾天的時間里,扎克靠著不足為外人道的飲料所提供的能量以及許多快樂的腎上腺激素,編寫完了Facebook.com的第一個版本。他還向大家展示,像Facebook這樣的網站,是值得學生們信任、有足夠隱私保護和安全的網站,是能夠避免那些抱怨的。
這個原本叫做thefacebook的網站,于2004年2月4日第一次對外發(fā)布。每個人的頁面都包括一張照片、頁面右側的個人信息,以及好友列表。值得注意的是,大學生們最感興趣的話題“性”處于最顯眼的位置。在“征友”和“當前狀態(tài)”里的信息表明了你能和檔案主人建立什么樣的關系,你還可以參照“對朋友的期待”中所列出的條件給自己打個分。一個早期的復活節(jié)彩蛋可以讓某人用手機發(fā)送短信“想做愛么?”,如果對方愿意的話,那么答復將會是對方的房間號碼。挺刺激吧。
網站成功了。在開始的三周里,有超過6000名哈佛學生加入了進來。通過“時光倒流機器”(Archive.org提供的一項服務,保存了網站過去各個時期的頁面——譯者注),我們可以回顧Facebook在2004年2月12日的首頁,當時這個網站只是面對哈佛大學的。
早前的Facemash被重新定位,推出了“好友圈”這一功能。這個功能預示了Facebook未來會是什么樣子。在2004年2月6日的網站上,是這樣介紹這個功能的:用戶向網站提交他們的AIM好友列表。“好友圈”會在此基礎上進行各種各樣的分析,使得你能夠發(fā)現誰是你和你的朋友都熟悉的人、看看你有多受歡迎、查看你的聲望、看看你跟另一個用戶之間隔了幾層關系等等。
Facebook迅速席卷了所有的常春藤名校,并且吸收了多達200萬名會員。很顯然,它將成長為一個大家伙。這時候,扎克希望能夠獲得投資,并建立同業(yè)界的良好關系。于是在2004年夏天,他和達斯汀開始向西部挺進;而硅谷,作為頂尖大學(如斯坦福、伯克利)和高科技公司(如IBM、思科、蘋果、雅虎)的聚集地,是互聯網一切騰飛的發(fā)源地。
在那時,Facebook的運行和維護依賴于扎克自中學以來通過各種電腦相關的工作攢下來的積蓄。就在扎克快付不出帶寬費用的當口,皮特#12539;西埃爾出現了。西埃爾是貝寶的創(chuàng)立者,LinkedIn的早期投資者,以及狂熱的自由主義者。西埃爾的天使投資給Facebook帶來了新的生機。他說,按目前網站的估值來看,這是他做過的最好的投資。之所以這么說,也許是因為有一次在他生日時,Facebook的頭兒們從用戶中挑了幾百個美女給他發(fā)站內短信,“暗送秋波”(poke)。(poke是Facebook的一個功能,用戶可以poke另一個用戶,作為一種挑逗——譯者注)
(本文節(jié)選自《Inside FaceBook》一書,作者Karel Baloun曾任Facebook工程師,該書中文版將由譯言網站www.yeeyan.com翻譯出版,本章節(jié)譯者吳佳。譯文發(fā)表已獲得作者本人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