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在重慶,碰上梅雨季節(jié),每日躲在朋友家中海聊。半夜里吃街邊的夜啤酒,頓頓有花椒,吃得味蕾幾近麻痹。餐餐敗給善耍酒令的重慶人,懷抱著老山城,醉生夢死。突然有一天,發(fā)了瘋似地想念南京,想念南京人的不溫不火,那些綠油油的野菜,菊花腦、馬蘭頭,還有夜攤上兩塊錢一碗的蝦皮小餛飩。
回到南京已是后半夜,剛下過雨,路邊水果攤剝下一地爛熟的荔枝殼、櫻桃果,菜農(nóng)籃里掉落的毛豆莢、玉米皮,踩一腳,腐敗了的果香半酸半甜,還殘留著白天馬路的油沆氣。這是一天幾近暮年就要死去的味道。唱了大半夜的歌伎,半倒著小憩,妝容花了,眉宇間還是惹人憐愛。
南京的夜晚,遠沒有重慶的蒸騰鼎沸。這個曾經(jīng)亡掉了六個朝代的是非之地,很少再給人醉生夢死的感覺。秦淮八艷曾經(jīng)日日與文人騷客相往還,酒酣耳熱或歌或哭的河畔,掛一溜真空包裝的鹽水鴨,賣十塊錢一把的雨花石。旅客手持相機觀望游走,早戀的學(xué)生躲進人潮,偷偷地你啄我一口,我咬你一下,書包拖到屁股上,大小明星照在身后丁零咣啷地亂響。這座城市,不再享受成就或摧毀帶來的跌宕,不再有赤條條投奔人海的神氣,少了大起大落的沉浮,少了那些有了今日沒明日的一醉方休。這是一個娛樂的朝代,燈依然紅,酒依然綠,只是容顏改。
這個城市的人知道好日子有的是,可以靜下心來慢慢享受,不用急吼吼地一下子敗掉。他們身上少見賭徒的性格,不急功近利,也決不會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有一塊錢,就要用一塊錢。有時候打車,碰上話多的司機,會很得意地告訴你,今天掙夠了兩百塊,做完這筆生意就收工,到馬臺階烤十塊錢羊肉串,下碗餛飩,搞兩個生蠔,回家前再去澡堂洗個澡。忙忙碌碌的江南人中,大概只有南京人。顧不上朝九晚五的死板規(guī)定,敢于整日里背著膀子悠悠地走。這座城市幾乎產(chǎn)生不了什么壓迫感,它的節(jié)奏很少能改變一個人的步伐。是怎樣的人,就在南京過怎樣的生活。急脾氣也好,慢性子也好,懶或是勤快,都活得自得其樂。
它的閑適,有時到了奢侈的地步。車站依湖而建,旅客下了火車,先辦事還是先看景,成了很困難的抉擇。木舢板的玄武湖岸,常常坐著西裝革履的人,將火車上看了一路的報紙墊在屁股底下,行李箱公文包扔一邊,領(lǐng)帶松著,西褲卷著,褲腳和襪幫中露一段小腿,一副忘了憂愁煩惱的自在模樣。這樣的閑適,花贊了很大的代價。市政府用了五年時間,才建成了現(xiàn)在的火車站。換了任何一座其他城市,都不會有這么好的耐心和勇氣。
在政治上敵不過蘇北人,經(jīng)濟上玩不過蘇南人,南京忍辱負(fù)重地做了首府。大江南北的爭斗中,南京人尷里尷尬地擠中間,一會兒是北方人,一會兒是南方人,做不出領(lǐng)頭羊的姿態(tài),好處沒得,沾了一身腥,還不忘憨笑兩聲。有趣的是,外地人在南京被統(tǒng)稱為“外馬”。比起上海的“鄉(xiāng)勿擰”,廣州的“佬仔、佬妹”,實在好聽不了多少。外地人覺得委屈,抱怨南京人口粗,說話太不文明,還能陰陽頓挫,朗朗上口。南京話的直白,它的大而無當(dāng),簡單易懂,直接體現(xiàn)對外地人的包容。這不是一個骨子里會自卑或者自傲的地方,絕對的隨遇而安,給點陽光就燦爛。說南京人排外。那是百分百的冤假錯案。南京人不屑于擠兌他人,不怕與別人分半杯羹。偶爾心血來潮,對外地人有好奇心,也通常堅持不了幾分鐘。
南京作為老好人,表現(xiàn)暴虐一點的,只有天氣。夏天來了是火城,熱得老頭老太太全躲到商場銀行。冬天氣溫動不動就零下。上學(xué)的時候,學(xué)校里沒有供暖,北方的同學(xué)生凍瘡,兩只手又紅又腫,一時間不知為何物,以為自己腎不好,浮腫到了手。宿舍里女生抱怨衣服總也干不了,潮氣重卻又到不了極致,難得偷吃兩口辣椒,又是拉肚子又是臉上長包。氣候?qū)嵲诓火B(yǎng)人,一定要說好話,就只能說四季分明。每一年,大家抱怨冬天里的寒氣,春天的梧桐樹毛毛,好不容易過了難挨的夏天,和秋老虎打上一架,才能眼巴巴地盼來秋天。本來就很可愛的秋天變得更加彌足珍貴??上н@兩年,冬天來得太早,南京人留不住秋天,只好一年四季地吃板栗,以此緬懷。
南京被稱為“鴨都”,讓昕完的人在一旁笑得很狡猾。金陵人好鴨,一日里輕松消耗幾十萬只,讓善吃烤鴨的首都人也自嘆不如。這些年突然風(fēng)靡小龍蝦,報紙上經(jīng)常放出碩大醒目的標(biāo)題,昨日全城日啖龍蝦百余噸。說不上是跟風(fēng)還是貪食,南京人經(jīng)常有莫名的情愫,無論好東西壞東西,都能勾起他們的執(zhí)著勁兒。新街口南邊有個人人皆知的皮肚面,最沒花樣的一碗面也要七塊錢,除了碗大分量足,別無其他誘人之處。大夏天里沒有空調(diào),只有幾個不會搖頭的破風(fēng)扇。廚房里蒼蠅亂飛,伙計經(jīng)常在不要辣的碗里放辣油,給要木耳的澆頭里猛放香菇。但是南京人不知道嫌棄,動不動就花七塊錢憶苦思甜一把,擠在人堆里滿頭的汗,左手是自帶的餐巾右手是自帶的水,專情得讓人不知其所然。
他們也知道自嘲,管自己叫大蘿卜。蘿卜土氣,和南京人一樣簡單實在。前些年市政府為出租車改頭換面,很民主地征求市民意見。一個月后,滿大街的出租車都變成了菜綠色,綠油油的一大片,濃油重彩得過了頭,看得人眼暈窒息。剛開始的那幾天,上了街都不敢睜眼睛,想不明白南京老百姓的眼光怎么能如此下里巴人,挑了這么個不留余地的顏色,想改都難。偶爾去一次北京,看見紫的黃的白的果糖一樣時髦的出租車,更是忍不住感嘆南京人的缺乏想象力。南京大小交通路口的倒計時燈,每個數(shù)字都特別大。特別綠,使用得過于生猛,仿佛綠色最廉價,幾乎到了白送的地步。時尚是個很奇怪的東西。這些泛濫成災(zāi)的綠色,看習(xí)慣了,倒?jié)u漸覺出好來。夏天里看了挺涼快,冬天里又有些暖意,滿大街奔跑的出租車,像民俗畫里的大蟾蜍,碩大的綠著,怪里怪氣地透著喜慶。如今我已經(jīng)被南京的交通信號燈寵壞,看慣了清楚明了數(shù)字,在外地過街,總說不出的別扭。
大蘿卜有時候會像小孩兒一樣的人來瘋。晚飯時間打開電視,南京人的上鏡欲和表演欲越來越讓人乍舌。醉漢半夜里躺馬路中間大叫,大地是我的母親,天空是我的父親。這是南京人活鬧鬼最上乘的境界。大多數(shù)的小混混,口口聲聲派出所里睡過覺,公安局里報過到。實際上也就喝喝小酒,跳跳小舞,吹起牛來比誰的嗓門都大。難得有小奸小壞的時候,不像南方人粘嗒嗒的沒脾氣,也完全沒有北方人的血性。說到底,南京人的興趣還是在自己身上。這是一個興致來了,就要求別人注意力的群體,旁觀會給他們帶來莫名的自信,充滿阿Q精神。最常見的姿態(tài)是信誓旦旦,拍了胸脯賭咒發(fā)誓,篤信到好笑。駕校的教練喜歡說,包你一個禮拜拿照。理發(fā)師傅把包你好看掛在嘴邊。就連街邊賣旺雞蛋的老太太,也發(fā)誓自己的臉盆里全是雞沒有蛋。談不上童叟無欺,也絕不是坑蒙拐騙。自家筐里沒爛梨,是南京人一直以來的精神信條。
朋友從北京回來,說吃披薩的時候坐趙薇隔壁,買星巴克的時候排印小天后面,在王府井過馬路看見樸樹,在前門停車碰上陳奕迅。忍不住有點眼饞。在南京常駐的明星,大多半紅不紫,無法讓追星族歇斯底里的瘋狂。這個城市給人的第一印象也許不是很好,光鮮不足,沉悶有余。給上一個星期,它的好才能慢慢地品出來。其中樹是很重要的道具,盡管在城市建設(shè)中被砍掉不少,剩下的依然很有規(guī)模。排場大得嚇人,一條馬路,從開始到結(jié)束,一氣呵成。最常見的法國梧桐,經(jīng)常長得失了控,前后左右地打架。鋸樹工人開了大卡車來,拿了家伙,忙一個上午,才能鋸下比腰粗的一段。哐的掉落在地,整條馬路都要哆嗦幾下。太平北路的雪松,頤和路的榆樹,50年前就很成氣候。南京的歷史文化感,很多時候殘留在樹上。星相也許沒有,好在樹讓這座城市充滿詩意。
還有很多有詩意的地方,比如先鋒書店,比如大街上每五十米就有兩三個的報刊亭,比如鼓樓附近三三兩兩的大學(xué)校園。一個城市,樹多,書多,學(xué)校多,就壞不到哪里去。E.B.懷特將紐約比作詩,我只好退一步,將南京比作隨筆,溫和又不乏詩意,少了雕琢的痕跡,信手拈來,老少兼益。最有耐心,也便最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