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以此文獻給我的大學,我的青春,我的完美生活。
九月
不知不覺已入秋了,天氣怪得很,突然下起雨,又豁然晴開了。這就是開學的時候,一年之前,兩年之前,都是雨,再往前說,只晴了一天,之后就是連續(xù)的十天雨??墒沁^去的九月是炎熱的,甚至在最初的時候難于忍受,吃不下東西,本來就差勁的身體越發(fā)的瘦。
進入九月,進入秋天,自然而然地想起葉子,想起凋落,想起枯萎,想起末尾的大學與即逝的青春。事實上初秋的時候是綠得最絢爛的時候,蔥郁的綠。散發(fā)著生命的魅力。我自認為這是生命之使然,卻不愿言及回光返照之類的言語。
想到葉子也就想到自己的理想生活,帶了絲絲的寂寞與縷縷的溫柔。倘我也是一片葉,等待墜落,隨了風,四處游走。都是陌生的地方,卻都是一樣的聲音與色彩。沒有什么需要我去修飾,也沒有什么記得相關我的印象。一片葉,不知何時,不知何處,不知所蹤。
九月,是開端,小學,中學,大學。這已是我生命中一半的年紀,都在九月。明年還是一樣,得工作了,又是九月,卻也是一個終點。未來是不可預料的,我只可以虔誠地對待,度過,記得……
顏色
所有的顏色都是純粹的。我自然明白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七色彩虹,什么把所有的顏色重疊就是安靜得有些沉悶的白,什么無色就是透明??晌揖褪窍嘈牛械念伾际羌兇獾?。
不是說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嗎?所以我所認為的顏色的純粹更注重其獨特。本身的特別還有別人的特別,都讓顏色輕易地走人記憶,充當背景了。
大學的顏色怎樣說都是豐富的,不論絢爛、黯淡,不論多彩、單調(diào),不論……我沒有辦法確切地選擇并描述,只是尋找一些自己不討厭的調(diào)子,把自己的故事放在其中。喜歡黑色,一些原因是王小波的《黑鐵時代》,另一些就是我片面地認為黑色可以更安靜一些,還有就是由黑到白可以表現(xiàn)整個世界。往下排列的話,就是一些淺的色調(diào),米黃,蠟白,青綠,靛藍。我不愿憂郁,只是喜歡,沒有其他的原因。
太強烈的顏色是會讓人失望的。我說不上什么根據(jù),但可以感覺到。
我們生活在透明色中,透明的世界,透明的人??赡懿粫腥苏J同我的文字,但事實上太多的人混淆了透明和黑白。
常去處理一些照片,裁一個角落,或者隨意的一片,對比度調(diào)高,部分增強,讓那些無關的風景在光芒中消失,然后再調(diào)出各種調(diào)子,給自己一種溫暖的感受,或者是悲傷的。
黑白色也就是過濾色吧。沉淀色彩,凸現(xiàn)真實。我的小世界中,淺藍色居多。書上說那是淡淡的冷調(diào)。我不以為然,習慣著習慣。
有一首歌叫《流光飛舞》,后來用相機拍攝了許多流動的色彩,由衷地喜歡。
我們的生命是怎樣的色彩呢?如大學吧,豐富又帶了一些矛盾。我們不知覺地在色彩中生活,為生命行走。不論什么,都是純純的。
存在
所有的事物都以獨到的方式存在。但有一些我們難于發(fā)覺。太快的,太慢的,瞬間的變化,緩緩地流逝。
常寫些關于真實的文字,也總是關于存在。我們的大學,伴了時光,一點點從未來走向過去,變成記憶。我們的歲月,伴了心情,從希望走到失望,不斷地徘徊思索。存在,之前的故事,之后的創(chuàng)想。我們根本沒有必要一定用唯物的思維去解釋所有,發(fā)生的,臆想的,都是存在。
四年的大學,讓這一方古城成了我的第二故鄉(xiāng),讓我走過了生命中被認定的最絢爛的日子。長大了,小時候的經(jīng)歷成了一些影暈。我自然明白回不到從前,但我相信那些的存在。若用另一個時間坐標,那些正在進行,或者還在等待發(fā)生。
文字,影視,都以獨特的方式記憶理想和思考。它們獨立地存在,也是純粹的。故事和心情融在其中,它們的存在需要一個載體。
想寫個本子,記憶經(jīng)歷的所有;或者說是想拍段片子,反映存在,真實的存在??纱嬖诘乃卸际沁B續(xù)的,我們可用的方式都只是一種視角,一些片斷。真是無可奈何。
大學里的人十之八九是帶了迷茫的。他們在匆忙的人流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更找不到理想的位置。永遠是多遠?如何去度量?現(xiàn)實的世界總不可能用數(shù)據(jù)來表示所有的。我們都有期望,又都不確定是不是可以出現(xiàn)。只是虔誠地相信,一定存在。而實際存在的,都只是懸浮空中的幻象。
特別的鐘意于攝影,不論如何記憶下來的都是真實的存在吧。
我們的生命還有多長?五十年?七十年?也許根本到不了。我們生來就是奔了那個方向去的,但這生命的意義就是自己的存在。確實發(fā)生了一些事的,關于我的,哪怕我不在了,哪怕我再不回來。
存在的,不一定盡是美好,但總有美好的。安靜地發(fā)覺,我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美好。
信件
大學的前兩年收到差不多200封信,寫出去的自然也是這個數(shù),三年級的時候信件數(shù)量驟減,仍然繼續(xù)的只是些陌生人的了。我有個習慣,所有的聯(lián)系都不會在我這里成為終點。所以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為一些人沒有能堅持給飛來的消息一些回音。自然電訊的發(fā)達使得那紙筆顯得有一些笨拙,可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成長,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可分享的相對少了,又沒有情調(diào)去分享了。
寫信是很辛苦的事,既是作者又是讀者。想在有限的文字中攜帶足夠多的信息,尤其是對文字本身的理解與應用。
很多朋友把我的信件拷貝又郵了回來,自然那是因為我的要求。我特別喜歡讀自己的信,尤其是把與一個人一直聯(lián)系的許多信件聯(lián)系起來讀,好似故事里的神奇。你可以清晰地把日子分開了,合起來,在一頁頁的空白上添加一些事與情。在你琢磨忘與記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存在的東西不可消失,寫在紙上更顯得真實。
一些信箋是相關陌生人的,要么是我心血來潮一定要和別人爭個說法,要么就是一些人讀了我的一些文字來討個建議。這是很特別的事,你會超乎尋常的認真,甚至夢中還會自詡為太陽,燦爛地想像……
我把信件都整理起來,那些文字一來一往都已經(jīng)幾十萬的字了。這將是我青春的財富。
籃球
大學里的籃球記憶要從二年級開始,在大家都熟悉的時候。我們一般下午去,連續(xù)玩上三個小時,六個人打半場,或者八個人。我們一直把這活動延續(xù)到了現(xiàn)在,感覺真好。大學中難得的真實,流許多汗,喝許多水,特別的舒心。
在打球的同時也關注NBA,關注姚明,關注火箭。我們親眼目睹了他的成長,那本身就是特別值得我們學習的。每個周一、周四都會去買報紙,一字不差地閱讀,還盡力地記憶所有人的數(shù)據(jù)。終于現(xiàn)在可以明白所有比賽的術語還有那些人的履歷和特長了。
在平素的生活中,我們總結了一些經(jīng)驗,對于一場比賽,對于一支球隊的發(fā)展,對于一個賽季的變化。不論做什么事,我們的目標都是要明確的,然后要為了這個目標不懈地努力,分工合作,調(diào)整自己狀態(tài),做長遠的規(guī)劃……太多了,這里說不清楚的。如果一個人可以真正地看懂比賽,他真的可以學到許多。
籃球場是一個舞臺,不論是不是職業(yè)聯(lián)賽,是不是高手,只要手里有球,你就是主角,就要為自己的下一個動作思考。
打球的時候十分投入,什么都不多想,真是幸福的記憶。
音樂
最初聽音樂只憑一種感覺,好或者不好,也只是那一刻的心情。可后來變了。習慣了把歌詞當詩讀,也習慣了為一些文字編一些吉他的伴奏。于是發(fā)現(xiàn)了許多的不同。音樂是一種表達與記憶的方式,所有的文字都在講述著故事與心情,所有的音符都在尋覓著一種共鳴。每一日都是與音樂相關的裝備,收音機,錄音機。電腦,MP3……太多了,我們的生活幾乎離不開音樂了。
在自己開始寫歌之后才明白音樂的本質(zhì)就是聲音。或者是純凈的嗓音,或者是樂音。在經(jīng)過混合之后只呈現(xiàn)了一種聲音,獨特的,可以讓人有所感悟,難于忘懷。
大學中的音樂,流行與經(jīng)典成了主題。許多人愛得明了起來,不似曾經(jīng)的狂熱。但民謠少起來,那個固定的聽眾團體已經(jīng)在不斷地減少。關于愛情的歌謠永遠都是最多的,所以選擇也多。單身一族的歌曲是受所有人喜歡的,還有關于思念和懷念的音樂。
我的音樂世界中最多的還是純純的民謠與輕微的搖滾,于是校園成了青春的底色,年輕的迷茫和理想的迷惑成了幾乎永恒的主題。但生命還是要追求一種本真的體現(xiàn),所以也聽家駒的歌,總是感悟多多。
喜歡班德瑞的寂靜山林,聽到風聲,雨聲,流水聲,心情會馬上好起來。最美的音樂在于自然。
愛音樂的人對聲音會特別的敏感,善于捕捉與發(fā)覺那些美妙的聲響,也善于發(fā)現(xiàn)那些不美好的聲音。所有的事情都是兩面的吧。不用再多說什么了。
秋天
秋天是個特別的季節(jié),許多事情都開始在這里,而倘若是喜歡思索的,也會輕易地發(fā)現(xiàn),這也是我們最先告別的季節(jié)。
秋天里總是開始新學年,可這也有終點的時候,早早地過了,再也沒有候補的。秋天是個豐富的季節(jié),最初暑氣還沒有退完,遇上秋老虎,就是沖涼也熱得發(fā)慌,而到了尾巴上就冷了,起了北風,還有鋪天蓋地的落葉,從成熟到衰老好似一瞬間的事。
十月的時候遇上難得的長假,不少人會預支后半年過半的開銷去安排這一周的時間,同時呢,中秋也就在前后,該問候的問候,該改變的改變。秋天的日子是匆忙的,大都很清醒的樣子,穿的衣服越來越厚了,也越來越明顯地體會到溫暖和寒冷的區(qū)別。
若是按照大家衣著的習慣,秋天是要到11月底才結束的,被想像的漫長冬季不知覺已沒有多少日子,過個新年,轉眼就回家了,一來一往,也差不多了。又是另一個時節(jié)。
在西安,秋季的雨異常的多。我們一年級的時候軍訓,這里就下了一個月的雨,連閱兵的儀式都是在水里走的。之后的幾年也常有超過十天的連陰雨。不一樣的一點是這里下雨溫度不會降下來,還會有些悶,只有晚上才有一點風。
二年級的后秋,一天晚上溫度驟降。結果讓前一天還紅艷的美人蕉都凍僵了,驚得我叫朋友小琳去照相,幸虧她沒有理我。
我們始終是呆在校園中的,一直上課,沒有什么特別。在中秋之后往家里打個電話,問問莊稼收成怎么樣,只是這么多。
06年的秋天是需要特別的記憶的,因為想為自己多留一些印象。我從開學就準備著告別的事了。用四分之一的時間告別大學,有一些夸張。但就算這樣還是擔心完成不了安排的事,所以就都隨意了。
秋天里聽許巍的歌,那些混凝土造的房子、修的路會跳躍出許多影子來,我就與它們一起,告別理想,告別季節(jié)。
永恒
我從來都不明白這究竟代表什么,是時間停下來,還是故事往復著進行?都不可想像。前者我們成了歲月的浮雕,后者就如劃損的碟片,最終屏幕黑下來。機器發(fā)出費勁的聲響。
痞子曾用推算法,說明天如何,明天的明天又如何,于是永恒就演繹出來了。我從來不期望那么久,只要今天舒心一些就好了。如果一定要說一些永恒的事,那一定是精神層面上的。學生時代的人總設想永恒的事情,說些相關永恒的話,表示他們愿留在青春時代。
沒有經(jīng)歷過愛情,但總不至于沒有聽說過,想起那些關于永恒的話,只覺得感動,青澀中的真誠。那一刻就是愛,那愛不計結果,也不受束縛。這本身就是難得的吧。
大學之終,做過這樣的夢。我們停留在校園中,就這樣有些悠閑的樣子。想像不到其他的會怎么樣,不會發(fā)生,也不用考慮了。面對生活,許多時候會有這樣的打算,只做個天長地久的夢。
許多的朋友都開了博客,但一直記憶著,尚未荒蕪的就少之又少了。那一日朋友說,等我們老了,生命終結,那些文字就獨自存在著,在網(wǎng)絡消失的時候它們消失。那是什么時候呢?不知也不解。
我們總是很容易的把永恒和永遠放在一起來說。我常言永遠,相比說生活中的習慣,自己的信仰,有生之年,一直追求,一直保留。
世界變換著,旋轉的是自己。于是很多的事物根本不可識,更別說記了。所以選擇是必須的,我們倘若被世界所累了,就對不起生命本身了。
也寫故事,故事中也言及永恒。那本就是一種信任,一種探索。而這信任,這探索也就是一種永恒。
我愛青春,青春不是永恒;我愛永恒,永恒卻不存在。青春中的人,理想懸浮在空中,無處著落。這青春要走的話。那理想就那么懸著?;仡^看一看,遠了,更遠了。我們確定還未消失,但卻根本抓不住了。
存在了就是永恒吧。那就讓我們安靜地看待一切,隨著發(fā)生,記憶所有。
時光
如果大學的四年我在做別的事情,整個人生都會是不同的??纱髮W之前,不知道要做些什么,等清楚要做什么,卻由不得自己了。
我沒有勇氣去放棄大學,我沒有依據(jù)給我勇氣。我總是用后面的日子當作之前的附帶。大學里安安靜靜,我們經(jīng)過。四年,這就是時光。
假設我去練琴,也許可以作個專業(yè)的吉他手;倘若我選擇勞動,沒準此時已成了家,還有了更多的責任,關于孩子和愛人;如果大學沒有虛度,我們也就可以驕傲地走向未來,那喜歡或者不喜歡的路,就沒有心思再去回味和思考了。
問題不在于大學,而在于自己??晌也荒芴煿肿约?,因為一直都在努力。之前總以為大學是理想世界,一切都已有了即定的歸宿,結果發(fā)現(xiàn)混亂,在混亂中困惑,在困惑中給自己“定”下了路。
時光,總是安靜地走。
時光之中遇見,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心情,而伴隨歌聲的吉他,總是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響動。
燦爛陽光,匆忙人群,不知不覺,想起你。
記憶,城市,春天,晚霞,神采飛揚。
我們說在時光中尋找方向,我們說在時光中保留暢想。消逝的生命就這樣行走,伴了歌謠,那么快。
大學之后,我要做什么呢?終于有一些打算了,可總感覺那是難于實現(xiàn)的。我們找到了方向,卻失去了勇氣,失去了信念。
當我們回首的時候,竟迷惑了,淡漠了大學的初衷,也許最初我們就是不清晰的。
學了許多的課,但不知道為什么開始,為什么結束,怎么樣去聯(lián)系。隱約中有了些印象,那就是自己也許一天不如一天。
我們回憶時,時光在走;我們留戀時,時光在走;無時無刻,奔跑抑或行走,只是我們選擇的一種方式,最重要的就是明白時光在流逝,要意識到珍惜是為什么。
享受時光,享受青春。
珍惜我們所經(jīng)歷的,所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