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名醫(yī)談病”專欄,對“糖尿病前期”的預防做了簡單的介紹,受到了很多讀者的關(guān)注。要控制糖尿病前期的發(fā)展,要做的還很多……
空腹血糖介于6.1~7.0毫摩爾/升,或餐后血糖介于7.8~11.1毫摩爾/升,這就是“糖尿病前期”。上期曾經(jīng)說過,糖尿病前期已經(jīng)屬于糖尿病的第一階段,只要對此階段進行認真防治,是可以阻斷糖尿病病程的發(fā)展的。如何防治呢?答案是:篩查第一,干預墊后,重重設(shè)關(guān),確保安全。
糖尿病前期的篩查
對糖尿病前期的篩查是不能掉以輕心的,整個篩查過程從正常人群開始,不放過每一個“異常情況”,逐層進行,直至確診。
◇正常人群(尤其年齡大于45 歲者),如果空腹血糖低于5.6毫摩爾/ 升或隨機血糖低于6.5毫摩爾/ 升,則每隔2~3 年重復檢測一次。
◇如果空腹血糖高于或等于5.6毫摩爾/ 升或隨機血糖高于或等于6.5毫摩爾/升,還需進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試驗(如餐后2小時血糖)。
◇如經(jīng)進一步檢測確診為糖尿病前期者或糖尿病者,應該積極治療,并且每6個月定期到醫(yī)院復查一次。
有效干預,遠離糖尿病
一旦確診為糖尿病前期,就要給予有效的干預。改善生活方式是最有效、最廉價的措施。而控制飲食、適量增加體育運動、控制體重等只是一個籠統(tǒng)的介紹,具體如何做,是有很多講究的。
飲食治療對于處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每天飲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比例該是10:3:2。具體的量根據(jù)人每天活動量而定,如低活動量(辦公室一族),每頓要吃50~75克米或面,脂肪攝取約15~20克(約100克瘦豬肉所含的脂肪量),而蛋白質(zhì)的攝取,每天一個雞蛋就足夠了;如果運動量較大,應適當增加每天的攝取量。
值得一提的是,要增加食物纖維的攝入,每人每日食物纖維的攝入量不低于35克。應多吃含纖維素較高的粗糧、麥胚、豆類及蔬菜等,選擇瘦肉、去皮和脂肪的家禽、脫脂或低脂奶;另外,避免煎炸食物、西式快餐。
運動療法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及其他代謝指標,還可以使胰島素與受體的親和力增加,敏感性增強,并調(diào)節(jié)血脂,有利于防止糖尿病血管突發(fā)癥。但運動必須“適量”才能起到作用,否則非但達不到應有的療效,有時反使血糖升高。
具體來說,應保證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15~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慢跑、爬樓梯、爬山、游泳、騎自行車等。一般來說,糖尿病前期患者體質(zhì)都偏弱,開始應先進行短時間的輕體力活動,運動到略出汗為止;隨著體質(zhì)的增強,再逐漸增加運動量及運動時間。
藥物干預近年來國內(nèi)外許多研究證實,在飲食療法和運動療法基礎(chǔ)上,采用藥物干預的方法能更有效對付糖尿病前期。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如雙胍類藥物、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如拜糖平、倍欣),還有一些益氣養(yǎng)陰活血的中藥(如生黃芪、生地、蒼術(shù)、元參、葛根、丹參等,具體劑量根據(jù)病情而定),這樣不僅能延緩糖尿病前期轉(zhuǎn)化為糖尿病,還有可能使糖尿病前期患者恢復正常狀態(tài)。
應該注意的是,糖尿病前期患者即使經(jīng)過調(diào)理、治療,暫時解除了“警報”,但如果不堅持原來的治療措施,也有復發(fā)的可能,所以糖耐量低者必須“警鐘長鳴”,堅持干預治療不懈怠,才能對糖尿病說“不”。
編輯/于嘉男 yujianan@cpc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