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 月份開始,兩位可愛的小朋友每月都會出現(xiàn)在這里,報告他們這個月的新“本事”;兒科大夫和早教專家也會給出發(fā)展建議,供同月齡寶寶的媽媽作參考。
男寶寶姓名: 劉家樂
8 個月體重:9.5kg 身高:71.5cm
9 個月體重:9.8kg 身高:72.5cm
家樂媽姜萍的育兒手記:
呵,長脾氣了!
小家樂終于長牙了!長出了兩顆下牙,已依稀可見上牙將要出來的痕跡。原本還在擔(dān)心是不是有點缺鈣,現(xiàn)在看來應(yīng)該只是出牙早晚的問題吧。
記憶力特別好?,F(xiàn)在只要問他:“幾點了?”小腦袋馬上轉(zhuǎn)向時鐘;“丁零零有電話了?”就去指指掛圖上的電話;“天黑了嗎?”便望望窗外;“爸爸媽媽的照片呢?”就會仰頭看看墻上。
模仿能力也很強,跟著大人會謝謝、鼓掌、撓撓等不少動作。時常發(fā)出嗯、嗯的聲音,這是想說話了吧!
讓媽媽煩心的是,脾氣好像變得越來越壞,稍不合心意咧嘴就哭。不管什么東西玩夠了就故意往地上一扔,還很會撒嬌呢。
給媽媽的提醒
有脾氣不一定就是“壞脾氣”,寶寶只是還不懂得如何表達(dá)自己的需求。你可以抱抱寶寶,安撫一下小寶寶的情緒,再大一些就要用言語提示他如何表達(dá)自己的感情和需求。當(dāng)然,無條件接受的是寶寶的情緒,如果寶寶的要求不合理,你可以根據(jù)情況作出不同的回應(yīng)。(北京安定醫(yī)院 李建茹大夫)
家樂本月一日生活舉例
7:00 ~ 8:00 起床,喝母乳、吃小饅頭。
9:30 喝母乳。
10:00 ~ 12:00 睡覺。
12:00 吃米粥半碗、三文魚泥1/3 瓶。
15:30 吃蔬菜肉末面條一小碗。
16:00 ~ 18:30 去小區(qū)里玩。
18:30 ~ 19:00 吃菠菜豆腐湯小半碗、雞蛋羹1 碗。
21:00 ~次日7:00 睡覺,喝2~3 次母乳。
女寶寶姓名:劉北悠
8 個月體重:9.1kg 身高:69.5cm
9 個月體重:9.2kg 身高:70.5cm
悠媽秋辰的育兒手記:
親歷傳說中的“嬰幼兒急疹”
第一二天 高燒,最高時39.2℃。剛打完疫苗,以為是接種反應(yīng),沒有特別重視。
第三天 早晨體溫37.4℃,還算正常,松了口氣。下午三四點體溫突然一路高了上去,夜里一點多的時候已經(jīng)燒到39.8℃。該是嬰幼兒急疹吧,沒有馬上去醫(yī)院。
第四天 郁悶的一天。疹子還沒出來,上午退到37℃多,下午體溫又上去了。壞了:按說幼兒急疹是持續(xù)高溫、熱退疹出,悠的情況對不上呀,急奔醫(yī)院。大夫查了血,按病毒性感冒處理,要求馬上輸液。更郁悶的是,碰上一個迷糊的護士,本來在寶寶腦袋上扎針就夠讓人難受了,她竟然扎了兩次才找到血管,心疼……
第五天 終于等到了燒退疹出。鬧了幾天,還是嬰幼兒急疹。唉,去讀個醫(yī)科的心都有了。
給媽媽的提醒
“持續(xù)高燒”是對大多數(shù)情況而言的,但也有個別孩子,上午只有37℃多,到了夜里才升至39℃左右。這個寶寶恰好在這個“小概率”事件里,媽媽會動搖也是情有可原。(北京兒童醫(yī)院 姚林燕大夫)
北悠本月一日生活舉例
6:30 ~ 8:00 起床,吃早餐(米粥、小饅頭、南瓜泥)。
9:00 喝配方奶150ml。
9:30 ~ 10:30 外出玩耍。
10:30 ~ 11:30 睡覺。
13:00 喝配方奶180ml。
15:30 吃雞蛋黃1 個、米粉。
17:30 喝配方奶180ml。
18:00 ~ 19:00 外出玩耍。
19:30 蔬菜面小半碗。
21:00 喝配方奶150ml。
21:30 ~次日6:00睡覺,中間喝一次配方奶60ml。
成長發(fā)育速查(滿9 個月)
孩子常常做什么父母可以做什么
他應(yīng)該會什么?看到物品掉落,能用目光尋找。
伸手夠物。找一些安全的東西放在孩子周圍,比如軟球、布制的小動物、積木等。
找個安全的地方讓孩子坐在墊子上。
幫助孩子站起來,坐起來,爬,鼓勵他的每一個進步。
注意孩子放入口中的東西,小心中毒或者噎著。
和孩子玩躲貓貓,鼓勵他的每一個動作。
甚至還會什么?趴著能坐起來。
坐著能拉著站起來。
拿走正玩的玩具會不高興。
能夠爬行。
扶著東西或人能站著。
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東西。
玩躲貓貓。
大人說再見時知道擺手。
注:每個寶寶的生長發(fā)育速度不盡相同,如有疑問請向?qū)I(yè)人員咨詢。
本月熱點提問
Q寶寶從高處摔下來了,后腦勺起了個大包,會不會有危險?
A: 大概沒有幾個八九個月大的嬰兒沒被摔過。寶寶最常見的跌落是從床上掉下去,其次是沙發(fā)或桌子、凳子上。這些地方都不算高,如果孩子跌下來后馬上哭出聲,一般問題不大。即使寶寶因為驚嚇臉色蒼白,只要安撫后緩過勁兒,也不要緊。
具體而言,孩子摔下后立刻大哭、沒有發(fā)現(xiàn)其他不適、情緒也很好,甚至腦袋上磕出柔軟的腫包——這是頭骨外血管出血造成的——就不用特殊護理,讓他安靜地睡一會兒,睡醒后情緒很好,玩耍自如就沒事了。如果孩子頭部受傷后大哭不止、嘔吐、抽搐、意識不清、左右瞳孔不等大,馬上送去醫(yī)院診治。
除了頭部受傷以外,偶爾也會發(fā)生脾臟、腎臟受傷的情況或骨折的可能。所以,還要觀察寶寶小便是不是帶血、腹部是不是鼓脹等癥狀。一旦確認(rèn),立即帶寶寶去醫(yī)院。
(北京兒童醫(yī)院劉紀(jì)平大夫)
來自醫(yī)生的2 條建議
1開始確立餐桌規(guī)矩。
經(jīng)常看到大人追著兩三歲的孩子喂飯,大人累,孩子也不見得愉快。追根溯源,大多是小的時候沒有養(yǎng)成好的進餐習(xí)慣。八九個月大的孩子,吃飯應(yīng)該定時定點,如果寶寶不吃,也不用著急追喂。有一句老話“孩子餓了自然會要吃”。慢慢地,寶寶會知道,錯過了吃飯的時間,是要餓肚子的,自然就會調(diào)整過來。
2不要忽視了對寶寶生長發(fā)育的監(jiān)測。
八九個月后,寶寶食入輔食的量逐漸增多,媽媽們非常想知道,寶寶吃得夠不夠,營養(yǎng)是不是全面。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利用“生長發(fā)育曲線表”(在“父母必讀育兒網(wǎng)”上即可下載)進行監(jiān)測。身高、體重、頭圍等指標(biāo)能反映寶寶生長發(fā)育的基本狀況。半歲以內(nèi),媽媽們至少每個月應(yīng)該測量1 次,半歲以后,至少3 個月測量1 次。根據(jù)這些指標(biāo)繪制寶寶的生長曲線,觀察曲線是不是在正常范圍內(nèi),并且勻速順時增長。如果發(fā)現(xiàn)突然增減,及時咨詢醫(yī)生。
(北京兒童醫(yī)院 姚林燕大夫)
快樂的養(yǎng)育
建立“小圈子”
仔細(xì)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在兩個似乎互不理睬的八九個月的小嬰兒之間也會“互動”。比如,短時間地抓一抓,笑一笑或偷偷“踢”一下。甚至,他們會相互觀察,然后試著干和小伙伴同樣的事情。爸爸媽媽需要給寶寶提供足夠的建立“小圈子”的時間。寶寶有了自己的“小圈子”,也意味著有了學(xué)習(xí)等待、分享等的機會。
(北京瑪麗婦嬰醫(yī)院 李月萍大夫)
第10 個月時,兩位寶寶又分別給媽媽們出了點“難題”,北悠媽媽還動用了珍藏的“育兒熱線”,她得到了滿意的回答嗎?醫(yī)生會給10 個月的寶寶什么樣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