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寶寶哭起來時,沒有人知道他打算哭多久,那個投入勁兒,真像參加了一場“哭鼻子大賽”。
很多新手爸媽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你的寶寶在哭,而你卻束手無策。他為什么如此“酷愛”哭?該怎么平息他的哭聲?聽聽專家和前輩媽媽的看法。
從出生到3 個月的寶寶
老天,每天要哭1 ~ 3 個小時!
在最初的幾個月里,寶寶的哭鬧顯得難以抑制,這主要是由于他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尚未成熟造成的。
如果我們把新生兒的每一次哭聲都精確記錄和計算的話,他們每天大約要哭3 個小時。到3 個月的時候,大部分嬰兒每天哭的時間減少到1 個小時左右,而且從此以后,哭的頻率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高。
一個人的保健運動會
雖然表面上是在上演一場又一場的悲情戲,但是從生理的角度看,寶寶的啼哭更像是一個人的“保健運動會”??奁旧硎怯昧Φ暮粑鼊幼?,通過哭,寶寶胸腔的負壓增大,肺泡擴張,呼吸肌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肺部活動量得以加大,吸進更多新鮮的氧氣,排出更多的代謝廢氣,使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增強,從而促進生長發(fā)育。其實,適量的哭對寶寶的健康是有益的。
那些賺取寶寶眼淚的事
什么樣的情緒容易引發(fā)新生寶寶哭,是傷心、憤怒還是失望?也許都不是。
還不會說話的寶寶,他的哭泣能夠給看護者一個信號:“我的生存受到威脅了,需要你來幫助?!边@會促使看護者關(guān)注他。這種哭是比較好解決的,只要排除了這些不適就可以了。
但是,寶寶的哭鬧并不僅僅是為了表達及尋求幫助,它更廣泛的作用是和看護者的交流。累了,緊張了,需要媽媽抱抱和撫摸,都會讓寶寶哇哇大哭。他是借此機會同媽媽“說話”,告訴媽媽自己的狀態(tài)。我們本能地抱起他,回應他——交流因此開始。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有了兩種假設:寶寶會為生存而哭,為交流而哭。其實,在另外的某些時候,寶寶自己也不一定知道為什么會哭!也許他在通過這種“莫名的哭”來尋找適應世界的方法,并且建立自己的內(nèi)部節(jié)奏。
如何應對?
如果寶寶的哭聲比平常尖銳而凄厲,或握拳、蹬腿、煩躁不安,不論如何抱也無法搞定,那他可能是生病了!立即帶他去醫(yī)院就診。
如果不是,看一看,引起寶寶哭泣的這些基本原因是不是存在:
尿布是不是濕了?
是不是餓了?
是不是困了?
是不是熱了(或冷了)?
是不是待煩了?
是不是需要吸吮(把安撫奶嘴放在他嘴邊,會不會安靜)?
如果排除了這些可能,還是不知道寶寶為什么哭泣,媽媽可以把寶寶抱在懷里,輕拍寶寶。如果這時的寶寶漸漸平靜下來,就證明他可能是想和你親近,和你的身體接觸一會兒。
3 ~ 6 個月的寶寶
眼淚明顯減少
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慢慢學習著如何與父母溝通,他的哭聲也越來越容易被父母理解。
等一等再哭
3 個月以后,寶寶的眼淚開始明顯減少了。一方面,寶寶學會發(fā)更多的音,這讓他的要求更容易被父母理解;另一方面,寶寶開始發(fā)現(xiàn),你總會出現(xiàn)在他身邊來滿足他的各種要求,這讓他有足夠的信心去“等待”,比如餓了,尿布濕了,他會哭一下,然后耐心地等待媽媽過來。
“黃昏哭”,寶寶的“成長哭”
3~4 個月開始,有的寶寶一到黃昏就哭泣不止,這就是所謂的“黃昏哭”。這讓媽媽極為苦惱:給奶也不吃,怎么哄都不行,就是一門心思地哭,真是頭痛。其實,媽媽們也許還應該為此感到高興呢:這種哭泣也被稱為“成長哭”,是寶寶心靈和身體發(fā)育正常的證據(jù),寶寶是在為下一個階段的成長作準備。
關(guān)于哭,聽聽這些說法
德國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嬰兒啼哭時聲調(diào)變化并不一樣。聲調(diào)變化越豐富,這個嬰兒以后的語言能力越強。
一些研究調(diào)查顯示,父母在寶寶哭泣時立刻給予回應,讓寶寶有被重視的感覺,有助于日后自信心與自尊心的建立,溝通技巧也比較好。
報告顯示,任由嬰兒啼哭是危險的,有時他們的啼哭是向外界發(fā)出特別的信號。專家指出,因感覺不適而啼哭時,嬰兒體內(nèi)的壓力水平就會升高,而且這種較高的壓力水平長時間持續(xù)的話,可能會引起腦細胞的死亡。
6 ~ 12 個月的寶寶
眼淚里多了情感的成分
6 個月以后,寶寶對肢體的控制日益純熟,表情也更豐富,許多生理需求不必借哭來表示了。啼哭的內(nèi)涵也發(fā)生了變化,運動的成分越來越少,社會交往的成分越來越多。這時候的哭,更多地具有了社會和情感的成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寶寶體驗分離焦慮時伴隨的哭泣。
世界很美好,可是要和媽媽分開就不那么妙了
大多數(shù)寶寶在6~7 月時,開始體驗分離焦慮。有人將此稱為嬰兒的“第二次斷奶期”。這時,當親近的人——通常是母親——離開時,寶寶開始用啼哭表示反抗,同時顯露出明顯的悲哀表情。如果悲哀的哭聲不足以喚回母親,痛苦則會轉(zhuǎn)化為憤怒,哭聲更大、更強烈。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的分離焦慮表現(xiàn)得都一樣。有的影響并不大,但有的卻延續(xù)得時間較長。
寶寶一天天長大,慢慢地,他能爬了,而后的某一天,他能獨立行走了。這樣,當他想要接近所依戀的人時,就能夠從一個地方轉(zhuǎn)移到那個地方去,這讓他的安全感增加了。寶寶預期自己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接近母親,這使他放心地擴大了活動范圍,試圖與陌生人接近的愿望也可能與日俱增。
通常,寶寶見到陌生人時的焦慮反應和哭鬧情況在1~2 歲間日益減少。
過來媽媽的經(jīng)典止哭清單
說是經(jīng)典,是因為經(jīng)過了代代相傳,成千上萬的寶寶都很“受用”。這些創(chuàng)意也許能啟發(fā)你找到安撫自家寶寶的好方法。
把寶寶抱在懷里輕輕晃動,輕聲地和寶寶說:“寶寶不怕,媽媽就在這兒?!?/p>
溫柔地給寶寶唱搖籃曲。
播放柔和的古典音樂。
把寶寶放在童車里輕輕地來回推。
用薄被子把寶寶包起來。
給寶寶洗個溫水澡。
給寶寶一個小鏡子讓他看看哭泣的自己。
揉揉小肚子幫助消化。
躺在寶寶身旁,讓側(cè)躺的寶寶蜷縮在你的懷里。
給寶寶一個安撫奶嘴。
1 ~ 2 歲的寶寶
發(fā)脾氣的哭泣越來越多
和嬰兒相比,1 歲以后的寶寶不像以前那樣愛哭,但仍然有許多事會引起他的哭鬧。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因為發(fā)脾氣而引發(fā)的哭泣越來越多。
不許、不能、不行……這讓我抓狂
進入1 歲后,寶寶的“脾氣”好像也越來越大。一旦“我想要……”的愿望遭遇了“ 不許、不能、不行……”,你就要作好準備了,極有可能要面對他的怒火以及淚如泉涌。
寶寶發(fā)怒,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意愿受限。而哭泣,則是出于對局面的失望而傷心。在這種情況下,寶寶的哭是很有用的,這說明他開始調(diào)整自己,接受現(xiàn)實。
面對寶寶憤怒的眼淚,最好能夠讓他盡情哭泣,你只要陪在他身邊就好了。等到寶寶息怒后,抱抱他,安撫他。漸漸地,寶寶會明白,爸爸媽媽雖然會堅定地執(zhí)行為他所立的規(guī)矩,但他們永遠愛他。
我不會做……真糟糕
寶寶會走了,開始勇敢地向陌生的領(lǐng)域探索;他的小手也越來越靈巧了,無論搭積木,還是用橡皮泥捏一個長長的“面條”,都能興致勃勃地玩上一陣兒。但是,一兩歲的孩子往往缺乏耐心,當他發(fā)現(xiàn)積木倒了,“面條”一拉就斷,就會陷入哭鬧,充滿了無奈和不安的感覺。
面對寶寶因為無奈而引發(fā)的淚水,即使你非常想馬上安慰他,代他完成,也最好能等等,再等等。寶寶經(jīng)常是哭了一場以后,就會自己重新玩起來。你的好心會讓孩子感到不安,陷入另一場哭鬧中。當然,如果是寶寶自己跑到你的懷里抽泣時,抱緊他,好好地安慰他一下吧。
2 歲以后的孩子
除了哭,他需要學會新的疏導方式
即使到了2 歲以后,哭仍是孩子最常使用的情緒疏導手段。失望、害怕、沮喪、憤怒……幾乎所有的感情都會讓孩子落淚。
我在長大
2 歲以后,孩子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越來越能夠忍受與媽媽在一定時間里的分離,習慣于與同齡伙伴及其他人的交往。于是,由于分離焦慮造成的哭泣會越來越少。這就是為什么在入幼兒園時,2 歲的孩子比3 歲的孩子要經(jīng)歷更多的痛苦和更長的哭鬧的原因。
哭是我們的秘密語言
2~3 歲,隨著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孩子的社會交往范圍更為擴大。這時候,孩子雖然已經(jīng)會說很多話,但是表達能力并不是很好。著急的時候,他們就用哭來代替。在很多情境下,哭成了他們彼此之間的一種交往方式。
除了哭,我要學習更多表達情緒的方法
不要害怕寶寶的眼淚,也不要試圖阻止他的哭泣。在很多情況下,哭能夠釋放孩子體內(nèi)的能量,讓孩子變得輕松一些。
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他會發(fā)現(xiàn),大哭一頓有時候并不是最好的情緒宣泄的渠道,他需要學會哭以外的其他表達方式。慢慢地,你可以教給他一些管理心情的好方法。比如,在他難過的時候,可以和他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教他換一種積極的角度想問題,把傷心的事用筆畫下來……試一試,除了哭,你們能夠找到多少種把傷心趕走的方法?
Tips:面對寶寶的淚珠兒,媽媽的“應該”與“不應該”
X 怕寶寶哭。寶寶一哭就“投降”,把什么好東西都拿給他,會讓寶寶有個錯覺:哭能讓他得到想要的東西。
X 就哭論哭。不要老說“不要哭”、“別哭”,這樣反而“提醒”了寶寶??赡芩呀?jīng)平靜下來了,這樣說反而又讓他想起了哭。最有效的方法是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
X 懲罰哭。比如說:“別哭了,待會兒警察叔叔聽見了,要把你帶走了。”“再哭,爸爸就打你?!笨薏⒉皇清e,用強力懲罰哭,或者恐嚇他不哭,結(jié)果會帶來更長久、更厲害的哭。
√ 幫助寶寶用語言“替換”哭。鼓勵寶寶用語言表達他的需要。
√ 準備“好心情”。照顧一個哭泣的孩子很容易讓人緊張不安、心煩意亂。但注意不要把你的情緒帶到小嬰兒面前,寶寶可能會察覺你的感受,從而哭得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