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者小傳
李曉東,東北師范大學(xué)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副教授,埃及學(xué)博士。1992年考入東北師范大學(xué)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生,專攻埃及學(xué)。2000年畢業(yè)獲博士學(xué)位,至今在研究所從事埃及學(xué)的教學(xué)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世界古代史,埃及學(xué)。著有《古代文明的金字塔——法老的埃及》,《神秘的金字塔太陽船》等。
演講人:李曉東
地點:中央電視臺
現(xiàn)場實錄
一提到埃及,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金字塔、木乃伊、方尖碑和神廟,再往后人們會想到古埃及神秘的文字,那就是埃及象形文字。如果我們不懂得埃及象形文字的話,我們很難走入到埃及這片神秘的土地里面去,埃及象形文字被打開了之后,我們就可以和幾千年以前的古人交談了。所以有人就說,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譯,它就像我們撥通了一個古老的電話,有一天我們經(jīng)過若干天的苦思冥想,最后終于撥通了這個號碼,四、五千年之前一個蒼老的聲音,通過象形文字電話線就穿過數(shù)千年的迷霧,一直來到了我們現(xiàn)在,然后向撥電話的人,娓娓地講來……
(一)
一提到埃及,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金字塔,沒錯,金字塔;其次想到的是木乃伊,然后恐怕有些人會想到方尖碑,恐怕有人想到古埃及的神廟,再往后人們會想到古埃及神秘的文字,那就是埃及象形文字。
埃及學(xué)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埃及的象形文字。如果我們不懂得埃及象形文字的話,我們很難走入到埃及這片神秘的土地里面去,能了解他們古代的民族,他們是怎么思考的?他們在說些什么?在談?wù)撔┦裁??是怎么生活的?這一切我們都無從知曉。為什么呢?因為他們的文字我們不知道,那么古埃及象形文字,英語里面叫hieroglyph,是來自于希臘語,希臘語是圣書體。那么這個圣書體什么模樣呢?我首先給大家看一些。這是圣書體,什么意思?一會兒我告訴你們,那么這就是象形文字,我們說是不是象形呢?肯定是象形的,因為第一個,我們就知道是個鳥,這毫無疑問;第二個是什么呢?是人的一只腳;第三個是一個水紋,然后是一個太陽。但是我們說它是象形文字,并不是說這個文字所記錄的那個語言完完全全是靠一種會意,這個文字我們能夠表達出來它的意思,它是有讀音的,并不像有一些人說象形文字它是沒有發(fā)音的,它是發(fā)音的。那么首先我給大家示范一下,怎么讀,叫weben ra m pet,有點像西方的英文,或者是德語,德語還不是這個發(fā)音,但是這確實是接近古埃及人的發(fā)音。我告訴你們這句話的意思是“太陽從天空升起”。
幾千年以來,古代埃及這塊土地它從來沒有位移過,從非洲移到歐洲,或者移到美洲,移到亞洲,或者移到澳洲,它從來沒有移過,它一直在那兒,為什么我們還要去發(fā)現(xiàn)?這我們就要提一個死文明的復(fù)活,也就是說這個文明已經(jīng)死了,我們才能夠談到去發(fā)現(xiàn)它,如果它仍然活在世上,我們就不會去重新發(fā)現(xiàn)它。那么我們要談到它的復(fù)活,首先談到它是怎么死的。怎么死的呢?不是任何人把它打死的,那么與一些民族的入侵還是有很大關(guān)系的。首先是波斯人,公元前六、七百年的時候,波斯人入侵埃及,那個時候埃及正處在一個積貧積弱的時代,那么波斯人入侵之后,他們沒有抵擋住。
之后到公元前332年,馬其頓一個將軍叫亞歷山大,有人稱他是亞歷山大大帝,當(dāng)時把整個地中海,其中包括小亞細亞這一塊,北非這一塊完全納在他自己的版圖之內(nèi)了。那么這個納入并不是說他說納入就納入了,而是用他的刀和他的劍征服了整個地中海沿海地區(qū),所以人們才稱他為亞歷山大大帝,其中有一站就是北非的埃及。托勒密是亞歷山大的一個部將,亞歷山大去世后,托勒密劫持了亞歷山大的尸體,有了他的尸體就有了一個授權(quán),他想統(tǒng)治這塊土地,實際上就有了自己法律上的根據(jù),于是他來了埃及,埃及成了他自己的一個根據(jù)地,這就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開始。
隨著古代羅馬的崛起,成為地中海世界的一個大國。成為一個帝國之后,埃及又被羅馬人占領(lǐng)。這個時候,由波斯人到希臘人,又到古羅馬人占領(lǐng)。古希臘人來了之后,官方的語言不再是埃及語了,變成希臘語;羅馬人來了之后,希臘語也不要講了,講他們的語言。這樣一次次外族的入侵,最后古埃及這個民族,自己不知道自己的語言是什么,漸漸地忘卻了。一個非官方的語言,它的生命力是有限的,它能夠挺一段時間,但是不可能永遠存在下去,時間一長語言沒了。又由于埃及的象形文字非常地難寫,所以漸漸地人們就不會寫埃及象形文字了。人們開始講希臘語,講拉丁語,后來阿拉伯人再次入侵,他又講阿拉伯語,到阿拉伯人入侵之后,埃及語言已經(jīng)幾乎沒人講了,除了在個別的寺廟里邊,還有一些祭司們講著埃及的一個地方的方言,構(gòu)成宗教的用語叫科普特語。其他的人們就不知道自己民族的語言是什么,這樣埃及語消失了,沒人講了,埃及的文字漸漸也沒人再能夠識得了,埃及的文明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向衰落,到最后完完全全地死去了。
埃及這個古代文明死亡了之后,時間一久遠,自己也認同于我們現(xiàn)在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員,是阿拉伯人,而不是埃及人了,或者說原始意義上的那個埃及人。這是一個很可悲的事情。
(二)
一個文明死去了,為什么人們對死去的東西這么感興趣呢?埃及文明之死給后人們留下了太多的東西,留下了金字塔,留下了木乃伊,留下了方尖碑,留下了那么多的神廟,留下了那么多我們現(xiàn)在不可理解的埃及的象形文字所書寫出來的銘文。這一切都讓后人們在一次次地思索,為什么人們要建造那么大的金字塔,究竟要表達一個什么樣的意思?人們不知道,所以人們好奇。這樣對人們就有一個非常強烈的吸引,那么這個吸引,我們說它并不是從現(xiàn)代才開始的,從很古老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了。比如說從古希臘時期,古希臘人那個時候就已經(jīng)對埃及有了很濃厚的興趣。比如說希羅多德寫的歷史里邊有大段的關(guān)于埃及歷史方面的內(nèi)容,給我們后世也留下了很多可以借鑒的一些資料。不管它可信不可信,至少它告訴我們,它比我們離古埃及這個年代要近得多。
除了他之外,到后來13世紀(jì),再往后一直到文藝復(fù)興時期,對歐洲的影響都非常大,一直到1789年法國資產(chǎn)階級大革命之后,拿破侖在政治上開始活躍了,他對埃及有一個非常重大的貢獻,那就是他率軍跟英國打仗,打到了埃及。他的士兵在羅塞塔那個地方,在挖戰(zhàn)壕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碑,這塊碑后來命名為羅塞塔石碑,羅塞塔石碑之所以寶貴就在于它有三種文字在上面,最上面是埃及象形文字,下面是一個比較潦草的文體,英文里面叫demotic,是什么呢?是世俗語。什么叫世俗語呢?如果埃及象形文字是古埃及語的正楷的話,那么它的世俗語就是它的行書,寫得比較快了一點。第三個是希臘語。由于這三種文字使埃及這種死去的語言最后起死回生了。
埃及文明它的神秘對整個世界影響以及人們對它的興趣,一直持續(xù)到了現(xiàn)在。到了近現(xiàn)代,人們對埃及的興趣一個是它的傳統(tǒng)一直沒有滅,再一個是埃及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埃及真是一個多災(zāi)多難的民族,過去是那么的強大,曾經(jīng)征服了大半個世界,突然倒地下了,它的一切都被塵土所淹沒了。隨著歷史的征戰(zhàn),它眼看歷史在發(fā)展,在它身邊發(fā)生,但是它沒有辦法來改變這個歷史,他只能眼睜睜看著人間的悲喜劇在自己的身邊一日一日地上演,主角已不再是它,而是別的民族。當(dāng)然與他們的政治,與他們的經(jīng)濟,甚至包括與他們的一些工具的發(fā)展都有關(guān),特別是戰(zhàn)爭,戰(zhàn)爭工具對一個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民族可能是文明并不是十分發(fā)達,但如果你戰(zhàn)爭工具單項突飛猛進的話,你也有可能在世界上站一席之地,甚至可能成為很顯赫的一個國家,一個文明,這個時候它一切都失去了。
這個時候,奧斯曼帝國允許歐洲人開始進入,到埃及去旅游,到埃及去做買賣,去看一看埃及。這個時候歐洲人在埃及看到了什么呢?沒走多遠他們眼前突然一亮,前面有那么大的幾座錐形的建筑物,顯然不是自然生成的,它跟任何自然的地貌都不相同,胡夫的金字塔就在那里,140多米高吧,每一個底邊的長兩百多米,是所有埃及金字塔里邊最高的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
歐洲人首先為之一驚,說這么一個古老的民族,在這片土地上居然有這么好的建筑,他們是怎么建的,產(chǎn)生了很多的疑問,于是他們停留片刻之后,繼續(xù)揚帆而行,往南走,看到了埃德富這個地方,有那么一個神廟,里邊是一個神鷹,神鷹上面是帽子,共兩層,一層是白冠,一層是紅冠,兩個王冠加在一起,因為白冠和紅冠各代表半個埃及。這就是銘文里面經(jīng)常讀到的上、下埃及之王。上、下埃及之王與鷹有什么關(guān)系?歐洲人不理解,于是繼續(xù)往前走,看到巨大的柱子,這些柱子非常多,在一個神廟里邊,叫巨柱廳。巨柱上面都刻著人,埃及的一些日常生活,還有一些內(nèi)容,然后還有一些象形文字,在它邊上注著,有的地方還很多。這種龐大的規(guī)模,猶如森林一樣的巨柱廳的聳立,讓這些歐洲人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感覺到這個民族了不得,再往前走又看到神廟,前面有方尖碑,這個方尖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光是埃及擁有了,我們看到羅馬廣場上立著方尖碑,也是四面都有埃及的象形文字,上面有一個像金字塔一樣的尖頂非常漂亮,美國有,英國也有,很多國家都有,是他們建的嗎,不可能,從埃及掠奪去的,立在他們的廣場上,現(xiàn)在人們?nèi)匀徽J為這是非常難得的,漂亮的建筑物,它實際上距今已經(jīng)有至少三千年左右的時間。這么久遠的時代,建這么精美的東西,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民族?
第18王朝的法老叫阿蒙霍特普三世,他的一個神廟前面的兩座雕像,其中有一座是他。這幾座雕像,人們更感覺到神奇,其中一座雕像,每當(dāng)黎明的時候,太陽剛剛從遠處露出一點微光,大地開始蘇醒的時候,就在這個時候,路過的人們能夠聽到從這個雕像里面發(fā)出的一些嗚咽聲,在哭泣、在訴說。后來希臘人說它講的是希臘語,羅馬人說它講的是拉丁語,究竟是什么語?我們不知道?,F(xiàn)在它還立在那兒,我們已聽不到這樣的嗚咽了,為什么呢?因為有了這樣的傳奇,很多人都去了,希臘人就認為把它認同于是希臘的一個神叫門農(nóng),門農(nóng)是黎明女神伊俄斯的兒子,被快腿的阿克琉斯所殺,每當(dāng)黎明時,他母親是黎明女神,他要哭泣,向他母親訴說,于是就把它認定這是門農(nóng)的神像,它是門農(nóng)的化身。其實它是誰呀?它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雕像。吸引了很多人,其中包括公元130年羅馬的皇帝叫哈德里先來到了埃及,親自參觀,也聽到了它的聲音,嗚咽聲,感覺到非常的神奇。之后人們越來越對它重視。又有一個皇帝,古羅馬的皇帝,于公元199年又來到了這里,這個皇帝叫塞翁魯斯,他說,哎呀,這個聲音確實是很奇妙,但是它太殘破了,修一修吧,于是就把它有一些縫隙,用一些灰泥把它抹上了,抹上了之后,于是第二天早上起來,再聽它的嗚咽聲的時候,就什么都沒有了,從此哭聲就消失了,我們再也無法親耳聆聽這樣的一個非常傳奇的故事,這也是一大遺憾。所以有些古物我們記住,留下來之后,我們不要輕易地去改變它,有可能我們對它的改變,對它的修復(fù)是對它的破壞。
歐洲人感覺到埃及了不得,于是越來越多的人涌向了埃及。丹麥的一個探險者,看完了埃及的這些遺跡之后,說了一句振聾發(fā)聵的話:“讓他們不要再談?wù)摿_馬了;讓希臘閉嘴吧,多么富麗堂皇??!多么神奇的技藝!有哪個民族有這樣的勇氣來建造如此驚人的建筑?”說明一個什么問題?說明他們發(fā)現(xiàn)除了古希臘、古羅馬之外,還有輝煌燦爛的文明存在,而且比古希臘、古羅馬更為久遠,時代久遠。
(三)
兩部分歐洲人紛紛來到埃及,一部分人是受了他們國家首腦人物,其中包括他們國王的派遣,干什么來了?來搶奪文物來的,現(xiàn)在大英博物館、盧浮宮以及美國的一些博物館,有大量的埃及精美的文物在那兒,都是那個時代一點一點的被人們掠奪走了。埃及確實是偉大,它的古代文明確實偉大,就是這么掠奪,現(xiàn)在仍然有那么多的好東西留下來了。
一部分人到這兒來是盜寶的,實際上尋找財寶的,手段大多是掠奪;另一部分人是真正的探索者,到這兒來要發(fā)現(xiàn)一些東西,要看一些東西,是這樣的一批人,來了一批的學(xué)者,開始的時候都是一撥一撥的個人行為,或者說有人資助前來的,有一撥人是隨著軍隊而來的,軍隊打仗主要是想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有了勝利就什么都有了,沒有勝利什么都沒有。有一個將領(lǐng)一邊出征遠方,另一方面帶了一批的學(xué)者,這個人是誰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拿破侖。拿破侖在埃及和誰打仗呢?和英國人打仗。我們說法國跟埃及有一個地中海相隔,你跟英國打仗,英國還是離得更遠,你們倆打仗,干嘛打到人家的國土上去,這是有一點很匪夷所思。當(dāng)然這也是一個落后民族,挨打是很悲慘的一個境遇,居然是兩個民族打仗,跟你毫無相干,結(jié)果居然打到你們的土地上來。
他們也不是平白無故地就想,我們找一個地方?jīng)Q斗吧,什么地方?埃及挺好,絕不是這樣。他是怎么到埃及的呢?我們知道,歐洲應(yīng)該是亞洲的一個小半島,它不大,曾一度很多民族在那里崛起。這應(yīng)該是18世紀(jì)90年代第二次反法同盟結(jié)成的時候,英、法這個時候目的非常清楚,是爭奪整個世界。當(dāng)時歐洲人認為,他們的中心是在地中海附近,歐洲地中海,還有小亞細亞一帶,這是世界的中心,征服了世界的中心,就征服了整個世界,英國就是反法同盟,其中包括俄國,包括英國、奧地利、土耳其還有那不勒斯王國,這幾個國家形成了一個反法的同盟,要打敗法國。法國也堅決不那么輕易地被人打敗,也跟他們打,更何況是拿破侖這樣一個偉大的將軍。爭奪的是什么?世界霸權(quán),世界霸權(quán)就不一定在法國打,也不是在英國打了。
這個時候人們知道了,有一個神秘的地方,遍地都是黃金,什么地方?印度。于是他們都要到印度來,到印度來有一個問題,過去英國它們要想到印度來,走的是沿海,大西洋過來,過來怎么走,那個時候蘇伊士運河還沒有開通,怎么走,繞道非洲,一直到南非,好望角,繞過來之后,再繞回來,才到印度,實在是太遙遠了,而且也太繞彎了,于是人們就想到,如果是從陸路上走的話,那就會近便得多,從什么地方走呢?北非這是一個地方,亞歷山大城正是地中海沿岸,把它作為一個落腳點,從它再走的話,從陸路上過來到印度就近得多。
英國人想到了,法國人也想到了,于是乎這個地方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要在這個地方,咱們要打一仗。拿破侖很厲害,帶了那么多的部隊,帶了167名學(xué)者。拿破侖盡管很善于打仗,但是在這個地方卻只打了一個月,敗了,輸了,輸了就得撤退。也就是說他在埃及呆了一個月以后,不得不撤出埃及。盡管他撤出來了,他所帶的167個學(xué)者,其中包括歷史學(xué)家、天文學(xué)家、工程師、畫家、植物學(xué)家、礦物學(xué)家,到了埃及之后,首先成立了一個叫埃及協(xié)會,很現(xiàn)代的一個詞。這個協(xié)會也出了一些豐碩的成果,其中包括一個外交家叫丹儂的,他出版了他的考察結(jié)果叫《上下埃及航行》一本書,寫出來在歐洲一出版,一下就成為一個暢銷書,埃及一下就開始熱起來了。
丹儂也由此成了巴黎盧浮宮的第一任館長,他是外交官,同時又是畫家。那個時候繪畫對于埃及學(xué)來說非常重要,你要想研究埃及嗎?你首先必須會畫,你不會畫畫的話,你就很難研究埃及,因為去了之后,看到那么多美妙的東西,那么多的壁畫,那么多的象形文字怎么辦?就得畫,不畫是沒辦法的,所以那個時候必須是畫家才能夠,只有畫家研究埃及學(xué)。
拿破侖打敗了,167名學(xué)者也得跟著部隊回到自己的祖國,但是他們在埃及做了大量的工作,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同時也有收了大量的文物。他們是戰(zhàn)敗了的軍隊,戰(zhàn)敗的軍隊是沒有條件可講的。英國在接替了他們之后,說,你們把你們搜羅的這些文物交給我們。這下壞了,為什么呢?英國軍隊沒有帶學(xué)者去,是一些士兵,士兵對文物的興趣恐怕對金錢的攫取要勝過對文物的研究,于是乎就產(chǎn)生了這樣一個危機,要轉(zhuǎn)交怎么辦,法國人很傲慢,說英國人根本不懂埃及學(xué),我們不能把這些東西交給他,如果交給他的話,就像亞歷山大有一個圖書館,當(dāng)時世界整個最大的一個圖書館,后來被燒毀了,法國人認為如果我們把這些文物交給他們的話,就無異于把這些東西都損壞了,所以堅決不交。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也不知道出于什么樣的考慮,英國人自己好像也有點心虛,說,你們帶走吧,我們不要了,就這樣,他就把它帶走了。當(dāng)然最后還有很多東西,由于它是戰(zhàn)勝國,還一次一次地要,其中包括羅塞塔石碑,這么重要的文物,現(xiàn)在在大英博物館里藏著,但是法國人畢竟是研究了之后,才給他們的,并且做了它的模型,把有很多的東西保留下來了,然后才交出去的,并沒有影響到他們的研究。
拿破侖這次戰(zhàn)役是失敗了,但這些人所帶回去的東西,卻給法國人最后成為埃及學(xué)誕生的發(fā)源地提供了重要的物證,特別是羅塞塔石碑,那塊三種文字互相印證的這樣一個石碑。這對于埃及學(xué)的誕生是非常有意義的。埃及學(xué)誕生于1822年,因為這一年埃及文字被成功地破譯了,人們終于知道這個死的文字它活過來了,開口說話了。現(xiàn)在人們說,羅塞塔石碑它是理解埃及文明的一把鑰匙,塵封了數(shù)千年的文明,最后它突然蘇醒過來,是靠的什么呢?靠這把鑰匙,這把鑰匙打開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被打開了之后,我們就可以和幾千年以前的古人交談了。所以有人就說,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譯,它就像我們撥通了一個古老的電話,有一天我們經(jīng)過若干天的苦思冥想,最后終于撥通了這個號碼,撥通了之后,四、五千年之前一個蒼老的聲音,通過象形文字電話線就穿過數(shù)千年的迷霧,一直來到了我們現(xiàn)在,說了一聲,你好,很深沉地說了一聲,然后向撥電話的人,娓娓地講來,幾千年以前它的歷史,它的文化,它的一切,這就是埃及學(xué)誕生了。這個人是誰?是法國的一個天才學(xué)者商博良。他是怎么破譯這個象形文字的?這恐怕也是很多人對這個很感興趣的一件事情。
人們經(jīng)過反復(fù)地研究羅塞塔石碑,發(fā)現(xiàn)這可能是一個互相參照的不同文字寫成同樣內(nèi)容的這樣的一個東西,后來證明它是一個政令,是托勒密五世頒布的一個政令,為什么?官方語言是希臘語,所以它底下有希臘語。但是他們也考慮到了,我們頒布這樣的一個政令,希臘人能看懂,大多數(shù)埃及人看不懂,為什么呢?他們不懂希臘語,他沒有那么多的閑暇,沒有那么多的時間,沒有那么多的金錢來學(xué)習(xí)另外一種語言。還得讓他們知道這個政令,怎么辦,就用他們自己的文字,象形文字和草書體,我們說的那個世俗體對照寫成,讓他們看,即使你們不懂希臘語,內(nèi)容你們也能夠了解到,就像我們現(xiàn)在一些重要的文件,不光是用漢語來書寫,還有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文字書寫一樣,讓那些不懂漢語的這些少數(shù)民族,也是中華民族一分子的這些人了解到我們的文件,當(dāng)時古埃及也是這樣一種情形。于是人們認識到了這一點,大家眼睛為之一亮,為什么呢?因為是同樣的內(nèi)容,那么有一種語言,希臘語是可知的,我們懂得它是什么內(nèi)容,那么由此就可能猜測到,另一些語言究竟是什么。但是這個歷程也很漫長,他懂很多語言,其中包括科普特語,包括阿拉伯語,還有希臘語他都懂。
這個時候,商博良想到了一個問題,他說是不是埃及象形文字它既不是一種圖畫文字,也不是一種全拼音的文字呢?他這種想法方向是完全正確的,由此一條正確的方向出現(xiàn)了,他把他的研究成果于1822年寫成了一篇書信的形式在一個雜志上發(fā)表了。由此破解了埃及象形文字,他指出了一個正確的道路,很多人就可以沿著這個道路把埃及語重新讓它由一個死去的語言,變成活過來的語言,我們也能夠把埃及那么多神秘的東西拿過來,其中包括神秘的詛咒。這樣埃及學(xué)就誕生了,誕生了之后,又有很多的人來到了埃及。
其中有一個人是值得一提的,這是一個意大利人,過去是舉重運動員,他叫貝爾左尼,他為法國領(lǐng)事工作,他力大無比,當(dāng)時來到了埃及,他經(jīng)常舉那些石雕像,舉起來之后,你看,我多有力量,然后一扔,摔碎了?,F(xiàn)在我們說這個雕像,他摔碎的那些東西,如果拿到現(xiàn)在來看的話,他每摔碎一個,那都是價值連城的文物。由此我只想說明一個問題,這個時候?qū)τ诎<拔奈锏穆訆Z仍然沒有結(jié)束。直到1805年,默罕默德·阿里統(tǒng)治埃及的時候,正式下了一個禁運令,外國人到埃及來考察文物,是不允許帶出境的,由此埃及文物才得以保存下來。同時挖掘和解釋工作才真正地開始走向了一個不是破壞,而是建設(shè)的道路。為什么呢?過去人們只顧挖掘,而不顧解釋,挖回來的東西,往那兒一放,我再去挖。因為埃及還有那么多的文物一定要把它攫取回來,只有在不允許隨便往外拿的時候,他們才把這個力量轉(zhuǎn)向了這些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才開始翻譯這些文字,才開始整理這個雕像究竟是誰的雕像,究竟是哪一個時期的,它背后的歷史故事究竟是什么?由此才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研究,埃及學(xué)走上了一個健康道路。
所以未來的埃及學(xué)呈現(xiàn)給我們的將是更為輝煌燦爛的一個結(jié)果,到那個時候,我們會看到更多的現(xiàn)在暫時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那個時候我們會越來越感覺到埃及學(xué)的魅力之所在了。
(特別鳴謝:cctv-10《百家講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