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班有方
班主任肩負著教育、教學、管理三重責任,工作千頭萬緒,而班級管理則是重中之重。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該體察學生細致微妙的內心世界,把握好班級管理的“彈性”,創(chuàng)建一種學生自主管理的模式。
1.推行“臨時班長”制度,增強學生的主人翁精神
班干部是聯(lián)系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橋梁。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除了要有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以外,還必須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隊伍。因此,我在班級中設立了眾多崗位,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毛遂自薦,競爭上崗。競選上的學生感受到了大家對自己的信任,就會以身作則,這樣,班委會就會形成一股強有力的凝聚力。
我班還實行“臨時班長”制,即在班干部中增設“臨時班長”的職位,“臨時班長”由全班學生輪流擔任。這樣就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為集體服務的條件和機會,使班級中沒有“閑人”和“客人”,都真正地成為“小主人”,從而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精神。
2.建立小組合作機制,培養(yǎng)競爭意識
現代社會發(fā)展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團隊合作精神。我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四人小組,開展組內、外競爭,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
在以往的班級管理中,熱衷于參與班級管理的往往只有幾個受老師賞識的“好學生”,大多數學生都處在被管理的狀態(tài),積極性不高。為此,我積極開展小組競爭,讓學生擺正個人與小組的關系,加強合作,確立小組內的伙伴型關系。開展競爭,使學生心中有己,更有他人、有小組,從而克服了因個人競爭而帶來的心理偏差等負面效應。
我將每個學生的常規(guī)表現、學習表現都納入小組積分評比,每周利用班會進行公布,并評選出最優(yōu)秀小組,予以表揚。如某一個學生為小組贏得積分,全組同學會備受鼓舞。
3.實行“強化激勵”法,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
“強化激勵”,指把以表揚、激勵為主的正強化和以批評、處罰為輔的負強化相結合的一種班級管理方式。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我通過各種途徑,如觀察學生表現、聽取班干部匯報、和學生談心等活動真實、快捷地掌握班級情況。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小組或個人,我及時予以表揚,并公布在表揚欄上。同時,我也實行任課教師打分制,通過分數我了解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對于表現差的小組要批評教育,以規(guī)范學生的課堂紀律。如果一個或幾個學生表現不好,將影響整個小組的得分,這就有效地約束了學生的行為,使每個學生都不只為自己著想還得為他人著想,久而久之,課堂紀律就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4.開展各種有益活動,激勵學生
精心組織有特色的班級活動能使學生身心愉快,充分享受到大家庭的溫暖,也能使學生體會到他們所在的集體是幸福的集體、團結的集體、溫暖的集體,從而更加熱愛這個集體,并以輕松的心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
總之,“發(fā)揚民主,提倡競爭,強化激勵”的班級管理機制,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也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逐漸得以確立。我也真切地感受到:只有把握全局,抓住關鍵,才能推進班級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作者單位:四川省雙流縣華陽西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