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風,吹走了春季的“濕”,吹走了夏季的“悶”,帶來了一絲清涼。
秋天登高,自古使然。在這秋高氣爽的金秋,是糖尿病病友爬山的好時節(jié),約上三五個好友,不需要復(fù)雜昂貴的裝備,也不需要事先艱苦訓練,邁開征服高度的雙腿,讓我們出發(fā)吧!
爬山有益健康
糖尿病的運動療法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散步、做操、跑步、爬山等等。其中爬山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運動方式。
爬山可以明顯地提高腰、腿部的力量以及行進的速度、耐力、身體的協(xié)調(diào)平衡能力等各方面的身體素質(zhì),增強心、肺功能及抗病能力。糖尿病患者在有一定的身體基礎(chǔ)前提下,可以適當延長運動時間、增加上爬高度,這樣可以消耗更多的熱量。長期練習可以減脂,促進身體恢復(fù)。在爬山過程中,腿部大肌群參與比較有規(guī)律的運動,且在一定的負荷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更多的毛細血管擴張,加強氧交換,增強新陳代謝,使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程度加強,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
爬山的“八項注意”
1.爬山耗氧量很大,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鍛煉,同時注意安全,不可和人較勁,非要一口氣登到山頂。登山不是為了競爭,只是為了健身或游樂。因此要不計速度,只求逍遙?;蜓厥壏鎏?,或?qū)ち质a小路,緩慢而行,觀風景,覽古跡,邊談邊游,妙趣橫生。最好攜帶巧克力、糖果、餅干、礦泉水等,巧克力因為溶化快,不會影響患者呼吸,而且吸收好,能及時補充熱量,防止低血糖。
2.糖尿病會引起周圍神經(jīng)病變,所以鞋和襪一定要“講究”。應(yīng)穿布鞋,襪子也要選純棉沒有繃帶束縛的才行。爬山要因人而異。如果患有心臟病,最好不要爬山。另外患有癲癇、眩暈癥、高血壓、肺氣腫病的人,也不宜爬山。
3.冬天最好等太陽出來后再去爬山。一般吃早飯后再去爬山為好。在登山過程中應(yīng)注意多喝水。一方面可以稀釋血液,另一方面可以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程度。在爬山時隨時補充水分,有助于盡快恢復(fù)體力。
4.要循序漸進。爬山前先做熱身,然后按照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速度不宜過快,以沒有不良反應(yīng)、不明顯喘氣為度。在登山之前做一些熱身運動是很必要的,登山時要沉著,動作要緩慢。尤其是老年人和體弱的人更要注意這一點,走半小時就休息10分鐘,避免過度疲勞。
5.注意不要迷路。不要鉆那些沒有人走的山林。最好帶上通訊工具如手機,萬一發(fā)生意外便于同外界聯(lián)系。要盡量少帶行李,輕裝前進。在登山時,還要時時預(yù)防腰腿扭傷,因此,在每次休息時,都要按摩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僵硬。
6.姿勢要正確。登山時全腳掌著地最省體力,而用前腳掌或腳后跟著地是不科學的爬山姿勢。還有,上山時小腿肌肉群已經(jīng)得到充分鍛煉,下山時還要繼續(xù)發(fā)力,容易造成下肢不穩(wěn)定,所以下山的時候最危險。這就是所謂的“上山容易下山難”。建議下山前要稍事休息,以作調(diào)整,讓這部分肌肉得以恢復(fù)。另外,下山時不要走得太快甚至奔跑,以免剎不住“車”,挫傷關(guān)節(jié)或拉傷肌肉。如果坡度比較陡,可以沿“Z”字形路線,以降低坡度。
7.要注意科學休息。爬山中途休息應(yīng)長短結(jié)合,短多長少。短休息以站著為主,長休息應(yīng)先站一會兒再坐下休息。休息時不要坐在潮濕的地上和風口處,出汗時可稍松衣領(lǐng),不要脫衣摘帽,以防傷風受寒。
8.扭傷切忌局部按摩。最好冷敷20~30分鐘,便能達到消腫和止痛的作用。出發(fā)前可以隨身攜帶創(chuàng)可貼、紫藥水等藥物,以備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