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德堡半球?qū)嶒?/p>
德國馬德堡市市長,把兩個直徑為了30厘米的銅半球緊貼在一起,然后用抽氣機抽出了球內(nèi)的空氣,再用兩隊馬(一邊八匹)向相反的方向拉兩個半球,當(dāng)16匹馬拼命掙扎著將兩個半球拉開的同時,人們還聽到像放炮一樣的巨大響聲,是什么力量使兩個半球緊緊壓在一起呢?是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壓力。這就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qū)嶒灐?/p>
2 覆杯實驗
取一個盛滿水的杯子,用紙片把杯口蓋嚴(yán),再手按住紙片把杯子倒過來,杯子里的水也不往外流。該實驗說明大氣對紙片有向上的壓力,是這個力把紙片和水托住了,這個壓力也是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假如杯中的水沒有盛滿,而是含有一部分空氣,那么用同樣的方法做此實驗,結(jié)果又會怎么樣呢?答案當(dāng)然是否定的。因為沒有盛滿水,說明杯中還有空氣,則內(nèi)外均有大氣壓,這時將杯子倒過來時,杯中水由于受到向下的重力就會流出來了。
3 拔火罐
“拔火罐”就是將罐子里的空氣加熱,然后迅速扣在疼痛部位的皮膚上,按住罐子,過一會罐子就被吸在皮膚上。這是為什么呢?原來,當(dāng)罐內(nèi)的空氣被加熱時,由于熱膨脹一部分空氣跑出罐外,罐內(nèi)的空氣溫度高于罐外氣體的溫度,罐內(nèi)外氣體的壓強都是一個大氣壓。當(dāng)罐子扣在皮膚上時,罐內(nèi)的空氣被封閉,當(dāng)罐內(nèi)氣體溫度降低時,罐內(nèi)氣體的壓強也隨之降低,則外面的大氣壓就會把罐緊緊地壓在皮膚上了。
4 掛衣鉤
塑料掛衣鉤使勁往墻上一擠壓,它就緊“貼”到了墻上,可以在上面掛衣帽了。這里的擠壓就是擠走了“塑料碗”內(nèi)的空氣,外面的大氣壓就把它緊緊地壓在墻上了。當(dāng)墻壁不光滑時,因為“塑料碗”里始終有空氣,因而也就不能將它貼在墻面上了。
5 皮揣子
水池的下水管都設(shè)計成彎曲形,形成一個U形管。因而雜物、泥漿很容易滯留在U形管的底部,使水不能通過流入下水道。這時,用半圓形的橡皮揣子對準(zhǔn)下水道口,用力下壓,皮揣子里的空氣被壓出,一部分進(jìn)入U形管,絕大部分氣體被排出水面,向上拔揣子的時候,留在揣子和下水道口之間的氣體體積增大,壓強降低,U形管的另一端與大氣相通,這樣就形成了壓強差,將U形管中的雜物,泥漿壓到下水道口的一端,反復(fù)地上下揣動使在揣子下的雜物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沖入下水道。
6 鋼筆吸墨水
用力擠出鋼筆管中空氣再放手,就可以將墨水吸入鋼筆。就是因為大氣壓強將墨水壓入了鋼筆中。